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萍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20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包括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好氧硝化区、污泥低好氧区、泥膜后反硝化区、污泥补氧好氧区、沉淀区,其中,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与泥膜前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外侧端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前反硝化区与泥膜好氧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传统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的缺陷,可保证化出水水质总磷总氮稳定地满足国家更高标准。

An Integrated Waste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 Based on Circular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对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国内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加大。例如,目前在很多生活小区中广泛应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许多是应用生物膜技术和与潜水曝气技术,有效地节省了占地和减少了噪音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且安装时具有较强的便利性和维护的简便性。而除此之外,在部分乡镇污水处理站还还采用了一体化、地埋式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各种生化工艺的支持下,利用生物降解污水沉降与氧化消毒等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不仅占地少,而且结构十分紧凑,运行中有着较强的经济性、抗冲击浓度和较高的处理效率。现在许多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工艺大多仍然采用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类似的传统方法,如SBR及改进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AAO工艺等。这些传统工艺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高、操作维护较复杂,在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应用限制较多。目前,针对我国村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管理水平,污水水质水量特点的污水处理一体化开发与应用依然滞后,适用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传统的一体化处理工艺的不足,克服现有传统的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对COD、氨氮和TN处理效果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可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出水稳定地满足国家类似地表四类等更高的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包括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好氧硝化区、污泥低好氧区、泥膜后反硝化区、污泥补氧好氧区、沉淀区,其中,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通过位于圆形罐体直径线上的隔板、垂直直径线上的隔板和弧形外壁分割而成,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与泥膜前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外侧端上部过水孔洞相通,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泥膜前反硝化区与泥膜好氧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前反硝化区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进水管口和投加悬浮填料;泥膜好氧硝化区与污泥低好氧区通过位于之间直径方向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好氧硝化区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污泥低好氧区与泥膜后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污泥低好氧区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和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穿墙内回流泵,穿墙内回流泵的出水管出口延伸到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后反硝化区与污泥补氧好氧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后反硝化区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污泥补氧好氧区与沉淀区通过位于之间的靠近罐体外壁端沉淀配水隔板上的水下深度≥1.5米和占其隔板1/2长度的长方形沉淀区配水孔洞相通,污泥补氧好氧区设置底部曝气系统;沉淀区内设置底部排泥穿孔管和设置沿1/2沉淀区所占上部圆弧外侧璧长度上的沉淀出水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泥膜后反硝化区设置有后置反硝化所需的碳源投加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排泥穿孔管与污泥回流泵相通,污泥回流泵分别与可实施剩余污泥间歇排放的剩余污泥控制阀、及连通回流污泥出口处的回流污泥控制阀相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位于圆形罐体直径线上的隔板将圆柱形罐体平均分为两部分,再通过许多隔板而分割成了深度脱氮除磷所需的生化硝化区、反硝化区和沉淀区等,这些区域可满足对污水生化脱氮除磷深度处理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好氧硝化区、泥膜后反硝化区内都投加了悬浮填料,使他们兼备移动床生物膜工艺与活性污泥工艺的优点,氧利用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污泥龄长,微生物生物食物链长。3)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可模块化设计,处理功能区块组合方便,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隔板位置的调整,布置灵活方便。4)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后反硝化区所有的搅拌器的起吊装置、以及穿墙内回流泵的起吊装置都安装在了直径方向隔板顶部的同一个走到板上,维修维护方便,也节省了走到板的数量。5)沉淀区采用异向流进水沉淀方式,采用隔板1/2长度上的长方形沉淀区配水孔洞进行入水配水,有效错开了沿1/2沉淀区所占上部圆弧外侧璧长度上设置的沉淀出水堰的直对方向,可延长沉淀区入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保障出水SS的达标。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的A-A剖面图。其中:1、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2、泥膜前反硝化区,3、泥膜好氧硝化区,4、污泥低好氧区,5、泥膜后反硝化区,6、污泥补氧好氧区,7、沉淀区,8、进水管口,9、悬浮填料,10、搅拌器,11、曝气系统,12、走到板,13、穿墙内回流泵,14、污泥回流泵,15、出水筛网,16、碳源投加管,17、回流污泥出口,18、沉淀配水隔板,19、沉淀区配水孔洞,20、沉淀出水堰,21、排泥穿孔管,22、剩余污泥控制阀,23、回流污泥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包括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1、泥膜前反硝化区2、泥膜好氧硝化区3、污泥低好氧区4、泥膜后反硝化区5、污泥补氧好氧区6、沉淀区7,其中,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1通过位于圆形罐体直径线上的隔板、垂直直径线上的隔板和弧形外壁分割而成,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1与泥膜前反硝化区2通过位于之间隔板外侧端上部过水孔洞相通,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1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10、出水筛网15和投加悬浮填料9;泥膜前反硝化区2与泥膜好氧硝化区3通过位于之间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前反硝化区2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10、出水筛网15、进水管口8和投加悬浮填料9;泥膜好氧硝化区3与污泥低好氧区4通过位于之间直径方向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好氧硝化区3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11、出水筛网15和投加悬浮填料9;污泥低好氧区4与泥膜后反硝化区5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污泥低好氧区5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11和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穿墙内回流泵13,穿墙内回流泵13的出水管出口延伸到泥膜前反硝化区2;泥膜后反硝化区5与污泥补氧好氧区6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后反硝化区5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10、出水筛网15和投加悬浮填料9;污泥补氧好氧区6与沉淀区7通过位于之间的靠近罐体外壁端沉淀配水隔板18上的水下深度≥1.5米和占其隔板1/2长度的长方形沉淀区配水孔洞19相通,污泥补氧好氧区6设置底部曝气系统11;沉淀区7内设置底部排泥穿孔管21和设置沿1/2沉淀区7所占上部圆弧外侧璧长度上的沉淀出水堰20。上述泥膜后反硝化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好氧硝化区、污泥低好氧区、泥膜后反硝化区、污泥补氧好氧区、沉淀区,其中,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通过位于圆形罐体直径线上的隔板、垂直直径线上的隔板和弧形外壁分割而成,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与泥膜前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外侧端上部过水孔洞相通,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泥膜前反硝化区与泥膜好氧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前反硝化区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进水管口和投加悬浮填料;泥膜好氧硝化区与污泥低好氧区通过位于之间直径方向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好氧硝化区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污泥低好氧区与泥膜后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污泥低好氧区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和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穿墙内回流泵,穿墙内回流泵的出水管出口延伸到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后反硝化区与污泥补氧好氧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后反硝化区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污泥补氧好氧区与沉淀区通过位于之间的靠近罐体外壁端沉淀配水隔板上的水下深度≥1.5米和占其隔板1/2长度的长方形沉淀区配水孔洞相通,污泥补氧好氧区设置底部曝气系统;沉淀区内设置底部排泥穿孔管和设置沿1/2沉淀区所占上部圆弧外侧璧长度上的沉淀出水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圆形罐体的一体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好氧硝化区、污泥低好氧区、泥膜后反硝化区、污泥补氧好氧区、沉淀区,其中,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通过位于圆形罐体直径线上的隔板、垂直直径线上的隔板和弧形外壁分割而成,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与泥膜前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外侧端上部过水孔洞相通,回流污泥内源呼吸反硝化区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泥膜前反硝化区与泥膜好氧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前反硝化区内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进水管口和投加悬浮填料;泥膜好氧硝化区与污泥低好氧区通过位于之间直径方向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好氧硝化区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污泥低好氧区与泥膜后反硝化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外壁端的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污泥低好氧区内设置底部曝气系统和起吊支架在直径方向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穿墙内回流泵,穿墙内回流泵的出水管出口延伸到泥膜前反硝化区;泥膜后反硝化区与污泥补氧好氧区通过位于之间隔板靠近罐体直径线上隔板一头端的隔板上部过水孔洞相通,泥膜后反硝化区设置起吊支架在直径隔板顶部走到板上的搅拌器、出水筛网和投加悬浮填料;污泥补氧好氧区与沉淀区通过位于之间的靠近罐体外壁端沉淀配水隔板上的水下深度≥1.5米和占其隔板1/2长度的长方形沉淀区配水孔洞相通,污泥补氧好氧区设置底部曝气系统;沉淀区内设置底部排泥穿孔管和设置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学义牛卉于萍
申请(专利权)人:于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