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10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渔船机舱顶部设有箱形结构梁,渔船机舱的风道设于箱形结构梁内,风道中还设有旋转吹气装置,旋转吹气装置内通有压缩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箱形结构梁作为机舱支撑梁,可充分利用既有的箱形结构梁构建风道,无需专门进行独立式风道的搭建,既满足了渔船机舱结构需要,又可大大减少对渔船机舱空间的占用,改善机舱设备与机舱空间的协调,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旋转吹气装置,可在风道内部旋转吹送冲击力较强的气流,全面拂扫风道内壁,使得灰尘不易沉积,确保风道的洁净。

A Wind Channel Structure for Engine Room of Fishing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空调通风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和货舱、油船相比,因渔船需具备捕捞功能、鱼货冷冻处理功能以及鱼货在低温条件下的保存功能,所以渔船机舱的设备种类较多,以常规的远洋鱿鱼钓船为例:机舱主要的设备除一台主机外,还布置至少5台发电机,每个容积5000L的贮液器2只,5台冷冻压缩机。远洋渔船在公海作业,作业周期长,船舶的可靠性和船员的舒适性尤为重要,在设计船舶结构时必须考虑船体强度及振动情况,因此如何在保证鱼货舱的容积最大化的前提下,合理地把这些设备合理布置在有限的机舱内,并且确保船舶的可靠性和居住的舒适性,这对设计者而言是一个考验。船用空调通风系统是船舶上的一个覆盖面较大的系统,机舱的通风设计必须合理,需在尽量不影响船舶布局、其它设备布置的前提下做到通风顺畅,保证机舱设备在适合的温度下运行。现有的渔船多采用独立风道,这种风道会占用机舱的层高,在结构纵向和横向很有可能影响发电机排气管布置,如果仅因风道布置不下而改变船舶的型深显然不合适。如能优化空调通风系统的结构布局,将能极大改善机舱设备与机舱空间的协调。公开号为CN202833237U的技术专利于2013年3月27日公开了一种低噪声紧凑渔船通风器,该装置包括连接在渔船的机舱壁外侧的通风机和空气置换装置;所述空气置换装置包括机壳,安装在机壳一侧的进风风壳、进风电机、进风叶轮及进风风道,安装在机壳另一侧的出风风壳、出风叶轮、出风电机及出风风道;该装置还包括设置机舱壁内侧的外框架,并且所述外框架紧密靠近所述通风机,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的消声装置,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的支撑横梁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渔船的机舱壁和所述支撑横梁;所述消声装置包括金属网格和设置在其中的消声材料玻璃丝棉。该技术通风效果好,噪声低,但该技术并未针对风道提出改进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渔船多采用独立风道,风道会占用机舱的层高,增加对渔船机舱设备布置的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兼顾船体强度和机舱空间性能,改善机舱设备与机舱空间的协调的渔船机舱风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渔船机舱顶部设有箱形结构梁,渔船机舱的风道设于箱形结构梁内,风道中还设有旋转吹气装置,旋转吹气装置内通有压缩空气。支撑梁是渔船船体的必需结构,本专利技术选用箱形结构梁作为支撑梁,箱形结构梁与同截面的实腹梁相比,自重轻,耗材少,抗弯性好,可以满足渔船船体结构的强度要求,同时箱形结构梁内的空腔可作为风道,这样可充分利用既有的设施,无需专门进行独立式风道的搭建,大大减少对渔船机舱空间的占用。由于空调风道内的气流较为柔和,对风道内壁冲击较小,在休渔期间长期靠泊陆地时,风道内容易积尘,而积尘又极易大量滋生细菌,空调运转时,灰尘及病菌会随着空调风吹到房间各个角落,逐渐污染舱室内空气,同时某一个房间的病菌也容易随着空调循环风吹到其他房间形成交叉感染,这在周期较长,医疗条件有限的出海期间是极为不利于保证船员健康的。较之于独立式风道,箱形结构梁不便拆卸,其清理维护较为麻烦,为此,设置旋转吹气装置,旋转吹气装置可在风道内部旋转吹送冲击力较强的气流,全面拂扫风道内壁,使得灰尘不易沉积,确保风道的洁净。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和吹气管驱动电机,吹气管转动连接在固设于箱形结构梁内壁上的轴承座上,吹气管驱动电机固定在箱形结构梁内壁上,吹气管与吹气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吹气管又与外部供气管转动密封连接,吹气管上开有吹气孔。吹气管驱动电机可带动吹气管转动,吹气管内接通压缩空气时,吹气孔即可吹出压缩空气流,压缩空气流可冲击风道内壁将灰尘吹起,随着风道内气流排出。吹气管转动速率及吹气频率可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使得吹气断续进行,在灰尘尚未长时间沉积,附着尚不稳固时就将灰尘吹走,构不成大量积尘,形成不了细菌滋生的条件。这样少量而频繁的清除灰尘的方式既可有效消除积尘,方便风道的清理维护,又可有效控制能耗。作为优选,吹气管上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吹气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有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同步带构成一皮带传动机构,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可实现吹气管驱动电机与吹气管的传动连接,也便于吹气管动力接入点和气路入点错开,避免相互干涉。作为另选,吹气管上固定套接有从动齿轮,吹气管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有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主动齿轮构成一齿轮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可实现吹气管驱动电机与吹气管的传动连接,也便于吹气管动力接入点和气路入点错开,避免相互干涉。作为优选,位于风道弯曲部位的吹气管为软管。硬度适当的软管既可变形以较好地适应风道弯曲部位的空间,又能在保持弯曲的状态下传递扭矩,使得在风道弯曲部位的吹气管也能转动,保证吹气管在风道弯曲部位也能执行灰尘清除功能。作为优选,吹气管驱动电机和轴承座设于近出风口处。吹气管驱动电机和轴承座靠近出风口,既便于观察电机和轴承座的运行、工作状态,也便于在出现故障时进行检修。作为优选,吹气孔在吹气管上倾斜设置,吹气孔截面的轴线倾向风道内的送风方向。这样使得吹气方向顺应风道内的总体风向,不会与风向相逆,从而避免造成空调通风系统风压的较大波动。作为优选,吹气管位于风道的轴线位置上。吹气管位于风道的轴线位置上,与同一截面内风道内壁各点保持相近的距离,吹气时能均匀冲击风道内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兼顾船体强度和机舱空间性能。本专利技术以箱形结构梁作为机舱支撑梁,可充分利用既有的箱形结构梁构建风道,无需专门进行独立式风道的搭建,既满足了渔船机舱结构需要,又可大大减少对渔船机舱空间的占用,改善机舱设备与机舱空间的协调。方便清理维护,保持风道洁净。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旋转吹气装置,可在风道内部旋转吹送冲击力较强的气流,全面拂扫风道内壁,使得灰尘不易沉积,确保风道的洁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风道的一种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风道的另一种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渔船的一种横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形结构梁,2-风道,3-吹气管,4-吹气管驱动电机,5-轴承座,6-外部供气管,7-吹气孔,8-主动皮带轮,9-从动皮带轮,10-主动齿轮,11-从动齿轮,12-甲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渔船机舱位于甲板12下方,渔船机舱顶部设有箱形结构梁1,渔船机舱的风道2设于箱形结构梁1内,风道2中还设有旋转吹气装置,旋转吹气装置内通有压缩空气。所述旋转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3和吹气管驱动电机4,吹气管驱动电机4连接在一控制器上,吹气管3转动连接在固设于箱形结构梁1内壁上的轴承座5上,吹气管驱动电机4固定在箱形结构梁1内壁上,吹气管3与吹气管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吹气管3又与外部供气管6通过动密封连接头转动密封连接,外部供气管6上连接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吹气管3上开有吹气孔7。吹气管3上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9,吹气管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有主动皮带轮8,从动皮带轮9与主动皮带轮8通过同步带连接。位于风道2直道部位的吹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其特征是渔船机舱顶部设有箱形结构梁(1),渔船机舱的风道(2)设于箱形结构梁(1)内,风道(2)中还设有旋转吹气装置,旋转吹气装置内通有压缩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船机舱风道结构,其特征是渔船机舱顶部设有箱形结构梁(1),渔船机舱的风道(2)设于箱形结构梁(1)内,风道(2)中还设有旋转吹气装置,旋转吹气装置内通有压缩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船机舱风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吹气装置包括吹气管(3)和吹气管驱动电机(4),吹气管(3)转动连接在固设于箱形结构梁(1)内壁上的轴承座(5)上,吹气管驱动电机(4)固定在箱形结构梁(1)内壁上,吹气管(3)与吹气管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吹气管(3)又与外部供气管(6)转动密封连接,吹气管(3)上开有吹气孔(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船机舱风道结构,其特征是吹气管(3)上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9),吹气管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有主动皮带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华张微周枫傅光明徐颖俊季建杨凯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