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迹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608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迹车,包括车体,还包括旋转座、脚轮座、连杆和脚轮,旋转座与脚轮座均设置于车体的底部,旋转座与脚轮座通过连杆连接,脚轮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脚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更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此轨迹车比现有的物流车行走更加灵活并且不会有内切,在狭小的通道内拐弯行走更可靠,无卡死现象。

A Track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迹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迹车。
技术介绍
物流车是安装有四只脚轮的运送与储存物料的单元移动集装设备,常用于大型超市的物流配送或工厂工序间的物流周转,在现有的技术中,物流车在行走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狭窄的通道里拐弯时,经常会产生卡死现象,而且现有的大多数物流车行走过程中的灵活性欠缺,由于内切的存在,转向和拐弯均存在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物流车行走过程中灵活性欠缺,在狭窄的通道里拐弯易出现卡死的问题,提供一种轨迹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迹车,包括车体,还包括旋转座、脚轮座、连杆和脚轮,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脚轮座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脚轮座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脚轮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脚轮。优选地,所述车体为由横向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与纵向的第四边、第五边组成的“日”字型结构。优选地,所述旋转座包括:前旋转座、中旋转座和后旋转座,所述前旋转座、所述中旋转座与所述后旋转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上。优选地,所述脚轮座包括:第一脚轮座、第二脚轮座、第三脚轮座和第四脚轮座,所述第一脚轮座、所述第二脚轮座、所述第三脚轮座和所述第四脚轮座的底部均连接脚轮。优选地,所述第一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四边的结合处,所述第二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五边的结合处,所述第三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五边的结合处,所述第四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四边的结合处。优选地,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脚轮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前旋转座;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旋转座,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脚轮座;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前旋转座,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中旋转座;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中旋转座,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后旋转座;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旋转座,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脚轮座;所述第六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后旋转座,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脚轮座。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中旋转座均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第五连杆、所述第六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长度。优选地,所述车体与所述旋转座通过旋转板连接,所述车体与所述脚轮旋转座通过脚轮旋转板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更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此轨迹车比现有的物流车行走更加灵活并且不会有内切,在狭小的通道内拐弯行走更可靠,无卡死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一中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一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一中前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一中中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一中后旋转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一中脚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脚轮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旋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前旋转座3、中旋转座4、后旋转座5、脚轮座6、连杆7、旋转板8、脚轮旋转板9、脚轮10、旋转接头11、第一边12、第二边13、第三边14、第四边15、第五边51、第一脚轮座52、第二脚轮座53、第三脚轮座54、第四脚轮座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第三连杆64、第四连杆65、第五连杆66、第六连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例提供一种轨迹车,包括车体1,还包括旋转座、脚轮座、连杆和脚轮,旋转座与脚轮座均设置于车体的底部,旋转座与脚轮座通过连杆连接,脚轮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脚轮,车体与脚轮旋转座通过脚轮旋转板8连接,脚轮旋转板8的结构参考图9,车体1与旋转座通过旋转板7连接,旋转板7的结构参考图8。如图2所示,车体为由横向的第一边11、第二边12、第三边13与纵向的第四边14、第五边15组成的“日”字型结构,其中,第一边11、第二边12、第三边13互相平行,第四边14、第五边15互相平行,且第一边11、第二边12、第三边13与第四边14、第五边15垂直。旋转座包括:图4为前旋转座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中旋转座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后旋转座4的结构示意图,前旋转座2、中旋转座3与后旋转座4分别设置于第一边11、第二边12和第三边13上,且均通过旋转板7连接。图7为脚轮座的结构示意图,脚轮座5包括:第一脚轮座51、第二脚轮座52、第三脚轮座53和第四脚轮座54,第一脚轮座51、第二脚轮座52、第三脚轮座53和第四脚轮座54的底部均连接脚轮9。第一脚轮座51设置于第一边11与第四边14的结合处,第二脚轮座52设置于第一边11与第五边15的结合处,第三脚轮座53设置于第三边13与第五边15的结合处,第四脚轮座54设置于第三边13与第四边14的结合处。连杆包括: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第三连杆63、第四连杆64、第五连杆65和第六连杆66,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第五连杆65、第六连杆66的长度小于第三连杆63、第四连杆64的长度,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连杆61的一端连接第一脚轮座51,第一连杆61的另一端连接前旋转座2;第二连杆62的一端连接前旋转座2,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脚轮座52;第三连杆63的一端连接前旋转座2,第三连杆63的另一端连接中旋转座,第三连杆63与中旋转3座通过旋转接头10连接,旋转接头的结构参考图10;第四连杆64的一端连接中旋转座3,第四连杆64与中旋转3座通过旋转接头10连接,第四连杆64的另一端连接后旋转座4;第五连杆65的一端连接后旋转座4,第五连杆6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脚轮座54;第六连杆66的一端连接后旋转座4,第六连杆6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脚轮座55。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以右转向的过程为例:在右转向的过程中,前两个脚轮向右转动,通过脚轮座51、脚轮座52带动连杆61、连杆62向左动,进而带动前旋转座2向右旋转,从而带动连杆63向左转动,通过连杆63、连杆64均连接中旋转座3,连杆63向左转动,进而带动连杆64向右转动,通过后旋转座4上连接连杆65,连杆66,后旋转座4在连杆64的带动下向右转动,进而连杆65、连杆66均向左转动,进而带动后两个脚轮向左转动,这样,前后轮转向不一致,避免了现有的物流车在转弯过程中的内切现象,并且在狭小的通道内拐弯行走更可靠,不会产生卡点,也不会撞到两侧的墙壁,无卡死现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更简单、使用方便,并且此轨迹车比现有的物流车行走更加灵活并且不会有内切,在狭小的通道内拐弯行走更可靠,无卡死现象。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迹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座、脚轮座、连杆和脚轮,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脚轮座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脚轮座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脚轮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迹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座、脚轮座、连杆和脚轮,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脚轮座均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旋转座与所述脚轮座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脚轮座的底部固定连接脚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为由横向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与纵向的第四边、第五边组成的“日”字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包括:前旋转座、中旋转座和后旋转座,所述前旋转座、所述中旋转座与所述后旋转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轨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座包括:第一脚轮座、第二脚轮座、第三脚轮座和第四脚轮座,所述第一脚轮座、所述第二脚轮座、所述第三脚轮座和所述第四脚轮座的底部均连接脚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四边的结合处,所述第二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五边的结合处,所述第三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五边的结合处,所述第四脚轮座设置于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四边的结合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震曲彤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智威机器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