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92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包括耳塞本体、牵引绳A、牵引绳B,所述耳塞本体呈“奶嘴”形,耳塞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蜡丸,所述牵引绳B设在耳塞本体中,牵引绳B一端设有绳结B,牵引绳B另一端通过绳结A与牵引绳A一端连接,牵引绳A另一端设有限位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耳塞本体中设置蜡丸,可使蜡丸的油脂通过毛细作用分布到整个耳塞本体,使耳塞本体具有油脂想,提高隔音耳塞佩戴的舒适性,并降低阻挡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减少细菌滋生,同时通过牵引绳A和牵引绳B,便于取下隔音耳塞,且牵引绳A为松紧绳,在不使用时可以回缩,必须影响耳塞佩戴的舒适性。

A New Type of Soundproof Earplu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音耳塞
本技术属于隔音耳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隔音耳塞。
技术介绍
隔音耳塞是一种减噪助眠的辅助工具。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隔音耳塞大部分都采用聚氨基甲酸酯与海绵材质制成。它插入耳道后与外耳道紧密接触,隔绝声音进入中耳和内耳,以达到隔音的目的,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隔音耳塞在睡觉时容易压迫耳塞,使耳塞塞得太深,很容易磨破耳朵里的皮肤,时间长了容易感染,不仅如此,一些耳塞没有牵引绳,在受到压力陷进耳朵后不但难以取出,而且还会诱使外耳道发炎、阻碍耳朵周围的血液循环,致使耳朵红肿、胀痛等等,申请号为20122037440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耳塞,虽然该耳塞设有连接线,但是这条线在佩戴时裸露在外,在睡眠时容易影响与皮肤摩擦,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佩戴舒适性差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包括耳塞本体、牵引绳A、牵引绳B,所述耳塞本体呈“奶嘴”形,耳塞本体两端分别设有蜡丸,所述牵引绳B设在耳塞本体中,牵引绳B一端设有绳结B,牵引绳B另一端通过绳结A与牵引绳A一端连接,牵引绳A另一端设有限位结。所述耳塞本体一侧为入耳部,另一侧为耳外部。所述耳外部设有凹槽,所述限位结设在凹槽中。所述牵引绳A为松紧绳,所述牵引绳B为尼龙绳。所述耳塞本体的材质为多孔聚氨基甲酸酯。所述耳塞本体长度为2.3cm至2.7cm,入耳部的直径为0.8cm至1.2cm,耳外部的直径为1.2cm至1.8cm。所述蜡丸的直径为0.4cm至0.6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耳塞本体中设置蜡丸,可使蜡丸的油脂通过毛细作用分布到整个耳塞本体,使耳塞本体具有油脂想,提高隔音耳塞佩戴的舒适性,并降低阻挡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减少细菌滋生,同时通过牵引绳A和牵引绳B,便于取下隔音耳塞,且牵引绳A为松紧绳,在不使用时可以回缩,必须影响耳塞佩戴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耳塞本体,2-蜡丸,3-牵引绳A,4-牵引绳B,5-限位结,6-绳结A,7-绳结B,8-凹槽,9-入耳部,10-耳外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包括耳塞本体1、牵引绳A3、牵引绳B4,所述耳塞本体1呈“奶嘴”形,耳塞本体1两端分别设有蜡丸2,蜡丸2由原棉浸泡再混合凡士林和石蜡后制成,具有隔音效果,所述牵引绳B4设在耳塞本体1中,牵引绳B4一端设有绳结B7,牵引绳B4另一端通过绳结A6与牵引绳A3一端连接,牵引绳A3另一端设有限位结5,当需要摘下隔音耳塞时,可通过限位结5拉动牵引绳A3和牵引绳B4,将耳塞本体1从人耳中拉出,牵引绳B4一端设有绳结B7,可提高牵引绳B4与连接耳塞本体1的连接强度,防止在拉动时牵引绳B4与耳塞本体1分离,牵引绳A3的长度为3mm至5mm,在不使用时可以回缩到耳塞本体1中,防止牵引绳A3外露影响佩戴舒适性。如图2所示,所述耳塞本体1一侧为入耳部9,另一侧为耳外部10,佩戴时将入耳部9塞入耳朵内,阻碍外界声音传入人耳,起到降低噪音的目的。所述耳外部10设有凹槽8,所述限位结5设在凹槽8中,便于隐藏限位结5,防止限位结5外露影响佩戴舒适性。所述牵引绳A3为松紧绳,所述牵引绳B4为尼龙绳,松紧绳在不使用时,可以回缩,避免牵引绳A3外露影响佩戴舒适性,尼龙绳由多股尼龙纤维制成,尼龙绳上有很多空隙,使用胶水与耳塞本体1粘连时,可以通过毛细作用快速的使胶水分散到整根尼龙绳,便于与耳塞本体1粘连,并可以吸附胶水,增大与耳塞本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所述耳塞本体1的材质为多孔聚氨基甲酸酯,多孔聚氨基甲酸酯具有慢回弹的特性,隔音性能好的特性,同时配合蜡丸2,共同起到隔音的作用,同时蜡丸2上的凡士林和石蜡可以通过聚氨基甲酸酯上的空隙分散到耳塞本体1上,通过凡士林和石蜡的润滑,可以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凡士林在皮肤上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膜,使水分不易蒸发散失,可以保持皮肤为湿润状态,阻挡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从而降低感染的可能性。所述耳塞本体1长度为2.3cm至2.7cm,入耳部9的直径为0.8cm至1.2cm,耳外部10的直径为1.2cm至1.8cm,耳塞本体1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其中:大号的耳塞本体1长度2.7cm,入耳部9直径为1.2cm,耳外部10的直径为1.8cm;中号的耳塞本体1长度2.5cm,入耳部9直径为1cm,耳外部10的直径为1.5cm;小号的耳塞本体1长度2.3cm,入耳部9直径为0.8cm,耳外部10的直径为1.2cm,消费者可以自己的佩戴喜欢,选择合适的规格,以提高佩戴舒适性。所述蜡丸2的直径为0.4cm至0.6cm,由于蜡丸2的制造成本比多孔聚氨基甲酸酯要高,本专利通过在多孔聚氨基甲酸酯中嵌入蜡丸2,使耳塞具有油脂性,提高佩戴舒适性,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本体(1)、牵引绳A(3)、牵引绳B(4),所述耳塞本体(1)呈“奶嘴”形,耳塞本体(1)两端分别设有蜡丸(2);所述牵引绳B(4)设在耳塞本体(1)中,牵引绳B(4)一端设有绳结B(7),牵引绳B(4)另一端通过绳结A(6)与牵引绳A(3)一端连接,牵引绳A(3)另一端设有限位结(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塞本体(1)、牵引绳A(3)、牵引绳B(4),所述耳塞本体(1)呈“奶嘴”形,耳塞本体(1)两端分别设有蜡丸(2);所述牵引绳B(4)设在耳塞本体(1)中,牵引绳B(4)一端设有绳结B(7),牵引绳B(4)另一端通过绳结A(6)与牵引绳A(3)一端连接,牵引绳A(3)另一端设有限位结(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本体(1)一侧为入耳部(9),另一侧为耳外部(1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隔音耳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外部(10)设有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聪易婷婷陈锦堂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