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584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模具在前梁内侧中央,主剪刀在前梁内侧上方,打垫装置在主剪刀剪刃前侧,垫循环装置在上方压套上,接压余装置在模具下方,其中打垫装置包括打垫油缸与安装在打垫油缸下方活塞杆上的打垫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不额外占用空间,不需专人操作,使用维护方便。

An on-line extrusion pad and residual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涉及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挤压过程中,挤压垫与坯锭直接接触,是需要循环重复使用的挤压工具之一。在每次挤压完成后,要将挤压垫与粘在上面的压余(挤压余料)进行分离,之后挤压垫即可重复使用。目前,在挤压完成后首先将挤压垫-压余移出到挤压机外侧,然后使用人工或专用的压余分离装置对其进行分离。由于需要专用的压余分离装置,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且需要专人操作。而人工方式则劳动强度大,并容易损害挤压垫。因此,需要一种更加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不额外占用空间,不需专人操作,使用维护方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模具,模具在前梁内侧中央,主剪刀在前梁内侧上方,打垫装置在主剪刀剪刃前侧,垫循环装置在上方压套上,接压余装置在模具下方,其中打垫装置包括打垫油缸与安装在打垫油缸下方活塞杆上的打垫头。进一步,上料前,所述模具与坯锭不润滑,坯锭与挤压垫之间进行充分润滑。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结构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前梁、2模具、3主剪刀、4打垫装置、5垫循环装置、6接压余装置、7挤压筒、8挤压杆、9坯锭、10挤压垫、11打垫油缸、12打垫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模具2,模具2在前梁1内侧中央,主剪刀3在前梁1内侧上方,打垫装置4在主剪刀3剪刃前侧,垫循环装置5在上方压套上,接压余装置6在模具2下方。其中打垫装置4包括打垫油缸11与安装在打垫油缸11下方活塞杆上的打垫头12。上料前,模具2与坯锭9不润滑,坯锭9与挤压垫10之间进行充分润滑。在挤压完成后,挤压筒7先后退;待挤压垫10完全从挤压筒露出后,挤压杆8再后退。此时,坯锭9粘在模具2端面上,挤压垫10粘在坯锭9前侧。在挤压筒7与挤压杆8退回后,垫循环装置5进入到挤压垫10下方。打垫油缸11驱动打垫头12下降,将挤压垫10从坯锭9前侧分离,掉到垫循环装置5上。垫循环装置5夹住挤压垫10,摆出到前梁1外侧。主剪刀3下降,剪切坯锭9,使坯锭9掉到接压余装置6中。坯锭9被挤压往后剩余的残料即为压余。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模具在前梁内侧中央,主剪刀在前梁内侧上方,打垫装置在主剪刀剪刃前侧,垫循环装置在上方压套上,接压余装置在模具下方,其中打垫装置包括打垫油缸与安装在打垫油缸下方活塞杆上的打垫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挤压垫与压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模具在前梁内侧中央,主剪刀在前梁内侧上方,打垫装置在主剪刀剪刃前侧,垫循环装置在上方压套上,接压余装置在模具下方,其中打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朋荆云海裴志强董晓娟张立波张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