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534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鱼塘本体设有进水管,鱼塘本体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和细沙层;鱼塘本体底部最低处设有集污池;鱼塘本体的下游设有挡水板;挡水板与鱼塘本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内设有格栅;挡水板的下游为排水腔,排水腔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门;排水管上部设有横拦截网;排水腔最高处设有溢流口,溢流口设有竖拦截网;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连接处理池;处理池内设有过滤消毒装置,处理池通过回流管连接回鱼塘本体,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沉积淤泥,还能将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和消毒后循环使用,使得鱼塘内的“死水”变成活水,提高了养鱼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
本技术涉及鱼塘,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
技术介绍
鱼类因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一直以来便是人类重要的食材之一。其采用人工规模化养殖的方式将是未来渔业发展的趋势。在鱼类人工养殖的过程中,鱼苗幼苗由于抵抗力低,对水体环境要求高,如:水质、水温、水体含氧量等,鱼苗幼苗的育苗一直是技术难点。鱼塘养鱼的工作中,多半将鱼养在鱼塘里,鱼塘基本上是死水,这就需要经常换水来清洁鱼塘和保证鱼的健康,养鱼的水是死水,如果长期不换则不利于鱼的成长和鱼塘的清洁,但是如果经常换则不仅浪费水资源,还耗时耗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鱼塘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沉积淤泥,还能将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和消毒后循环使用,使得鱼塘内的“死水”变成活水,提高了养鱼成活率的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所述鱼塘本体设有进水管,所述鱼塘本体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和细沙层;所述鱼塘本体底部最低处设有集污池;所述鱼塘本体的下游设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鱼塘本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格栅;所述挡水板的下游为排水腔,所述排水腔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排水管上部设有横拦截网;所述排水腔最高处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设有竖拦截网;所述溢流口通过溢流管道连接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设有过滤消毒装置,所述处理池通过回流管连接回所述鱼塘本体,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泵。优选地,所述集污池内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连接污泥管道。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为“L”型折弯管。优选地,所述过滤消毒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和紫外杀菌池,所述紫外杀菌池内设有紫外杀菌设备。优选地,所述鱼塘本体还设有提气式增氧机;所述提气式增氧机通过输氧管道并联连接多个分气盘。优选地,所述鱼塘本体底部倾斜的角度为5-10度。优选地,所述处理池内设有电子液位计,所述电子液位计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泵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技术的鱼塘本体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和细沙层,这种结构类似河水沟底部的环境,利于鱼的活动,倾斜的底部利于将鱼吃剩的饲料、残渣、淤泥等排入集污池,利于后续的清理;2、由于本技术的鱼塘本体的下游设有挡水板,挡水板底部开口设有格栅,便于将较大残渣隔离下来,排水腔利于放水,又能够避免鱼苗逃出鱼塘;3、通过在排水腔设有溢流口,利于将鱼塘本体内超出溢流口部分的水排出,排出的水经过处理池内的过滤消毒装置的处理,最终水体得到充分的净化,再通过回流管将处理池内的水重新送回鱼塘本体内,使得整个鱼塘本体的水处于流动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1,鱼塘本体1设有进水管2,最好地,该进水管2为“L”型折弯管。进水管2的出水口朝上,鱼塘本体1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11和细沙层12,最好地,该鱼塘本体1底部倾斜的角度为5-10度;鱼塘本体1底部最低处设有集污池3;鱼塘本体1的下游设有挡水板4;挡水板4与鱼塘本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41,开口41内设有格栅42;挡水板4的下游为排水腔5,排水腔5底部设有排水管6,排水管6上设有排水阀门;排水管6上部设有横拦截网7;排水腔5最高处设有溢流口51,溢流口51设有竖拦截网8;溢流口51通过溢流管道连接处理池9;处理池9内设有过滤消毒装置,具体地,该过滤消毒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层13、活性炭过滤层14和紫外杀菌池15,紫外杀菌池15内设有紫外杀菌设备处理池9通过回流管10连接回鱼塘本体1,回流管10上设有回流泵101。由于本技术的鱼塘本体1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11和细沙层12,这种结构类似河水沟底部的环境,利于鱼的活动,倾斜的底部利于将鱼吃剩的饲料、残渣、淤泥等排入集污池3,利于后续的清理为了便于将集污池3内的淤泥以及残渣抽出来,在集污池3内设有污泥泵31,污泥泵31连接污泥管道;为了能够给鱼塘本体1补充氧气,鱼塘本体1还设有提气式增氧机16;提气式增氧机16通过输氧管道17并联连接多个分气盘18;为了便于自动抽取处理池9内的水,在处理池9内设有电子液位计91,电子液位计91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回流泵101电连接;当电子液位计91检测到处理池9内的水位高于设定值,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向回流泵101发出指令,使其工作,从而抽取处理池9内的水。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1),所述鱼塘本体(1)设有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本体(1)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11)和细沙层(12);所述鱼塘本体(1)底部最低处设有集污池(3);所述鱼塘本体(1)的下游设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与所述鱼塘本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41),所述开口(41)内设有格栅(42);所述挡水板(4)的下游为排水腔(5),所述排水腔(5)底部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排水管(6)上部设有横拦截网(7);所述排水腔(5)最高处设有溢流口(51),所述溢流口(51)设有竖拦截网(8);所述溢流口(51)通过溢流管道连接处理池(9);所述处理池(9)内设有过滤消毒装置,所述处理池(9)通过回流管(10)连接回所述鱼塘本体(1),所述回流管(10)上设有回流泵(1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包括鱼塘本体(1),所述鱼塘本体(1)设有进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本体(1)底部倾斜设置、并在底部依次填充有石块层(11)和细沙层(12);所述鱼塘本体(1)底部最低处设有集污池(3);所述鱼塘本体(1)的下游设有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与所述鱼塘本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41),所述开口(41)内设有格栅(42);所述挡水板(4)的下游为排水腔(5),所述排水腔(5)底部设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上设有排水阀门;所述排水管(6)上部设有横拦截网(7);所述排水腔(5)最高处设有溢流口(51),所述溢流口(51)设有竖拦截网(8);所述溢流口(51)通过溢流管道连接处理池(9);所述处理池(9)内设有过滤消毒装置,所述处理池(9)通过回流管(10)连接回所述鱼塘本体(1),所述回流管(10)上设有回流泵(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循环用水的生态鱼塘,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宁玉峰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