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516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提出了数字延时补偿环路补偿导通延时和关断延时,并设计检测位电路以及系统误差检测电路实现自适应补偿延时,提升系统性能。解决了传统有源整流器中由于比较器延时随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反向电流以及导通时间短等问题。利用反馈环路自适应补偿导通和关断延时,提升能量传输效率。

An Adaptive Delay Compensation Active Rectifier Circuit with 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
技术介绍
有源整流器在能量收集系统、无线充电系统和微控制器等低功耗片上集成系统中有广泛应用。传统桥式整流器采用4个二极管实现,由于二极管导通压降,需要消耗额外的电压裕度。有源整流器利用有源二极管替代传统桥式整流器中的二极管,利用零电压切换(ZVS)实现整流,避免消耗额外的电压裕度。然而由于有源二极管中比较器存在延时,且该延时随着温度、电源电压和工艺(PVT)等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导致有源二极管导通或关断时两端的电压差并不等于零,导通延时导致二极管导通时间变短,而关断延时导致反向电流,这些效应都会导致能量传输效率降低。目前针对有源整流器延时补偿问题的研究主要如文献“Adaptiveon/offdelay-compensatedactiverectifiersforwirelesspowertransfersystems”所示,其中涉及的延时补偿电路采用模拟控制的反馈环路,通过跨导放大器反馈电流信号调节比较器失调,达到补偿延时的目的。然而模拟控制的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包括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和补偿检测电路(5);所述端口信号Vac1与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入相连;端口信号Vac1与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的输入相连;端口信号Vac1与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的输入相连;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出信号VGN1与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的输入相连,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的输出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包括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和补偿检测电路(5);所述端口信号Vac1与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入相连;端口信号Vac1与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的输入相连;端口信号Vac1与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的输入相连;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出信号VGN1与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的输入相连,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的输出信号以及输出信号CLK与关断延时补偿电路2的输入相连,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的输出信号以及输出信号CLK与导通延时补偿电路3的输入相连;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的输出信号IOFF与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入相连,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的输出信号OFFCTL与补偿检测电路5的输入相连;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的输出信号ION与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入相连,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的输出信号ONCTL与补偿检测电路5的输入相连;补偿检测电路5的输出信号MODE分别与关断延时补偿电路3和导通延时补偿电路4的输入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逐次逼近控制的自适应延时补偿有源整流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逻辑控制电路(2)包括反相器INV1-INV3、D触发器DFF1-DFF2和延时单元Delay1;D触发器DFF1的输入端CK与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输出端VGN1相连,D触发器DFF1的输入端D与高电平相连,D触发器DFF1的输出端Q、D触发器DFF2的输入端CK、延时单元Delay1的输入端与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相连,延时单元Delay1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DFF1的输入端R相连;D触发器DFF2的输入端D与高电平相连,D触发器DFF2的输出端Q与输出信号相连;有源整流器主电路1的输出信号VGN1与反相器INV2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彦昭崔楷樊晓桠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青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