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34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当所述车辆的转速达到所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换挡控制方法预先设定了各个档位的目标转速,根据实时获取的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反算出换挡输入转速,则该换挡输入转速是符合该车辆当前车况的精确的换挡输入转速,当车辆的转速达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就可以实现针对该车辆的精准换挡,极大提升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时车辆的稳定性。

A Shif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换挡过程包含了档位预挂、离合器的充油和扭矩交互以及后续的转速同步,而驾乘人员可感知的加速度明显变化的点为扭矩交互完成的时刻,所以通常情况下认为的换挡过程包括:档位预挂、离合器充油和扭矩交互。现有技术在确定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操作的时机时,通常是通过标定换挡开始时刻的转速或车速,当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转速或车速达到预先标定的转速或车速时,控制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档位拨叉进行挂挡操作,开启挂挡过程,之后自动完成档位预挂、离合器充油和扭矩交互的过程。但是,申请人在研究上述方案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只是标定换挡开始时刻的转速或车速,该标定的转速或车速往往不能适合实际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挂挡过程所需的转速或车速。具体来说,在驾驶员动态的驾驶过程中,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的整个过程通常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不同行驶状况的车辆标定固定的换挡转速或车速,容易导致在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时车辆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和装置,以解决或部分解决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时车辆不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种换挡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当所述车辆的转速达到所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获取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获取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获取所述车辆的输出轴角加速度Grad;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T1、所述T2、所述T3、所述Grad,及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当前档位的第一速比R1、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目标档位的第二速比R2,确定换挡转速变化值△Rpm;确定所述目标档位对应的预设目标转速Rpm;依据所述△Rpm,和所述预设目标转速Rpm,确定换挡输入转速。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工况;根据所述当前工况,确定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对应的油温;根据所述油温,确定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根据所述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确定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T1、所述T2、所述T3、所述Grad,及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当前档位的第一速比R1、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目标档位的第二速比R2,确定换挡转速变化值△Rpm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T1、T2的和、所述Grad、所述R1,三者的乘积,获得第一变化量;根据所述Grad与目标档位输出轴角加速度的平均值,所述R2、R1的平均值,及所述T3,三者的乘积,获得第二变化量;其中,所述目标档位输出轴角加速度为所述R2与R1的比值与所述Grad的乘积;将第一变化量和第二变化量求和,得到所述换挡转速变化值△Rpm。一种换挡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所述装置包括:当前换挡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换挡输入转速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拨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车辆的转速达到所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当前换挡参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时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第二时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第三时长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输出轴角加速度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输出轴角加速度Grad;所述换挡输入转速确认模块包括:换挡转速变化值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T1、所述T2、所述T3、所述Grad,及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当前档位的第一速比R1、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目标档位的第二速比R2,确定换挡转速变化值△Rpm;预设目标转速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档位对应的预设目标转速Rpm;换挡输入转速确认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Rpm,和所述预设目标转速Rpm,确定换挡输入转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时长获取子模块包括:当前工况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工况;第一时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工况,确定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所述第二时长获取子模块包括:油温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对应的油温;第二时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油温,确定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所述第三时长获取子模块包括: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第三时长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确定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7至9任一所述的换挡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换挡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换挡控制方法,预先设定了各个档位的目标转速,根据实时获取的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反算出换挡输入转速,则该换挡输入转速是符合该车辆当前车况的精确的换挡输入转速,当车辆的转速达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就可以实现针对该车辆的精准换挡,极大提升了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时车辆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换挡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换挡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换挡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换挡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换挡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挡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应用于车辆,该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应用于具有湿式双离合变速器的自动档车辆中,湿式双离合器的两组离合器片在一个密封的油槽中,通过浸泡着离合器片的变速器油温可以确定换挡时所需的离合器充油时间;自动档车辆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驾驶情况自动选择换挡时机。具体应用中,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可以是:该车辆当前行驶状态下所需要的拨叉换挡时间、离合器充油时间、离合器扭矩交互时间、车辆输出轴角加速度等,该当前换挡参数可以反馈出该车辆在当前行驶状态下进行换挡操作,实际所需要的换挡时长等。步骤102,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设目标转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进行换挡操作后的各档位的目标转速。比如,汽车一共有六个档位,则可以分别设定进行换挡惭怍时,该六个档位分别对应的六个目标转速。具体应用中,假设车辆需要从二挡换到三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当所述车辆的转速达到所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当所述车辆的转速达到所述换挡输入转速时,控制拨叉启动换挡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换挡参数的步骤,包括:获取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获取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获取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获取所述车辆的输出轴角加速度Grad;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换挡参数,及预设目标转速,确定换挡输入转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T1、所述T2、所述T3、所述Grad,及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当前档位的第一速比R1、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目标档位的第二速比R2,确定换挡转速变化值△Rpm;确定所述目标档位对应的预设目标转速Rpm;依据所述△Rpm,和所述预设目标转速Rpm,确定换挡输入转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工况;根据所述当前工况,确定拨叉挂挡对应的第一时长T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对应的油温;根据所述油温,确定离合器充油对应的第二时长T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根据所述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确定离合器扭矩交互对应的第三时长T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T1、所述T2、所述T3、所述Grad,及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当前档位的第一速比R1、所述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目标档位的第二速比R2,确定换挡转速变化值△Rpm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T1、T2的和、所述Grad、所述R1,三者的乘积,获得第一变化量;根据所述Grad与目标档位输出轴角加速度的平均值,所述R2、R1的平均值,及所述T3,三者的乘积,获得第二变化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志远菲利普·托马斯·哈里斯吕浩勇贾朋刘文健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