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28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池盖板、正极极柱、负极极柱、第一过流保护片、第二过流保护片、正极引脚、负极引脚和贴片式二极管,电池盖板上安装有第一绝缘垫、第二绝缘垫,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安装在第一绝缘垫、第二绝缘垫上,第一过流保护片一端穿过电池盖板、第一绝缘垫与正极极柱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正极引脚连接,第二过流保护片一端穿过电池盖板、第二绝缘垫与负极极柱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负极引脚连接,贴片式二极管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正极引脚、负极引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发生过充时,能及时切断电池回路,能有效的防止电池的过充发生,也可以避免成组电池中,其中一只电池发生异常对其他相邻电池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锂离子的安全性也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动力电动汽车起火燃烧爆炸等恶性伤人事件,给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部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等有机溶剂,当电池发生过充时,电池内部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和气体,最后导致电池起火燃烧或者爆炸,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然而当前商用的动力电池单体电芯很少采用了相关的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电池盖板、正极极柱、负极极柱、第一过流保护片、第二过流保护片、正极引脚、负极引脚和贴片式二极管,电池盖板上安装有第一绝缘垫、第二绝缘垫,正极极柱、负极极柱安装在第一绝缘垫、第二绝缘垫上,第一过流保护片一端穿过电池盖板、第一绝缘垫与正极极柱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正极引脚连接,第二过流保护片一端穿过电池盖板、第二绝缘垫与负极极柱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负极引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板(1)、正极极柱(2)、负极极柱(3)、第一过流保护片(4)、第二过流保护片(5)、正极引脚(6)、负极引脚(7)和贴片式二极管(8),电池盖板(1)上安装有第一绝缘垫(9)、第二绝缘垫(10),正极极柱(2)、负极极柱(3)安装在第一绝缘垫(9)、第二绝缘垫(10)上,第一过流保护片(4)一端穿过电池盖板(1)、第一绝缘垫(9)与正极极柱(2)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正极引脚(6)连接,第二过流保护片(5)一端穿过电池盖板(1)、第二绝缘垫(10)与负极极柱(3)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负极引脚(7)连接,贴片式二极管(8)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板(1)、正极极柱(2)、负极极柱(3)、第一过流保护片(4)、第二过流保护片(5)、正极引脚(6)、负极引脚(7)和贴片式二极管(8),电池盖板(1)上安装有第一绝缘垫(9)、第二绝缘垫(10),正极极柱(2)、负极极柱(3)安装在第一绝缘垫(9)、第二绝缘垫(10)上,第一过流保护片(4)一端穿过电池盖板(1)、第一绝缘垫(9)与正极极柱(2)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正极引脚(6)连接,第二过流保护片(5)一端穿过电池盖板(1)、第二绝缘垫(10)与负极极柱(3)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负极引脚(7)连接,贴片式二极管(8)的两个引脚分别与正极引脚(6)、负极引脚(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三元锂离子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旭熊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