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10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其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磁控开关,当第一磁控开关接通时,供电控制电路控制主控MCU与电源接通;动力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磁控开关,当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动力控制电路在主控MCU的控制下,为推进器提供驱动电压信号;拖曳式助游模式通过助游器手柄上的开关向主控MCU发送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通过手持开关向主控MCU发送助游模式选择信号及所述助游模式的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助游器的不同穿戴形式,可选择性地实现对不同助游模式下助游器的驱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助游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自古至今,游泳都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是重要的求生技能之一。目前,游泳更是成为了男女老幼都喜欢的一项水上娱乐项目。在游泳娱乐中,助游器作为重要的水上辅助设备经常被使用。助游器适用于处在各个阶段的游泳爱好者,在使用时可以双手把握助游器,使游泳进程更顺利;也可以借助脚夹式助游器带来不同的娱乐体验。目前,助游器由于驱动方式简单,控制形式单一,存在娱乐性不强的缺陷。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助游器控制电路,实现对助游器不同形式的控制,从而为使用者带来不同形式的娱乐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助游器能够实现的游泳形式单一,娱乐体验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助游器的拖曳式、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控制,包括:电源、主控MCU、供电控制电路和动力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磁控开关,当第一磁控开关接通时,供电控制电路控制主控MCU与电源接通;动力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磁控开关,当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动力控制电路在主控MCU的控制下,为相应助游模式下助游器的推进器提供驱动电压信号;所述拖曳式助游模式通过助游器手柄上的开关向主控MCU发送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通过手持开关向主控MCU发送助游模式选择信号及所述助游模式的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还包括DCDC变换器和线性稳压电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经DCDC变换器进行电压变换,再经线性稳压电路稳压后,供给主控MCU。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第一磁控开关和第二磁控开关均采用霍尔开关实现。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晶体管Q11、晶体管Q12和晶体管Q13,所述第一磁控开关的型号为A3212EUA-T;第一磁控开关的引脚1连接3.3V电源,引脚2连接电源地,引脚3与3.3V电源之间连接电阻R30;引脚3与电源地之间连接电阻R31;引脚3还连接晶体管Q13的栅极,晶体管Q13的源极接电源地,晶体管Q13的漏极与3.3V电源之间连接电阻R32,晶体管Q13的漏极与电源地之间连接电阻R33;晶体管Q13的漏极连接晶体管Q12的栅极,晶体管Q12的源极与晶体管Q11的源极连接后接电源地;晶体管Q12的漏极与晶体管Q11的漏极连接后接电源地;晶体管Q12的栅极连接晶体管Q11的栅极。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主控MCU在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输出PWM信号到电机驱动板,控制推进器运动;所述PWM信号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实现电子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使电源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主控MCU的型号为STM32F303CCT6。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主控MCU通过判断引脚PB12和引脚PB13的高低电平,确定助游器的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并为相应助游模式下的推进器供电。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助游模式通过模式切换电路进行选择,所述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第一常开开关K1及第二常开开关K2,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常开开关K1的一端,第一常开开关K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常开开关K2的一端,第二常开开关K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1与第一常开开关K1之间的引出线连接主控MCU的引脚PB12,第二常开开关K2与电阻R2之间的引出线连接主控MCU的引脚PB13;主控MCU在引脚PB12高电平、引脚PB13低电平时,确定助游模式为臂推式;引脚PB12和引脚PB13都为高电平时,确定助游模式为背推式及臂推式同时工作;引脚PB12低电平、引脚PB13高电平时,确定助游模式为背推式。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手持开关包括启停电路,所述启停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第三常开开关K3及第四常开开关K4,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常开开关K3的一端,第三常开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常开开关K4的一端,第四常开开关K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阻R3与第三常开开关K3之间的引出线连接主控MCU的引脚PB1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MCU的引脚PB15;所述主控MCU在引脚PB14为低电平,引脚PB15为高电平时,为选定助游模式下的推进器供电,引脚PB14和引脚PB15同时为高电平时,停止供电。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中,所述电源为可拆卸充电电池。实施本技术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配合助游器的不同穿戴形式,可选择性地实现对不同助游模式下助游器的驱动控制。它通过主控MCU识别当前请求的助游模式,从而为该助游模式下相应助游器的推进器提供驱动电压信号,通过助游模式的选择,让使用者获得了不同形式的体验,增强了游泳的娱乐性,提高了用户体验满意度。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例性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的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所述供电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主控MCU及其外围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电路中相同的标记点表示连接在一起;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模式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启停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电源电压采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助游器的拖曳式、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控制,结合图1所示,它包括:电源100、主控MCU300、供电控制电路200和动力控制电路400,供电控制电路200包括第一磁控开关,当第一磁控开关接通时,供电控制电路200控制主控MCU300与电源100接通;动力控制电路400包括第二磁控开关,当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动力控制电路400在主控MCU300的控制下,为相应助游模式下助游器的推进器提供驱动电压信号;所述拖曳式助游模式通过助游器手柄上的开关向主控MCU300发送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通过手持开关向主控MCU300发送助游模式选择信号及所述助游模式的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可选择助游模式并进行相应驱动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助游器的拖曳式、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主控MCU、供电控制电路和动力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磁控开关,当第一磁控开关接通时,供电控制电路控制主控MCU与电源接通;动力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磁控开关,当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动力控制电路在主控MCU的控制下,为相应助游模式下助游器的推进器提供驱动电压信号,使推进器在水中运行;所述拖曳式助游模式通过助游器手柄上的开关向主控MCU发送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通过手持开关向主控MCU发送助游模式选择信号及所述助游模式的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助游器的拖曳式、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主控MCU、供电控制电路和动力控制电路,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磁控开关,当第一磁控开关接通时,供电控制电路控制主控MCU与电源接通;动力控制电路包括第二磁控开关,当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动力控制电路在主控MCU的控制下,为相应助游模式下助游器的推进器提供驱动电压信号,使推进器在水中运行;所述拖曳式助游模式通过助游器手柄上的开关向主控MCU发送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背推式及臂推式助游模式通过手持开关向主控MCU发送助游模式选择信号及所述助游模式的供电请求及关闭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DCDC变换器和线性稳压电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输出的电压信号经DCDC变换器进行电压变换,再经线性稳压电路稳压后,供给主控MCU。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控开关和第二磁控开关均采用霍尔开关实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电路还包括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晶体管Q11、晶体管Q12和晶体管Q13,所述第一磁控开关的型号为A3212EUA-T;第一磁控开关的引脚1连接3.3V电源,引脚2连接电源地,引脚3与3.3V电源之间连接电阻R30;引脚3与电源地之间连接电阻R31;引脚3还连接晶体管Q13的栅极,晶体管Q13的源极接电源地,晶体管Q13的漏极与3.3V电源之间连接电阻R32,晶体管Q13的漏极与电源地之间连接电阻R33;晶体管Q13的漏极连接晶体管Q12的栅极,晶体管Q12的源极与晶体管Q11的源极连接后接电源地;晶体管Q12的漏极与晶体管Q11的漏极连接后接电源地;晶体管Q12的栅极连接晶体管Q11的栅极。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多功能助游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MCU在第二磁控开关接通时,输出PWM信号到电机驱动板,控制推进器运动;所述PWM信号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实现电子管导通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川肖鹏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