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99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路、排液管路和柱塞泵,所述柱塞泵连接取样管路和排液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抽取液体,通过排液管路将液体排出;还包括:蠕动泵,设置在取样管路上,可往柱塞泵内泵送液体;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蠕动泵和柱塞泵协同动作。还包括设置在蠕动泵与柱塞泵之间的过滤器以及过滤器前后的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可根据压力信号控制取样装置运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动力抽吸液体,保证柱塞泵内一直处于微正压状态,不但能加快液体的抽取速度,节约液体抽取时间,还能避免柱塞泵内产生气泡,提高取样精度。

A liquid samp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属于医药、食品、化学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液体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药品成分进行分析实验中,包含有溶出取样过程,药品的溶出试验的装置,杯内液体为混悬液。按照溶出试验要求,需要在既定的时间点从中取出适量溶液用于检测,并从取样时间点开始计算,30秒内须完成样品的过滤。现有的溶出取样一般是通过精密注射器或蠕动泵形式将溶出试验后所需检测的样品取样到专用试管中。中国专利文献CN101639420A公开了一种定量取样装置,包括有安装架、注射器、取样阀以及位移控制机构,注射器固定在安装架之上,取样阀的一阀口与注射器管路连通,位移控制机构作用于注射器的活塞之上而控制所述活塞的移动,通过控制注射器的活塞的位移距离控制取样液体的量,但该装置管路较长时,管路阻力较大,取样耗时长;取样过程中注射器内气泡含量大,取样精度低,且由于溶出样品液体含有颗粒,对活塞磨损大。现有液体取样装置初级过滤器安装在取样管路上,次级过滤器安装在排液管路上,排液阻力大,排液缓慢。并且过滤器容易堵塞,需要频繁更换,成本高。取样过程中,一般用前段排出液体对排液管路进行清洗,清洗管路的液体作为废液排出,现有技术中废液容器和样品瓶通常是在一个平面,排废液和排样品的过程切换一般是通过移动样品针至废液容器上方,排完废液后再将样品针移动至样品瓶上方进行取样,或者是通过移动废液容器和样品瓶架来实现,由于废液容器和样品瓶处于一个平面,废液容器和样品瓶之间距离较长,整个过程切换较慢,耗时较长。现有技术中,排液时样品针位置一般有三种方案。(1)样品针接近样品瓶底部。该方案下,随着排出液体量加大,样品针浸没在液体中的长度越大,导致样品针外壁残留,影响其它样品的浓度,部分残留还可能积攒在与针接触的部件上,难以清洗,进而污染其它样品。(2)样品针根据总排液量位于一个固定的位置,使得最终样品溶液刚好没过样品针尖。该方案下,排液过程中,样品溶液有部分会飞溅至瓶壁上,若需要往里注入定量的稀释液对其进行稀释,这将影响样品稀释后的浓度。(3)样品针位于样品瓶口处,始终位于液面上方。该方案下,除了存在第2种方案的缺陷,还存在针尖挂液滴的现象,也就说最后1滴液体可能无法排至样品瓶内导致取样量存在误差,同时该液滴可能在运动过程中滴落至别的样品瓶内,或残留在与针接触的部件上。样品采集完后,有部分样品需要稀释后进行浓度的检测。现有技术中,取样准确度基本在±0.1ml的水平,因此当样品量小于5ml时,如果直接向样品瓶内注入稀释液,误差将可能超过2%的接受标准。而如果样品量大于5ml,受限于样品瓶的容积(通常小于25ml),则最大只能稀释5倍。因此现有技术通常是使用一套稀释装置从样品瓶中取出定量的样品溶液转移至另外一个小瓶内,然后再往该小瓶内注入定量的稀释液。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抽取样品前需要用样品溶液润洗稀释装置,浪费一部分样品溶液;(2)需要额外提供稀释样品瓶的摆放空间;(3)稀释耗时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具有取样用时短、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路、排液管路和柱塞泵,所述柱塞泵连接取样管路和排液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抽取液体,通过排液管路将液体排出;还包括:蠕动泵,设置在取样管路上,可往柱塞泵内泵送液体;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蠕动泵和柱塞泵协同动作。优选的,蠕动泵的速度是通过设置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的占空比进行调节。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蠕动泵与柱塞泵之间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滤孔不大于0.8μm,优选0.45μm。该过滤器可以为包括初级过滤和次级过滤的双级过滤器,该双级过滤器可以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分开设置的,初级过滤器为5-10μm滤孔孔径,次级过滤器滤孔不大于0.8μm。为了更好的控制蠕动泵与柱塞泵的协同动作,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蠕动泵与柱塞泵之间或过滤器与柱塞泵之间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控制蠕动泵的速度使之与柱塞泵的速度相匹配。为了更好的监测蠕动泵的工作状态以及过滤器的堵塞情况,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蠕动泵与过滤器之间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按下述方法控制蠕动泵:当控制器监测到第一压力传感器压力值低于目标值的95%时,蠕动泵全速开启;高于目标值105%时,蠕动泵停止;在95%至105%之间时根据PID算法(PID是比例P、积分I、微分D的简称)调节蠕动泵转速。所述控制器也可以按照下述方法控制蠕动泵:当控制器监测到第一压力传感器压力值小于或等于设定的压力阈值时,开启蠕动泵或加大蠕动泵的速度;大于设定的压力阈值时,关闭蠕动泵或降低蠕动泵的速度。为了避免蠕动泵在抽取样品杯内液体时产生的液体波动对样品杯内液体的影响,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蠕动泵前的单向阀与压力缓冲器,用于减小蠕动泵产生的液体波动对样品杯内液体的影响;所述的压力缓冲器包括阀和空气管,空气管一端与取样管路连通,另一端通过阀与外界相通,所述控制器与阀连接并控制阀的开闭,进而控制取样管路与外界的通断。优选的,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废液槽、样品瓶以及排液管路的末端连接的样品针,样品瓶的上方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废液槽,所述废液槽设有废液孔和取样孔;在排液管排废液时,废液槽水平移动使废液孔对准样品针;在排液管需要排出液体至样品瓶时,废液槽水平移动使取样孔对准样品针,样品针可穿过取样孔伸入样品瓶内。所述样品针固定在可上下升降的滑台上,排样时,通过控制器控制样品针上升速度与柱塞泵的排液速度保持一定的比例,进而实现样品针跟随液面上升。优选的,在排液过程中保持样品针针口在液面下1-3mm,避免样品针外壁液体残留。优选的,所述的取样装置还包括回液管路和中间管路,所述中间管路的一端连接回液管路,另一端连接在取样管路的蠕动泵与过滤器之间,所述的中间管路上设置有由控制器控制的压管阀,中间管路用于管路润洗以及过滤器的反冲洗。优选的,所述的柱塞泵为单头柱塞泵,也可以为双头柱塞泵,优选为双头柱塞泵。本专利技术液体取样装置在排出定量样品液体以后,柱塞泵内剩余的液体沿取样管路经中间管路后从回液管路返回样品杯,液体在取样管路逆行时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过滤器采用反冲洗的方法恢复性能,过滤器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同时减少有多个取样点时的过滤器更换次数。优选的,该液体取样装置在补液过程中抽吸的液体也用于过滤器反冲洗,柱塞泵将从补液杯抽吸的液体沿取样管路经中间管路后从回液管路返回样品杯,进一步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取样装置采用柱塞泵和蠕动泵双动力,可以较快的将液体从杯中转移至柱塞泵内,缩短取样时间;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协调蠕动泵和柱塞泵的速度,蠕动泵采用PWM的占空比进行调节,保证柱塞泵内一直处于微正压状态,不但能加快液体的抽取速度,节约液体抽取时间,还能避免柱塞泵内产生气泡,提高取样精度。(2)本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置于排液管路上的满足药典要求的过滤器前置到取样管路上,不但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路、排液管路和柱塞泵,所述柱塞泵连接取样管路和排液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抽取液体,通过排液管路将液体排出;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蠕动泵,设置在取样管路上,可往柱塞泵内泵送液体;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蠕动泵和柱塞泵协同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管路、排液管路和柱塞泵,所述柱塞泵连接取样管路和排液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抽取液体,通过排液管路将液体排出;其特征在于:该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蠕动泵,设置在取样管路上,可往柱塞泵内泵送液体;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控制蠕动泵和柱塞泵协同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蠕动泵与柱塞泵之间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控制蠕动泵的速度使之与柱塞泵的速度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蠕动泵与柱塞泵之间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滤孔不大于0.8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滤器与柱塞泵之间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反馈的压力值控制蠕动泵的速度使之与柱塞泵的速度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取样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蠕动泵与过滤器之间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液体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陈业朱靖华苏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岩龙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