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90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该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换热芯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工艺气体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进口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出口一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一挡板以及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二挡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设备是工业领域常用的装置。目前,市场上能对易燃易爆、高温低压工艺气体多级冷却的冷却设备大多由繁多的组件构成,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多级冷却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换热芯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工艺气体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进口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出口一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一挡板以及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二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芯体上设有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的温度达到55摄氏度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设置为可以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的进水口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之间的第三换热芯体和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三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三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芯体接入冷却液的温度为70摄氏度,所述第三换热芯体接入冷却液的温度为40摄氏度,所述第二换热芯体接入冷却液的温度为30摄氏度。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是为圆形,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和第三换热芯体均为正方形。进一步地,所述工艺气体为高温低压的水煤气。进一步地,所述高温低压的水煤气的温度范围在100~140摄氏度,压强范围在3bar以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和第三换热芯体下方均设有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芯体的换热元件包括有换热管和接管,所述换热管为串片式翅片管,所述换热管和所述接管的连接形式为串片、轧片、饶片或高频焊片。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工艺气体经过第一换热芯体时,通过利用第一换热芯体的循环水这一过程来冷却:第一换热芯体的进水口接入70摄氏度的水,水经过吸收第一换热芯体的热量后,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就会流出90摄氏度的水。流入第一换热芯体的热水经过第一换热芯体换热后,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温达到55摄氏度以上,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通过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的进水口连接,把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用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达到节能的效果。当工艺气体经过第三换热芯体时,再次通过利用循环水这一过程来冷却:第三换热芯体的进水口接入40摄氏度的水,水经过吸收第三换热芯体的热量后,第三换热芯体的出水口就会流出65摄氏度的水。流入第三换热芯体的热水经过第三换热芯体换热后,第三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温也达到了55摄氏度以上,第三换热芯体的出水口通过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的进水口连接,把第三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用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达到多级节能的效果。当工艺气体经过第二换热芯体时,通过利用第二换热芯体的冷却塔水这一过程来冷却:第二换热芯体的进水口接入30℃的水,水经过吸收第二换热芯体的热量后,第二换热芯体的出水口就会流出35℃的水,此时工艺气体将达到最终所需的温度。第二换热芯体的出水口与冷却塔连接使得第二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通过冷却塔冷却后再次进入到第二换热芯体的进水口,达到重复利用废水,节能的效果。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和第三换热芯体均固定放置于支撑板上,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和第三换热芯体均与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使用挡板阻挡工艺气体流向第一换热芯体、第二换热芯体和第三换热芯体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使工艺气体只依次经过第一换热芯体、第三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方形的换热芯体对高温低压的气体阻力较小,尤其是温度范围在100~140摄氏度,压强范围在3bar以下高温低压的水煤气,同时方形的换热芯体使用了串片式翅片管,因此比常规的光管芯体或者常规的外螺纹管芯体的传热效率更高。圆形壳体结构承压能力强且焊缝较简单。圆形壳体结构承压能力可以达到40bar,比方形壳体结构的承压能力强。圆形壳体只需焊接一条缝,而方形壳体则需要对四个角都进行焊接,且此时会涉及到大量复杂的计算。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工艺气体冷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多级冷却、承压能力强、传热效率高和多级节能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换热芯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艺气体进口;2、检修口;3、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4、第一换热芯体;5、吊耳;6、第二换热芯体的出水口;7、第二换热芯体;8、工艺气体出口;9、底座;10、第二换热芯体的进水口;11、冷凝液排口;12、第一换热芯体的进水口;13、第一挡板;14、壳体;15、支撑板;16、第二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14和设置于壳体14内部的换热芯体,壳体14设置有工艺气体进口1和工艺气体出口8,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4和第二换热芯体7,第一换热芯体4设于靠近工艺气体进口1一侧,第二换热芯体7设于靠近工艺气体出口8一侧,壳体14内还有环绕设置于第一换热芯体4的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第一换热芯体4和壳体14之间间隙的第一挡板13,以及环绕设置于第二换热芯体7的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第二换热芯体7和壳体14之间间隙的第二挡板16,使工艺气体只依次经过第一换热芯体4和第二换热芯体7。较佳地,本技术实施例还设有在第一换热芯体4和第二换热芯体7之间的第三换热芯体和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三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14之间间隙的第三挡板。较佳的,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3的温度必须达到55摄氏度以上。当出水口的温度大于55摄氏度时,出水口可以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的进水口连接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流入第一换热芯体4的热水经过第一换热芯体4换热后用于供应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达到节能的效果。当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3的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可采用减少流入流量的方法保证使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3的温度达到55摄氏度。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换热芯体4接入冷却液的温度为70摄氏度,第三换热芯体接入冷却液的温度为40摄氏度,第二换热芯体7接入冷却液的温度为30摄氏度。较佳的,本技术的冷却液为水。当工艺气体经过第一换热芯体4时,通过利用第一换热芯体4的循环水这一过程来冷却:第一换热芯体的进水口12接入70摄氏度的水,水经过吸收第一换热芯体4的热量后,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3就会流出90摄氏度的水,此时的工艺气体温度将会有所下降。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3连接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的进水口,把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3的水用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达到一级节能的效果。接着经过一级降温后的工艺气体将横向冲刷经过第三换热芯体,当工艺气体经过第三换热芯体时,再次通过利用循环水这一过程来冷却:第三换热芯体的进水口接入40摄氏度的水,水经过吸收第三换热芯体的热量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换热芯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工艺气体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进口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出口一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一挡板以及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二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换热芯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工艺气体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所述第一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进口一侧,所述第二换热芯体设于靠近所述工艺气体出口一侧,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一挡板以及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二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二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芯体上设有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的水温度达到55摄氏度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芯体的出水口设置为可以与采暖空调机生活热水的进水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气体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芯体和第二换热芯体之间的第三换热芯体和用于阻挡工艺气体流向所述第三换热芯体和所述壳体之间间隙的第三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旖何光文石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赛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