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367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聚合物基体35~51%和包覆氟硅烷的微胶囊49~6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疏水涂层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微胶囊内部储存的氟硅烷,在表面自由能的驱动下迁移到胶囊表面,提供低表面能物质,在受磨损破坏后,从破裂的胶囊中释放以修复受损的超疏水表面;微胶囊和聚合物基体共混形成“一体化”的自相似结构,表层的粗糙结构受损后,暴露出的新鲜表面仍然具有较高的粗糙度,大大减弱了化学腐蚀或外力磨损导致的低表面能组分损失和表面粗糙度降低,通过微胶囊和聚合物基体的协同作用,修复涂层受损的超疏水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A microencapsulated self-repairing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疏水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疏水表面(接触角大于150°和滚动角小于10°)性能优异,因此在很多领域,如自清洁、抗腐蚀、防覆冰、减阻、防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人造超疏水表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耐久性不佳,容易因刮擦、磨损等物理破坏而丧失超疏水性能,大大限制了超疏水材料的应用。赋予超疏水材料自修复性能,在材料受损时自发启动修复“程序”、弥补损伤对材料结构和组分造成的不利影响、修复受损的超疏水性能,可有效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对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自修复型超疏水材料的构建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构建自动补足低表面能组分的超疏水体系,对于单纯疏水组分的缺失,只需及时补充表面的低表面能组分,利用其自发向材料表面迁移重排的特性,即可实现超疏水性的修复。关于这种途径可以预先在基体内埋植低表面能物质,通过外援补充的方式来修复,如Wang等人“Self-healingsuperhydrophobicmaterialsshowingquickdamagereco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聚合物基体35~51%和包覆氟硅烷的微胶囊49~6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聚合物基体35~51%和包覆氟硅烷的微胶囊49~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氟硅烷的微胶囊由囊芯和囊壁组成,所述囊芯为氟硅烷,所述囊芯占微胶囊总质量的40~7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烷为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烷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囊壁由囊壁预聚物交联而成,所述囊壁预聚物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尿素甲醛树脂、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树脂、聚氨酯、聚酰胺和聚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氟硅烷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80u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氨酯、聚酰胺、环氧树脂、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微胶囊型自修复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丽周莹肖绘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