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2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柴油机油底壳,包括副储油区和主储油区,所述主储油区的深度大于副储油区,所述油底壳底端设有多个圆形散热条,所述圆形散热条一体成型且均匀包裹在油底壳的四周上,所述油底壳的四周设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油底壳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表面设有过滤网,所述述进油口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油底壳的底板和四周设有散热条和散热管,散热效果好;通过设有进油口,且在进油口表面设有过滤网,过滤掉多余的残渣,通过在进油口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吸走多余的铁渣,确保了残渣和铁渣不会进入到油底壳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油底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配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柴油机油底壳。
技术介绍
柴油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柴油机配件,即柴油机的构成。它由机体缸套、油底壳、气缸盖、活塞连杆、飞轮曲轴、传动机构部件、凸轮轴、起动机、发电机、进气管、排气管、空气滤清器、机油泵、风扇皮带轮部件、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机油管、水泵、水管、燃油管、喷油器、仪表、水箱、增压器、高压油泵等组成。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在现有的柴油机油底壳技术中,一方面,由于油底壳往往存在散热面积小,导致机油散热效果变差,油底壳一般采用平面底;另一方面,现有的油底壳大多为平底面,平底面的油底壳在放油后,残留的机油量较多,其中多余的残渣若随机油进入发动机内,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油底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油底壳本身散热效果差和多余的油渣无法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柴油机油底壳,所述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柴油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内设有两块隔板(2),所述隔板可将油底壳(1)分为副储油区(101)和主储油区(102),所述主储油区(102)的深度大于副储油区(101),所述油底壳(1)底端及油底壳(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圆形散热条(3),所述圆形散热条(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油底壳(1)的四周设有多个散热管(4),所述油底壳(1)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长方形散热条(12),所述油底壳(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中部设有进油口(5),所述进油口(5)表面设有过滤网(6),所述述进油口(5)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7),所述进油口(5)底端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1)内设有两块隔板(2),所述隔板可将油底壳(1)分为副储油区(101)和主储油区(102),所述主储油区(102)的深度大于副储油区(101),所述油底壳(1)底端及油底壳(1)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设有多个圆形散热条(3),所述圆形散热条(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油底壳(1)的四周设有多个散热管(4),所述油底壳(1)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长方形散热条(12),所述油底壳(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中部设有进油口(5),所述进油口(5)表面设有过滤网(6),所述述进油口(5)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磁铁(7),所述进油口(5)底端设有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贯穿所述副储油区(101)并延伸到所述主储油区(102)内,在所述副储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南波
申请(专利权)人:全椒蓝图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