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及输电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4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及输电线路,属于输电线路工程领域。该塔基础包括:多个桩基础、与各个桩基础对应设置的锚杆基础和连接梁;多个桩基础之间通过连接梁连接;任一锚杆基础的一端与对应的桩基础连接,另一端嵌入地基;多个桩基础上端安装有铁塔。通过桩基础、锚杆基础、连接梁之间空间的相互连接,增强了塔基础的侧向刚度,提高了塔基础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进而提高了陡峭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的整体稳定性,降低了山区输电线路塔位的选择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及输电线路
本技术属于输电线路工程
,特别涉及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及输电线路。
技术介绍
长距离高压输电线路所经地域较广,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铁塔与地基之间的连接与过渡,它的作用是将铁塔对塔基础的作用力平稳、顺利地传递到地基中,而不造成地基的失稳。尤其是输电线路在经过山区地形时,就需要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来支撑并传递铁塔的荷载,同时降低铁塔位置的选定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及输电线路,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包括:多个桩基础、与各个所述桩基础对应设置的锚杆基础和连接梁;多个所述桩基础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连接;任一所述锚杆基础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桩基础连接,另一端嵌入地基;多个所述桩基础上端安装有铁塔。可选的,所述连接梁为倾斜或水平设置。可选的,所述连接梁设置的角度根据所述桩基础之间的位置确定。可选的,与每个所述桩基础连接的所述锚杆基础的数量均为2-6个。可选的,每个所述锚杆基础与连接的所述桩基础之间的角度根据连接的所述桩基础被固定时所需的角度确定。可选的,每个所述锚杆基础与连接的所述桩基础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桩基础的数量为2-6个。可选的,所述桩基础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梁连接的连接槽。可选的,所述桩基础上设有用以和所述铁塔连接的地脚螺栓。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桩基础、锚杆基础、连接梁之间空间的相互连接,增强了塔基础的侧向刚度,提高了塔基础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进而提高了陡峭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的整体稳定性,降低了山区输电线路塔位的选择难度。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塔基础构造简洁,整体稳定性好,施工工序简单,土方开挖量小,有利于环境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的平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桩基础,2-锚杆基础,3-连接梁,4-铁塔,5-地面线。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示,该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包括:多个桩基础1、与各个桩基础1对应设置的锚杆基础2和连接梁3。多个桩基础1之间通过连接梁3连接。任一锚杆基础2的一端与对应的桩基础1连接,另一端嵌入地基。多个桩基础1上端安装有铁塔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桩基础1之间通过连接梁3连接,锚杆基础2的一端与桩基础1连接,另一端嵌入地基,桩基础1上端支撑铁塔4,桩基础1、锚杆基础2和连接梁3形成统一的基础承载力体系,共同承载来自桩基础1上端铁塔4的荷载。通过桩基础1、锚杆基础2、连接梁3之间空间的相互连接,增强了塔基础的侧向刚度,提高了塔基础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进而提高了陡峭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的整体稳定性,降低了山区输电线路塔位的选择难度。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塔基础构造简洁,整体稳定性好,施工工序简单,土方开挖量小,有利于环境保护。可选的,连接梁3为倾斜或水平设置。可选的,连接梁3设置的角度根据桩基础1之间的位置确定。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塔基础适用于陡峭程度不同的山区地形,连接梁3根据山区地形的具体情况可以设置为倾斜的或水平的,连接梁3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山区地形的具体情况确定,以达到稳定塔基础的效果以及承载铁塔4荷载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梁3倾斜或者水平安装时,桩基础1与铁塔4中心的距离则各不相同。连接梁3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桩基础1之间,当桩基础1处于不同的位置时,连接梁3的位置不同。示例的,当相邻的两个桩基础1处于同一水平面时,连接梁3水平设置,当相邻两个桩基础1处于不同水平面时,连接梁3倾斜设置。可选的,每个桩基础1上的锚杆基础2的数量均为2-6个。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示,桩基础1由于地形情况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且桩基础1所在的地形较为复杂,高低不平,将桩基础1通过连接梁3连接后,还需要锚杆基础2对其进行进一步固定。桩基础1上设置锚杆基础2,对桩基础1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固定和支撑,锚杆基础2的数量可以是2-6个,例如2个、3个、4个、5个、6个等。具体数量根据桩基础1被固定并支撑上端铁塔4时的情况确定。可选的,每个锚杆基础2与连接的桩基础1之间的角度根据桩基础1被固定时所需的角度确定。可以理解的是,锚杆基础2与桩基础1之间的角度不是固定的,由于山区地形的复杂多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桩基础1上各自的锚杆基础2,以便桩基础1连接后形成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侧向刚度,能够来自承受铁塔4的荷载,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形成的塔基础满足对安全边坡距离的要求。可选的,每个锚杆基础2与连接的桩基础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随着时间的增长,锚杆基础2会被雨水等腐蚀,产生变形或损坏,因此将锚杆基础2与桩基础1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更换。示例的锚杆基础2与桩基础1之间可以为铆接或卡接等连接方式。锚杆基础2为具有一定刚度且能支撑来自铁塔4的荷载,并对塔基础进行固定的钢柱。可选的,桩基础1的数量为2-6个。例如2个、3个、4个、5个、6个等。具体数量根据铁塔4被支撑和固定时的情况确定。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可以由4个桩基础1组成塔基础用以负载来自桩基础1上端铁塔4的荷载。可选的,桩基础1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梁3连接的连接槽。桩基础1上设有连接槽,与连接梁3固定连接。示例的,可以是开设的与连接梁3相适配的连接槽,将连接梁3置于连接槽中分别与桩基础1相抵,并浇筑水泥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梁3将桩基础1连接,形成统一的基础承载体系,共同承担桩基础1上端来自铁塔4的荷载,增强了其基础侧向度,提高了桩基础1的基础抵抗水平荷载能力,从而提高了陡峭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可选的,桩基础1上设有用以和铁塔4连接的地脚螺栓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包括上述任一项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作业时,开挖桩基础1的基坑,按照设计勘测好的标高,在桩基础1上分别开设连接梁3的连接槽。可以理解的是,桩基础1与连接梁3是在已经设计好的钢筋支模里面填筑的混凝土,在向桩基础1的钢筋支模里面填筑混凝土时在其顶端分别设置有地脚螺栓用于和铁塔4连接。当连接梁3与桩基础1之间产生碰撞时,应该保证地脚螺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调节连接梁3与桩基础1之间的连接关系。安装好上述塔基础后回填桩基础1以及连接梁3周边的余土并压实,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山区地形情况的不同,有的连接梁3可能位于地面线5以下,因此,安装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包括:多个桩基础(1)、与各个所述桩基础(1)对应设置的锚杆基础(2)和连接梁(3);多个所述桩基础(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3)连接;任一所述锚杆基础(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桩基础(1)连接,另一端嵌入地基;多个所述桩基础(1)上端安装有铁塔(4)。

【技术特征摘要】
1.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包括:多个桩基础(1)、与各个所述桩基础(1)对应设置的锚杆基础(2)和连接梁(3);多个所述桩基础(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梁(3)连接;任一所述锚杆基础(2)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桩基础(1)连接,另一端嵌入地基;多个所述桩基础(1)上端安装有铁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为倾斜或水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3)设置的角度根据所述桩基础(1)之间的位置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输电线路塔基础,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桩基础(1)连接的所述锚杆基础(2)的数量均为2-6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飞李启振阴雅盛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