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组件及风机单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4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接组件及风机单桩基础。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以连接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至少具有两个插接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接组件,安装有插接组件的风机单桩基础具有施工难度小、施工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接组件及风机单桩基础
本技术涉及海上风机单桩基础
,具体涉及一种插接组件及风机单桩基础。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技术,在陆地风电场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已经注意到陆地风能利用所受到的一些限制,如占地面积大、噪声污染等问题。由于海上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当今技术的可行性,海洋将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风电市场。海上风机可采用单桩基础作为支撑,在单桩基础包括单桩靠船构件、J型管等附属构件。现有技术中的单桩基础采用套笼式附属构件,套笼式附属构件安装方便,但是在北方有冰的海域中,冰与套笼式附属构件发生撞击会出现共振,导致附属构件及单桩基础的损坏。而将单桩靠船构件、J型管等附属构件分别与单桩基础固定连接时,对天气窗口的要求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将单桩靠船构件、J型管等附属构件分别安装在单桩基础上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施工难度小、施工成本低的插接组件,安装有插接组件的风机单桩基础。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以连接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至少具有两个插接深度。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一个最长的插接深度。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一一对应插接。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的插接深度均不相同。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至少三个插接深度,且最长和其次最长的两个插接深度分别具有一个。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的插接深度最长的一组位于第一排中。位于第一排的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的插接深度,均大于位于其他各排的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的插接深度。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两排和两列。所述第一插接件为插接管,所述第二插接件为插入插接管的插接杆。各所述第一插接件的轴线共面。本技术的一种风机单桩基础,包括上述的所述插接组件,所述第一构件为单桩本体,所述第二构件为安装在所述单桩本体侧壁上的附属构件,第一排位于所述第二构件的上端。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还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位于所述插接组件至少一侧,所述固定结构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的第一法兰,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上的与所述第一法兰固定连接的第二法兰,在所述第一法兰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法兰的下端与所述限位块抵接。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的插接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上,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以连接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至少具有两个插接深度。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连接时,先定位最长插接深度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位准确后将该最长插接深度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插接一定距离;并依次按照插接深度由长到短的顺序逐组定位另一第一插接件和另一第二插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定位准确后将另一第一插接件和另一第二插接件插接一定距离;直至所有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都插入一定距离后,将所有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之间完全插入,以完成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插接固定。也就是说,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连接时,每次仅需要定位和插接同一插接深度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插接,相对于同时定位和插接所有第一插接件和所有第二插接件来说,插接更加的简单,减少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固定的难度,减少施工成本,且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也低。2.本技术的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具有一个最长的插接深度,即可以先定位和插接一组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然后再定位和插接其他组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使得插接更加的简单。3.本技术的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具有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即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至少具有三个连接处,且至少三个连接处不在同一直线上,使得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更加牢靠和稳定。4.本技术的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插接的插接深度均不相同,即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时,可以依次按照插接深度由长到短的顺序逐组定位和插接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直至所有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都插入一定距离后,将所有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完全插入,以完成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插接固定。插接更加的简单,减少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固定的难度,减少施工成本。5.本技术的插接组件,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的插接深度最长的一组位于第一排中,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时,可以先将第一排中的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定位和插入一定距离,然后再定位和插接其他长度的所述第二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件,相对于先定位和插接中间排的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一插接件来说,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插接固定更加方便。6.本技术的插接组件,各所述第一插接件的轴线共面,方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连接固定。7.本技术的风机单桩基础,具有上述的插接组件,因此也具有上述插接组件的优点。同时,第二构件较重,第一排位于所述第二构件的上端,先定位和插接上端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第二构件可以依靠重力向下垂落,方便其他各排的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的定位和插接。8.本技术的风机单桩基础,所述固定结构和限位块可以增加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可靠性,防止第二构件从第一构件上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第一插接件;31-插接管;4-第二插接件;41-插接杆;5-单桩本体;6-附属构件;7-固定结构;71-第一法兰;72-第二法兰;7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一插接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1)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2)上,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插接,以连接所述第一构件(1)和所述第二构件(2),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至少具有两个插接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一插接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构件(1)上,具有至少两个;第二插接件(4),设置在所述第二构件(2)上,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插接,以连接所述第一构件(1)和所述第二构件(2),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至少具有两个插接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具有一个最长的插接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件(3)和所述第二插接件(4)一一对应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4)具有至少两排和至少两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插接的插接深度均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具有至少三个插接深度,且最长和其次最长的两个插接深度分别具有一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的插接深度最长的一组位于第一排中。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排的所述第二插接件(4)与所述第一插接件(3)插接的插接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康王小合逯鹏孔德煌王怀明贾沼霖郝利忠张清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