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器械除锈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42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除锈仪,属于医疗手术器械机械领域。包括舱体,舱体底部设有陶瓷加热管,陶瓷加热管设于舱体内,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舱体内上部设有沥水篮筐,舱体外部设有外罩,外罩上部设有密封盖,舱体底部设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连通外罩底部一侧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排水堵头,陶瓷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隔绝除锈剂刺激性气味,有利于操作人员健康;同时,能够对除锈剂进行加热,保持除锈剂适合的除锈温度,除锈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器械除锈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除锈仪,属于医疗手术器械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与水、血渍等接触,而且器械在使用或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或碰撞破坏表面的保护膜,这样就会存在器械生锈的情况。锈迹是从器械材质本身化学反应出来的,普通的清洗方法不能全部去除锈迹,因此医院常用酸性的除锈剂浸泡的方式来去除器械表面的锈迹。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来医疗器械除锈的仪器,医院工作人员大多使用一个塑料桶来盛放水和除锈剂的混合液,再将生锈的器械放入桶内进行除锈。除锈效果差,而且,除锈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不利于医务人员工作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器械除锈仪,能够隔绝除锈剂刺激性气味,有利于操作人员健康;同时,能够对除锈剂进行加热,保持除锈剂适合的除锈温度,除锈效果更好。本技术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包括舱体,舱体底部设有陶瓷加热管,陶瓷加热管设于舱体内,舱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舱体内上部设有沥水篮筐,舱体外部设有外罩,外罩上部设有密封盖,舱体底部设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连通外罩底部一侧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排水堵头,陶瓷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通过线路连接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将酸性的除锈剂和水混合倒入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的舱体内,开启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的加热功能,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将有锈迹的器械放入沥水篮框内,再将沥水篮筐放入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的舱体内部,确保器械的锈迹部分浸没在混合溶液以下,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沥水篮筐即可达到器械除锈的目的。进一步优选地,舱体底部设为倒凸形,陶瓷加热管设于舱体底部。减少陶瓷加热管占用舱体的空间,提高除锈剂的使用率。进一步优选地,舱体为耐酸性耐腐蚀的ABS塑料舱体。由于混合溶液为酸性溶液,耐酸性耐腐蚀的ABS塑料舱体能够满足盛装混合溶液,用于除锈。进一步优选地,密封盖包括门盖,门盖与外罩相适应设置,门盖底部外周设为45°倒角。密封效果好,除锈效果好。进一步优选地,门盖顶部设有把手,对应门盖,外罩一侧设有门盖固定块。便于取放和放置,手拿把手取下门盖,将门盖放置到门盖固定块上固定好。进一步优选地,排水管路为耐酸性耐腐蚀的ABS塑料排水管路。方便排出混合溶液。进一步优选地,排水管路为硅胶排水管路。进一步优选地,温度传感器设于舱体内壁,温度传感器包括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外设有导热塑料层。温度传感器贴于舱体内壁上,导热塑料层有利于温度传感器准确测知混合溶液温度,便于控制混合溶液保持在除锈剂适宜的工作温度。除锈剂除锈的合适温度在60℃左右,除锈剂是一种酸性溶液,会挥发出刺激性的气味,目前,塑料桶来盛放水和除锈剂的混合液,再将生锈的器械放入桶内进行除锈,无法维持溶液的温度,这样导致除锈的效率缓慢;不能防止刺激性气味的挥发,会给工作人员带来不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舱体、密封盖和陶瓷加热器,实现了密封容器内盛装除锈混合溶液进行除锈,可以有效的防止高温过程中酸性溶液气味的挥发,保护操作者的使用环境;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溶液的温度,并维持溶液的温度,让除锈溶液在最适宜的温度点,维持最快的除锈效率。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是一种专门用来除去医用器械表面锈迹的仪器。2、门盖采用45°倒角处理,密封性能好。3、舱体、排水管等与除锈液接触的部分均用耐酸性腐蚀的ABS材料;采用陶瓷加热管耐酸、导热效率好;使用寿命长,结实耐用;排水管路结构简单实用、经济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立体图,图5是图4是密封盖打开后立体图。图中:1、外罩2、舱体3、沥水篮筐4、温度传感器5、陶瓷加热管6、排水堵头7、密封盖8、控制系统;7.1、门盖7.2、把手7.3、门盖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包括舱体2,舱体2底部设有陶瓷加热管5,陶瓷加热管5设于舱体2内,舱体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4,舱体2内上部设有沥水篮筐3,舱体2外部设有外罩1,外罩1上部设有密封盖7,舱体2底部设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连通外罩1底部一侧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排水堵头6,陶瓷加热管5和温度传感器4通过线路连接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与陶瓷加热管5及温度传感器的连接为本领域常规技术,不再赘述。舱体2底部设为倒凸形,陶瓷加热管5设于舱体2底部。舱体2为耐酸性耐腐蚀的ABS塑料舱体。舱体是承载水和除锈剂混合溶液的载体,由于混合溶液为酸性溶液,所以舱体材质选用耐酸性腐蚀的ABS材料,舱体内部要安装加热管,加热管会占用一定的舱体内部空间,所以舱体结构设计为倒凸型结构,可以降低加热管占用的空间提高除锈剂的使用率。加热管采用耐酸、导热效率好的陶瓷加热管;沥水篮筐用于盛放需要除锈处理的器械,将器械放进沥水篮框内,再将沥水篮筐放入舱体内部进行除锈处理,程序结束后取出沥水篮筐即可取出器械,可防止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酸性溶液。控制系统可以由高性能单片机、数码管模块、温度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和感应按键模块组成。可显示溶液实时温度,可调节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当溶液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会关闭加热管,当溶液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会自动开启陶瓷加热管对溶液进行加热,达到设定的时间后会有蜂鸣器提醒,提示操作人员程序运行结束。密封盖7包括门盖7.1,门盖7.1与外罩1相适应设置,门盖7.1底部外周设为45°倒角。门盖7.1顶部设有把手7.2,对应门盖7.1,外罩1一侧设有门盖固定块7.3。密封盖由门盖、把手和门盖固定块组成,正常使用设备时门盖盖在舱体上部防止溶液气味的挥发,程序运行结束取器械时,将门盖挂在门盖固定块上即可。门盖材料为ABS材料,可防止酸性溶液腐蚀。门盖底部边缘采用45°倒角处理,与舱体的密封性较好。排水管路为耐酸性耐腐蚀的ABS塑料排水管路。温度传感器4设于舱体内壁,温度传感器包括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外设有导热塑料层。加热系统主要由陶瓷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组成,陶瓷加热管外层为陶瓷材料可有效的防止酸性溶液腐蚀;温度传感器为贴片式结构,外层为导热塑料,可防止酸性溶液腐蚀,粘贴在舱体的一侧,与溶液接触,可防止酸性溶液腐蚀。实施例2排水管路为硅胶排水管路。正常使用设备过程中,排水堵头堵住硅胶排水管路的出水口,排水堵头挂在外罩上。排水时取下排水堵头,拉出硅胶排水管路,取下排水堵头即可排水。其余同实施例1。除锈剂:一种酸性溶液,可与金属锈迹发生化学反应,去除金属材质表面的锈。医用器械除锈仪:一种专门用来除去医用器械表面锈迹的仪器。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与水、血渍等接触,而且器械在使用或清洗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或碰撞破坏表面的保护膜,这样就会存在器械生锈的情况。锈迹是从器械材质本身化学反应出来的,普通的清洗方法不能全部去除锈迹,因此医院常用酸性的除锈剂浸泡的方式来去除器械表面的锈迹。除锈剂除锈的合适温度在60℃左右,除锈剂是一种酸性溶液,会挥发出刺激性的气味,目前,塑料桶来盛放水和除锈剂的混合液,再将生锈的器械放入桶内进行除锈,无法维持溶液的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器械除锈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2),舱体(2)底部设有陶瓷加热管(5),陶瓷加热管(5)设于舱体(2)内,舱体(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4),舱体(2)内上部设有沥水篮筐(3),舱体(2)外部设有外罩(1),外罩(1)上部设有密封盖(7),舱体(2)底部设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连通外罩(1)底部一侧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排水堵头(6),陶瓷加热管(5)和温度传感器(4)通过线路连接控制系统(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器械除锈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2),舱体(2)底部设有陶瓷加热管(5),陶瓷加热管(5)设于舱体(2)内,舱体(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4),舱体(2)内上部设有沥水篮筐(3),舱体(2)外部设有外罩(1),外罩(1)上部设有密封盖(7),舱体(2)底部设有排水管路,排水管路连通外罩(1)底部一侧排水口,排水口设有排水堵头(6),陶瓷加热管(5)和温度传感器(4)通过线路连接控制系统(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其特征在于,舱体(2)底部设为倒凸形,陶瓷加热管(5)设于舱体(2)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器械除锈仪,其特征在于,舱体(2)为耐酸性耐腐蚀的ABS塑料舱体。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瑾罗宾甲许朋张龙龙王薛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