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32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属于制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相连的低压空气压缩机、空气净化系统、低压吸附制氧系统;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由以此相连的第一空气缓冲罐、气液分离器、冷冻式干燥机、第一精密过滤器、第二精密过滤器、第三精密过滤器组成;所述低压吸附制氧系统包括以此相连的第二空气缓冲罐、变压吸附制氧机、氧气缓冲罐、粉尘精滤器。本装置采用低压空气压缩机,由于低压空气压缩机在同等功率下产气量可增加50%,相当于能耗只需常规制氧机的一半便可得到所需氧气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
本技术制氧机属于制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制氧机在化工、电子、冶金、食品、机械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对氧气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利用环境温度下,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分子筛上的吸附性能不同(氧气能通过而氮气被吸附),设计适当的工艺过程,可以使氮气和氧气分离制得氧气。氮气在分子筛上的吸附能力比氧气强(氮与分子筛表面离子的作用力强),当空气在加压状态下通过装有沸石分子筛吸附剂的吸附床时,氮气被分子筛吸附,氧气因吸附较少,在气相中得到富集并流出吸附床,使氧气和氮气分离获得氧气。当分子筛吸附氮气至接近饱和后,停止通空气并降低吸附床的压力,分子筛吸附的氮气便可以解吸出来,分子筛得到再生并可重复利用。现在市场上小型制氧设备都采用变压吸附法(PSA),其是一种利用多空固体吸附剂在一定压力、温度下,对混合气体中不同组分具有选择吸附的特性,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技术。低压吸附真空解吸(VPSA)法的吸附压力高于大气压,一般在40~60Kpa,VPSA法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制氧工艺,制氧电耗一般在0.15~0.2KWh/m3,装置规模0~2000m3/h。目前,PSA制氧机存在能耗高的缺点,VPSA制氧机存在设备过多的不足。传统的制氧机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低压空气压缩机、空气净化系统、低压吸附制氧系统;所述空气净化系统由第一空气缓冲罐、气液分离器、冷冻式干燥机、第一精密过滤器、第二精密过滤器、第三精密过滤器组成;所述第一空气缓冲罐输入端与低压空气压缩机相连,输出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冷冻式干燥机输入端与气液分离器相连,输出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相连;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输入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相连,输出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所述第三精密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低压吸附制氧系统;所述低压吸附制氧系统包括第二空气缓冲罐、变压吸附制氧机、氧气缓冲罐、粉尘精滤器;所述第二空气缓冲罐输入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相连,输出端与变压吸附制氧机相连;所述氧气缓冲罐输入端与变压吸附制氧机相连,输出端与粉尘精滤器相连。所述变压吸附制氧机,包括总进气管、压力调节阀、第九气动阀、第一气管支路、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废气排气管、第二气管支路、第三气动阀、第四气动阀、第三气管支路、第五气动阀、第六气动阀、通气管路、左进气管、右进气管、左吸附塔、右吸附塔、左出气管、左再生气入口、第七气动阀、右出气管、右再生气入口、第八气动阀、总出气管;所述总进气管一端连接第二空气缓冲罐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气管支路;所述总进气管安装有压力调节阀和第九气动阀;所述左吸附塔的输入端安装有左进气管,输出端安装有左出气管;所述右吸附塔的输入端安装有右进气管,输出端安装有右出气管;所述第一气管支路、第二气管支路、第三气管支路并联设置,且第一气管支路两端、第二气管支路两端、第三气管支路两端均分别连接左出气管和右进气管;所述第一气管支路安装有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所述第一气管支路连接有废气排气管;所述废气排气管安装有消声器;所述第一气动阀位于左进气管和废气排气管之间;所述第二气动阀位于废气排气管和右进气管之间;所述第二气管支路安装有第三气动阀和第四气动阀;所述第三气动阀位于左进气管和总进气管之间;所述第四气动阀位于总进气管和右进气管之间;所述第三气管支路安装有第五气动阀和第六气动阀;所述第三气管支路中部连接通气管路的一端,所述通气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总出气管的输入端;所述总出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氧气缓冲罐;所述左出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总出气管的输入端,且左出气管安装有左再生气入口和第七气动阀;所述左再生气入口位于第七气动阀和左吸附塔之间;所述右出气管的输出端连接总出气管的输入端,且右出气管安装有右再生气入口和第八气动阀;所述右再生气入口位于第八气动阀和右吸附塔之间。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还包括排污管路,所述排污管路连接第一空气缓冲罐、气液分离器、冷冻式干燥机、第一精密过滤器、第二精密过滤器、第三精密过滤器、第二空气缓冲罐、氧气缓冲罐和粉尘精滤器。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采用低压空气压缩机,由于低压空气压缩机在同等功率下产气量可增加50%,相当于能耗只需常规制氧机的一半便可得到所需氧气量。因此本装置,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可使用较少的能源来满足制氧机的工艺流程,实现节能减排。同时,本装置精简了结构,操作简便,易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变压吸附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空气净化系统200、第一空气缓冲罐201、气液分离器202、冷冻式干燥机203、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第二精密过滤器205、第三精密过滤器206、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第二空气缓冲罐301、变压吸附制氧机302、总进气管310、压力调节阀311、第九气动阀312、第一气管支路313、第一气动阀314、第二气动阀315、废气排气管316、第二气管支路317、第三气动阀318、第四气动阀319、第三气管支路320、第五气动阀321、第六气动阀322、通气管路323、左进气管324、右进气管325、左吸附塔326、右吸附塔327、左出气管328、左再生气入口329、第七气动阀330、右出气管331、右再生气入口332、第八气动阀333、总出气管334、氧气缓冲罐303、粉尘精滤器304、排污管路4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空气净化系统200、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所述低压空气压缩机100,将原料空气加压到0.4Mpa后进入空气净化系统200。所述空气净化系统200,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水、油雾和尘埃等。在变压吸附空气分离设备中,其关键部件分子筛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微孔的颗粒状物质(如球型),因此怕油、水和粉尘。空压机生产出的压缩空气内含有大量的油分和水分。因此,压缩空气在进入分子筛前要深度除水,除油,除尘。所述空气净化系统200由第一空气缓冲罐201、气液分离器202、冷冻式干燥机203、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第二精密过滤器205、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组成;所述第一空气缓冲罐201输入端与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相连,输出端与气液分离器202相连;所述冷冻式干燥机203输入端与气液分离器202相连,输出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相连;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205输入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相连,输出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206;所述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的输出端连接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第一空气缓冲罐201,用于缓冲从低压空气压缩机100输送过来的原料气体,供后端平稳用气。气液分离器202除去原料气体中的大部分的油、水和粉尘。冷冻式干燥机203使压缩空气的常压露点降至-20℃左右,除去大量的水分。压缩空气经过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第二精密过滤器205、第三精密过滤器206过滤后使含油量≤0.001ppm、含尘量≤0.01μm,之后进入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空气净化系统(200)、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所述空气净化系统(200)由第一空气缓冲罐(201)、气液分离器(202)、冷冻式干燥机(203)、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第二精密过滤器(205)、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组成;所述第一空气缓冲罐(201)输入端与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相连,输出端与气液分离器(202)相连;所述冷冻式干燥机(203)输入端与气液分离器(202)相连,输出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相连;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205)输入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相连,输出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206);所述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的输出端连接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所述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包括第二空气缓冲罐(301)、变压吸附制氧机(302)、氧气缓冲罐(303)、粉尘精滤器(304);所述第二空气缓冲罐(301)输入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相连,输出端与变压吸附制氧机(302)相连;所述氧气缓冲罐(303)输入端与变压吸附制氧机(302)相连,输出端与粉尘精滤器(30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空气净化系统(200)、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所述空气净化系统(200)由第一空气缓冲罐(201)、气液分离器(202)、冷冻式干燥机(203)、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第二精密过滤器(205)、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组成;所述第一空气缓冲罐(201)输入端与低压空气压缩机(100)相连,输出端与气液分离器(202)相连;所述冷冻式干燥机(203)输入端与气液分离器(202)相连,输出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相连;所述第二精密过滤器(205)输入端与第一精密过滤器(204)相连,输出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206);所述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的输出端连接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所述低压吸附制氧系统(300)包括第二空气缓冲罐(301)、变压吸附制氧机(302)、氧气缓冲罐(303)、粉尘精滤器(304);所述第二空气缓冲罐(301)输入端与第三精密过滤器(206)相连,输出端与变压吸附制氧机(302)相连;所述氧气缓冲罐(303)输入端与变压吸附制氧机(302)相连,输出端与粉尘精滤器(304)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吸附制氧机(302),包括总进气管(310)、压力调节阀(311)、第九气动阀(312)、第一气管支路(313)、第一气动阀(314)、第二气动阀(315)、废气排气管(316)、第二气管支路(317)、第三气动阀(318)、第四气动阀(319)、第三气管支路(320)、第五气动阀(321)、第六气动阀(322)、通气管路(323)、左进气管(324)、右进气管(325)、左吸附塔(326)、右吸附塔(327)、左出气管(328)、左再生气入口(329)、第七气动阀(330)、右出气管(331)、右再生气入口(332)、第八气动阀(333)、总出气管(334);所述总进气管(310)一端连接第二空气缓冲罐(301)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气管支路(317);所述总进气管(310)安装有压力调节阀(311)和第九气动阀(312);所述左吸附塔(326)的输入端安装有左进气管(324),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英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远大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