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永章专利>正文

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287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电化铝牵引辊、橡胶压辊、支承轴杆、转板、轴套、叉杆、气缸、第一吹气导管、第二吹气导管、第三吹气导管、阻尼放箔装置、电化铝带卷、电化铝箔带、光电传感器、负压真空吸附腔、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转板的两端有橡胶压辊和气缸,橡胶压辊在电化铝牵引辊的下方,电化铝带卷在其右上方;负压真空吸附腔在其左上方,光电传感器在负压真空吸附腔的下方。电化铝箔带从电化铝带卷开始,依次穿过第一吹气导管、电化铝牵引辊、第二吹气导管、第三吹气导管、第一导杆、负压真空吸附腔和第二导杆。整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从而控制电化铝恒张力,保证电化铝箔带进给精度,提高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烫印)生产线输送张力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烟包印刷厂家要实现烟标的全息定位或普通电化铝烫印,大部分使用进口设备完成其工艺过程。而实现烫印前的电化铝张力控制中的电化铝放料装置,多由每盘电化铝放料装置中的主动驱动电机来完成。这种控制方式系统复杂,电化铝张力也不稳定,使烫印全息图案时的烫印精度低,烫印效果差,烫印质量不稳定,大大降低了设备工作速度,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解决传统控制方式烫印精度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包括电化铝牵引辊、橡胶压辊、支承轴杆、转板、轴套、气缸、第一吹气导管、第二吹气导管、第三吹气导管、阻尼放箔装置、电化铝带卷、电化铝箔带、光电传感器、负压真空吸附腔、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转板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橡胶压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气缸;所述气缸驱动转板与轴套发生相对运动;所述转板通过轴套设置在所述支承轴杆上所述橡胶压辊设置在所述电化铝牵引辊的下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化铝牵引辊(1)、橡胶压辊(15)、支承轴杆(12)、转板(13)、轴套(2)、气缸(6)、第一吹气导管(17)、第二吹气导管(26)、第三吹气导管(27)、阻尼放箔装置(18)、电化铝带卷(19)、电化铝箔带(16)、光电传感器(20)、负压真空吸附腔(21)、第一导杆(25)和第二导杆(28);所述转板(1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橡胶压辊(15),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气缸(6);所述气缸(6)驱动转板(13)与轴套(2)发生相对运动;所述转板(13)通过轴套(2)设置在所述支承轴杆(12)上;所述橡胶压辊(15)设置在所述电化铝牵引辊(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铝箔带烫前送箔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化铝牵引辊(1)、橡胶压辊(15)、支承轴杆(12)、转板(13)、轴套(2)、气缸(6)、第一吹气导管(17)、第二吹气导管(26)、第三吹气导管(27)、阻尼放箔装置(18)、电化铝带卷(19)、电化铝箔带(16)、光电传感器(20)、负压真空吸附腔(21)、第一导杆(25)和第二导杆(28);所述转板(13)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橡胶压辊(15),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气缸(6);所述气缸(6)驱动转板(13)与轴套(2)发生相对运动;所述转板(13)通过轴套(2)设置在所述支承轴杆(12)上;所述橡胶压辊(15)设置在所述电化铝牵引辊(1)的下方;所述阻尼放箔装置(18)设置在所述电化铝牵引辊(1)的右上方;所述阻尼放箔装置(18)外部设置有电化铝带卷(19);所述负压真空吸附腔(21)设置在所述电化铝牵引辊(1)的左上方;所述光电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负压真空吸附腔(21)的下方;所述第一吹气导管(17)位于所述电化铝牵引辊(1)的右侧、所述电化铝带卷(19)下方的位置;所述第二吹气导管(26)位于所述负压真空吸附腔(21)的右侧、所述电化铝牵引辊(1)的左侧上方位置;所述第三吹气导管(27)位于所述负压真空吸附腔(21)的右下方、所述第二吹气导管(26)左下方的位置;所述第一导杆(25)位于所述负压真空吸附腔(21)的下方靠右、第三吹气导管(27)的上方靠左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杆(28)位于所述负压真空吸附腔(21)下方靠左、所述光电传感器(20)左侧的位置;所述电化铝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永章
申请(专利权)人:谷永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