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24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板,连接板连接于转动组件;取料机构,连接于连接板,包括驱动组件和钩料组件,驱动组件能够驱动钩料组件沿连接板的延伸方向运动,钩料组件包括钩料杆,转动组件被配置为带动取料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取料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钩料杆能够穿过放置有环类零件的通道板上条形缺口,并伸入到所述环类零件的中心孔内,条形缺口一端贯穿通道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能够将高处的被检测为废品环类零件平稳地转送到低处,避免被检测为次品环类零件直接由高出掉落至低处而出现损伤,从而降低废品率,节省材料资源。

A Loading Device for R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将零件输送到终端进行再加工或者包装储存,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生产出次品,因此在零件的输送过程中需要对零件进行检测,以检测出次品,并将次品从输送结构上剔除。目前,一般是直接将检测为次品的环类零件从输送结构上直接踢入输送结构下方的废品筒,但是,在对零件检测的过程中存在误检,并且有的环类零件可能还可进行二次加工,直接将检测为次品的零件踢到废品筒内容易对误检的零件及可进行二次加工的零件造成损伤,提高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结构,以实现对检测为次品的环类零件进行平稳下料,降低废品率。如上构思,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取料机构,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包括驱动组件和钩料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钩料组件沿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钩料组件包括钩料杆,所述转动组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取料机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取料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取料机构(3),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包括驱动组件和钩料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钩料组件沿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钩料组件包括钩料杆(34),所述转动组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取料机构(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取料机构(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钩料杆(34)能够穿过放置有环类零件(7)的通道板(8)上的条形缺口(81),并伸入到所述环类零件(7)的中心孔内,所述条形缺口(81)一端贯穿所述通道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组件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转动组件;取料机构(3),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包括驱动组件和钩料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钩料组件沿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钩料组件包括钩料杆(34),所述转动组件被配置为带动所述取料机构(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取料机构(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钩料杆(34)能够穿过放置有环类零件(7)的通道板(8)上的条形缺口(81),并伸入到所述环类零件(7)的中心孔内,所述条形缺口(81)一端贯穿所述通道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沿其延伸方向开设有条形孔(2621),所述钩料杆(34)穿设于所述条形孔(2621)内,当所述取料机构(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条形孔(2621)正对于所述条形缺口(8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防护板(2622),两个所述防护板(2622)均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防护板(2622)分别设置于所述条形孔(2621)宽度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防护板(2622)之间形成能够防止所述环类零件(7)掉落的防护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料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33),所述第一驱动件(33)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33)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钩料杆(3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类零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撑架(21)和转轴(2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奥德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