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15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学步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车轮、安装在车架前方的把手和车架上位于两个车轮之间的车座;车架呈倒“Y”型,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后轮的轮宽比前轮的轮宽大,在车架上车座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侧翻的支撑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儿童容易侧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学步车,使儿童在行驶的过程中有效的平衡,进而减少儿童的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步车
本技术涉及童车,尤其涉及一种学步车。
技术介绍
学步车是一种没有任何踏板、曲柄与链条的训练用单车,2~6岁的孩童可以坐在学步车的车座上,利用学步车适度辅助学习如何平衡、行进、步行以及滑行,能够较快的帮助孩子学会走路,减轻妈妈们的不少烦恼。在保证安全和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学步车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父母能不用时时盯着孩子,大大的节省了父母的时间。在中国公开号为CN203142888U,公开日为2013年8月2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平行学步车,在该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平行学步车:包括车架、连接在车架前端的把手和固定连接在车架后端的后轮,把手的下方通过转向组件系统固定有前轮,把手上设有刹车手把系统,刹车手把系统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后轮中央的刹车组件系统相连,车架的中部通过支杆支撑起一个鞍座,鞍座前下方的车架上通过螺丝固定有脚踏板,脚踏板下方的车架上连接有可向后折叠的中支撑脚。该专利中的申请文件能够实现儿童学步的要求,且该专利中也公开了支撑脚,但该专利中的支撑脚主要用于停车时候的支撑。但是,该专利中的学步车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小孩子的肢体动作不协调,四肢力量弱,平衡能力差,走路时会头重脚轻,很容易从学步车上翻到,造成小孩子的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儿童容易侧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学步车,使儿童在行驶的过程中有效的平衡,进而减少儿童的受伤。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学步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上的车轮、安装在车架前方的把手和车架上位于两个车轮之间的车座,车架呈倒“Y”型,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后轮的轮宽比前轮的轮宽大,在车架上车座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侧翻的支撑脚。车架呈倒“Y”型,“Y”型结构相对来讲较为稳定,有利于儿童在行驶过程中的平衡;在车架上车座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侧翻的支撑脚,支撑脚一方面能使车架的左右平衡,有利于儿童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平衡,另一方面当儿童发生侧倾时,支撑脚能顶在地面上,能防止学步车的侧翻;后轮的轮宽币前轮的轮宽大,使学步车相对于三点支撑结构,使儿童在行驶的过程中有效的平衡,进而减少侧倾进而导致侧翻的风险。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车架的高度为50~80厘米。当车架的高度小于50里面时,不能适应儿童的需要,儿童在使用的时候会比较吃力;当车架高度大于80厘米时,需要使用学步车的儿童无法使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车架包括头管、车身、座管和后腿;车身一端连接头管,另一端连接座管,两个后腿分设在座管两侧。两个后腿分设在座管两侧,便于结构的平衡和车轮的安装。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头管为上下大、中间小的圆心管状结构,座管、车身和后腿均为管状结构。头管为上下大、中间小的圆心管状结构,座管、车身和后腿均为管状结构,有利于减轻车体的重量。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车身上开有3个用于安装LED彩灯的安装孔,安装孔呈树叶状。安装孔主要用于LED彩灯的安装,一方面为了美观,另外一方面能使学步车载夜晚也能使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脚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万向轮和支架;支架一端连接安装座,支架另一端与车架连接。车架用于连接安装座与车架,万向轮便于滚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架为向下弯折的弧形结构,四个支架形成的形状为“X”形四个支架形成的形状为“X”形,便于学步车的平衡,且能使学步车在左倾和右倾时,能顶住地面,避免发生侧翻,弧形结构,便于制造和使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万向轮的最低处高于车轮的最低处。万向轮的最低处高于车轮的最低处,能使学步车在不发生侧倾的时候,万向轮与地面之间不接触,能减少摩擦。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万向轮的最低处与车轮的最低处的高度差为4~8厘米。当万向轮的最低处与车轮的最低处的高度差小于4厘米时,学步车稍微侧倾,万向轮便会与地面接触,进而增加了学步车与地面的摩擦;当万向轮的最低处于车轮的最低处的高度差大于8厘米时,达不到避免侧翻的效果。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脚上还设置有能产生声音报警的警报器。警报器能使发生侧倾时,大人能及时知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Y”型车架,且车架的头管、车身、座管和后腿为一体成型,有利于学步车的稳定,有利于学步车的平衡;2.本技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一方面能使学步车平衡,另外一方面能使学步车在发生侧倾时,能顶住地面,能避免侧翻或者减轻侧翻带来的损伤;3.本技术的支撑脚上设置有能产生声音报警的警报器,能使发生侧倾时,大人能及时知道,便于大人及时反应;4.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架、支撑脚和车轮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把手,2、车架,3、支撑脚,4、车座,5、座管,6、后脚片,7、后腿,8、车轮,9、万向轮,10、安装座,11、支架,12、车身,13、安装孔,14、头管,15、前叉,16、加强筋,17、报警器,18、后轮,19、前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学步车,包括车架3、把手1、车轮8和车座4。车轮8包括前轮19和后轮18,后轮18的轮宽比前轮19的轮宽大。如图1所示,车架呈倒“Y”型,车架2的高度为50~80厘米,车架2的不同高度主要针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车架2包括座管5、后脚片6、后腿7、车身12、头管14和加强筋16。座管5、后脚片6、后腿7、车身12和头管14为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头管14为上下大、中间小的圆心管状结构,座管5、车身12和后腿7均为管状结构。头管14和座管5之间通过车身12连接。车身12上开有3个用于安装LED彩灯的安装孔13,安装孔13呈树叶状。后腿7为扁圆形管,两个后腿7分设在座管5两侧。后脚片16为等厚度的薄片结构,后腿片16一端与座管5连接,另外一端与后腿7连接。座管5上设置有车座4,两个后腿7之间安装有后轮18,后轮18与后腿7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传动轴安装在两个后腿7上,头管14上套置有前叉13,前叉13上设置有把手1和前轮19。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脚3包括支架11、万向轮9、安装座10和警报器17。支架11一端连接安装座10,支架11另一端与车架2连接,万向轮9安装在安装座10上。四个支架形成的形状为“X”形,支架11分别设置在车座的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支架11主要用于放置侧翻,支架11为向下弯折的弧形结构,支架1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座10,安装座10上设置有万向轮9,万向轮9的最低处高于车轮8的最低处,万向轮9的最低处与车轮8的最低处的高度差为4~8厘米。支撑脚3上还设置有能产生声音报警的警报器17。警报器17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声音发生器,当压力传感器受到外力作用后,通过控制器能控制声音发生器发出声音。如图1和图2所述,儿童在使用学步车时候,由于车架3为“Y”型结构而且车架3上设置有支撑脚3,便于学步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平衡,当学步车发生侧倾时,支撑脚3能顶住地面,能防止学步车侧翻或者减轻侧翻的损伤,学步车侧倾的同时,学步车上的警报器17将会发出声音,能使大人了解,及时知晓。以上所述,仅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安装在车架(2)上的车轮(8)、安装在车架(2)前方的把手(1)和车架(2)上位于两个车轮(8)之间的车座(4);车架(2)呈倒“Y”型,车轮(8)包括前轮(19)和后轮(18),后轮(18)的轮宽比前轮(19)的轮宽大,在车架(2)上车座(4)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侧翻的支撑脚(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2)、安装在车架(2)上的车轮(8)、安装在车架(2)前方的把手(1)和车架(2)上位于两个车轮(8)之间的车座(4);车架(2)呈倒“Y”型,车轮(8)包括前轮(19)和后轮(18),后轮(18)的轮宽比前轮(19)的轮宽大,在车架(2)上车座(4)的前方和后方均设置有用于防止侧翻的支撑脚(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车架(2)的高度为50~8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车架(2)包括头管(14)、车身(12)、座管(5)和后腿(7);车身(12)一端连接头管(14),另一端连接座管(5),两个后腿(7)分设在座管(5)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学步车,其特征在于,头管(14)为上下大、中间小的圆心管状结构,座管(5)、车身(12)和后腿(7)均为管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丽明
申请(专利权)人:缙云县刀浪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