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饰组件以及安装有该内饰组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11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饰组件(1),其包括:‑支座(2),所述支座(2)包括凹部(21),‑装饰盖(3),用于覆盖所述支座(2)的凹部(21),所述装饰盖(3)包括连接部(34),‑保持元件(4),其设置在所述凹部内,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盖(3)的连接部(34)以将所述装饰盖(3)保持在所述支座(2)的凹部(21)中,其中,所述支座(2)的凹部(21)的竖直截面呈碗状,其敞开口沿着远离所述装饰盖(3)的方向缩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安装有该内饰组件的车辆。这种内饰组件的优势在于支座的凹部与装饰盖的边缘之间的间隙很小,甚至可以达到零间隙,因而具有更好的密封性和美观性,并且能提供更好的触感。

An interior assembly and a vehicle mounted with the interi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饰组件以及安装有该内饰组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饰组件以及安装有该内饰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内通常安装有各种电子设备或机械设备,并且通常通过内饰组件将这些电子设备或机械设备封装在车辆控制台中,以此使车辆内部装饰更加美观。常见的电子设备包括喇叭或扬声器,通常喇叭或扬声器被安装在车辆的前控制台的内饰组件中。现有的内饰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凹部,-装饰盖,用于覆盖所述支座的凹部,所述装饰盖包括连接部,-保持元件,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盖的连接部以将所述装饰盖保持在所述支座的凹部中。然而,现有的内饰组件的缺陷是支座与装饰盖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因此,灰尘和污物容易从该空隙进入支座的凹部。此外,现有的另一种内饰组件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将装饰盖制造成大于支座的凹部的尺寸,从而使支座的凹部能被装饰盖完全覆盖,以此降低灰尘和污物进入支座的凹部的风险。然而,这种设计使得装饰盖突出于控制台表面,使得控制台表面突兀手感差,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内饰组件的缺陷。为了这个目的,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饰组件,其能够使装饰盖覆盖支座,而不会使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甚至能够使两者之间存在零间隙。本技术的内饰组件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凹部,-装饰盖,用于覆盖所述支座的凹部,所述装饰盖包括连接部,-保持元件,其设置在所述凹部内,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盖的连接部以将所述装饰盖保持在所述支座的凹部中,其中,所述支座的凹部的竖直截面呈碗状,其敞开口沿着远离所述装饰盖的方向缩小。由于上述设置,支座的凹部的竖直截面呈碗状,其敞开口沿着远离装饰盖的方向缩小,即支座的凹部被设计呈一种倾斜的式样,且随着凹部下凹的深度越深而越来越狭窄,这样当装饰盖被保持元件保持在所述支座的凹部中时,将能使得本技术的内饰组件能够在支座与装饰盖之间形成非常小的间隙,甚至是零间隙。此外,本技术的内饰组件还能以单独或组合的形式包括下列特征:作为一种变体,所述装饰盖包括对用户可见的外表面和对用户不可见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位于所述外表面的相反侧,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内表面延伸,优选的连接部与装饰盖制造成一体。作为一种变体,所述装饰盖的边缘朝向所述内表面弯曲,以此在装饰盖靠近边缘处形成倒圆,以提高美观。作为一种变体,所述支座的凹部具有适于保持元件穿过的通孔。作为一种变体,所述保持元件是具有外螺纹的螺丝或螺栓。作为一种变体,所述装饰盖的连接部包括柱状主体,且所述柱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是中空的并具有内螺纹。优选的,所述装饰盖的连接部整体是中空的。作为一种变体,所述支座的凹部沿着远离所述装饰盖的水平截面是环形的。作为一种变体,所述凹部和所述装饰盖是相互配合的环形。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安装有上述内饰组件的车辆。附图说明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中,除明显矛盾或不兼容的情况外,全部特征、变形方式和/或具体实施例可以根据多种组合相结合。通过阅读以下作为非限制性说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内饰组件安装在车辆中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内饰组件沿着直线A-A的竖直截面图;-图3是图2中的内饰组件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应理解的是,上述附图并非真实比例,而仅仅是用于说明本技术基本原理的多种优选特征的简图。本技术所公开的设计特征,例如尺寸、方向、定位和形状根据具体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本技术中,竖直方向是指将内饰组件的支座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垂直的方向。本技术中,水平方向是指将内饰组件的支座放置在地面上时,与地面平行的方向。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参考号是指在所有附图中本技术的相同或等效元件。如图1所示,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内饰组件1的一种示例,在该示例中,该内饰组件1用于将扬声器封装在车辆的前控制台中,该内饰组件1包括支座2,支座2的至少一部分装配在车辆的前控制台中。该内饰组件1还包括装饰盖3和用于将装饰盖3固定在支座2中的保持元件4(未示出)。该装饰盖3覆盖在扬声器的四周,以便使扬声器的外观更美观。该装饰盖3可以由与前控制台的材料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制成,常见的装饰盖3为刚性注塑件,可以是塑料或金属材质。在该示例中,扬声器为圆形,然而扬声器也可是椭圆形、矩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或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现参考图2和3,对装饰组件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内饰组件1主要包括一个支座2、一个装饰盖3和至少一个保持元件4。支座2包括支座主体20和围绕支座主体20的凹部21。在该实施例中,凹部21是围绕支座主体20一周的一个环形凹部。支座2的凹部21具有适于保持元件4穿过的通孔(未示出)。更具体地,支座2的支座主体20可以是一个容器,例如用于放置扬声器。支座2的凹部21用于容纳装饰盖3,使得扬声器以更美观的方式配置在车辆的前控制台中。更具体地,支座2的凹部21包括第一壁22、第二壁23,以及连接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的连接壁24,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相对于连接壁24是倾斜的,且其中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优选是环形壁。当支座2的凹部21未被装饰盖3覆盖时,支座2的凹部21具有一个向外敞开的敞开口,该敞开口用于接收装饰盖3从而使装饰盖3覆盖支座2的凹部21。当支座2的凹部21被装饰盖3覆盖时,第一壁22与第二壁23之间的距离沿着远离所述装饰盖3的方向而逐渐减小,即支座2的凹部21沿着图1中线A-A的剖面大体呈碗型,靠近敞开口最外侧处较宽,靠近敞开口最内侧处交窄。由于上述结构,当将装饰盖3覆盖在支座2的凹部21中并逐渐向下施加压力时,装饰盖3将沿着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逐渐朝连接壁24靠近,且随着离连接壁24的距离越近,则装饰盖3与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之间的空隙也越小,直至装饰盖3与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之间的空隙为零。更具体地,支座2的凹部21中的通孔位于连接壁24中,优选地位于连接壁24的对称中心线上。更优选地,支座2的凹部21的连接壁24的中心线上均匀分布若干通孔。装饰盖3包括装饰盖主体30和从装饰盖主体30延伸出的连接部34。装饰盖主体30包括对用户可见的外表面31和对用户不可见的内表面32,所述内表面32位于所述外表面31的相反侧。装饰盖3用于覆盖支座主体20周围的凹部21,并且具有与凹部21的形状相似的形状,因此在该实施例中是环形的。装饰盖3的边缘33朝向内表面32弯曲。装饰盖3的连接部34包括柱状主体,且所述柱状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是中空的或者整体都是中空的,并且其中空部分具有内螺纹。保持元件4是具有外螺纹的螺丝或螺栓。保持元件4通过外螺纹能够拧入连接部34的内螺纹,从而将装饰盖3固定在支座2中。并且随着保持元件4与装饰盖3的连接部34的结合越来越紧凑而促使装饰盖3朝向支座2的凹部21的连接壁24移动,从而使装饰盖3与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小直至为零。优选的,装饰盖3的连接部34的长度小于支座2的凹部21的深度,以确保装饰盖3具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以使装饰盖3与第一壁22和第二壁23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小直至为零。具体的,当组装该内饰组件1时,将保持元件4从支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饰组件(1),其包括:‑支座(2),所述支座(2)包括凹部(21),‑装饰盖(3),用于覆盖所述支座(2)的凹部(21),所述装饰盖(3)包括连接部(34),‑保持元件(4),其设置在所述凹部(21)内,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盖(3)的连接部(34)以将所述装饰盖(3)保持在所述支座(2)的凹部(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的凹部(21)的竖直截面呈碗状,其敞开口沿着远离所述装饰盖(3)的方向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饰组件(1),其包括:-支座(2),所述支座(2)包括凹部(21),-装饰盖(3),用于覆盖所述支座(2)的凹部(21),所述装饰盖(3)包括连接部(34),-保持元件(4),其设置在所述凹部(21)内,用于固定所述装饰盖(3)的连接部(34)以将所述装饰盖(3)保持在所述支座(2)的凹部(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的凹部(21)的竖直截面呈碗状,其敞开口沿着远离所述装饰盖(3)的方向缩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3)包括对用户可见的外表面(31)和对用户不可见的内表面(32),所述内表面(32)位于所述外表面(31)的相反侧,所述连接部(34)从所述内表面(32)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盖(3)的边缘(33)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巧玲张家东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