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90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属于木材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木材堆垛稳固后置于浸渍罐内,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15~30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5~30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0.6~1.6MPa,保持2~12小时。完成后,停止加热,待压力降至常压,放出浸渍液待用,将木材移出罐外降至室温,完成木材改性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无有毒有害物质。经处理后的木材具有尺寸稳定,抗弯强度高,耐腐蚀,阻燃,耐久性好等特点。

A Wood Composite Modifica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木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以浸渍和热双重方法同时对木材进行复合改性的工艺,浸渍液同时作为加热介质,更加有利于浸渍液渗入木质细胞中,同时完成了木材的加热,缩短了工作时间,节省能源,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介绍
木材改性是改进木材性质的工艺过程,一般采用化学、生物或物理介质作用于木材,使木材在使用周期中,人们所希望的性质得到加强。此外,改性木材本身在使用周期中应该是无毒的,并且在使用中或使用周期结束后也不释放任何毒性物质。木材改性的一般有以下方法木材化学改性:化学反应物与木材细胞壁聚合物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反应物与木材基质之间生成共价键。木材热改性:对木材加热,导致木材成分的一定程度的降解,从而使木材性质产生所希望的改善。木材表面改性: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酶)试剂施加于木材表面,以获得所希望的性能改善。木材浸渍改性:用惰性材料(浸渍剂)填充木材基质,以便获得所希望的性能改变。木材压密化改性:先对木材汽蒸或热水煮,使其软化,然后在热压机上将木材热压到指定厚度,从而改善木材密度和强度。传统方法存在手段单一,生产效率低,能耗大的缺陷。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木材加工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性好,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节能的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将浸渍与热改性一步完成,一次处理达到多重的改性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木材堆垛于料车中稳固后,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关闭浸渍罐门;步骤(2),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15~30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5~30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0.6~1.6MPa,保持2~12小时,对木材进行浸渍和热复合改性;步骤(3),停止加热加压,待罐内压力降至常压后,排出浸渍液,将木材移出罐体,降至室温。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所述的料车为格栅式料车。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将木材堆垛于料车中后,并将木材以钢带稳固,之后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木材为橡胶木材,但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对于浸渍液没有特殊限制,优选采用碱性硅溶胶或CN104647501B的浸渍液,但不限于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可在木材改性过程中,大幅提高木材改性的工作效率,高温和压力有利于提高浸渍效果,同时完成热改性,改性效果好。可大幅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且操作安全性好。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无有毒有害物质。经处理后的木材具有尺寸稳定,抗弯强度高,耐腐蚀,阻燃,耐久性好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实施例1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木材堆垛于格栅式料车中,并将木材以钢带稳固,以防止注入浸渍液后木材漂移;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关闭浸渍罐门,待处理;步骤(2),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15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5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0.6~1.6MPa,保持2小时,对木材进行浸渍和热复合改性;步骤(3),停止加热加压,待罐内压力降至常压后,排出浸渍液,将木材移出罐体,降至室温,完成木材改性工作。本实施例采用的浸渍液为碱性硅溶胶。实施例2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木材堆垛于格栅式料车中,并将木材以钢带稳固,以防止注入浸渍液后木材漂移;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关闭浸渍罐门,待处理;步骤(2),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30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30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0.6~1.0MPa,保持12小时,对木材进行浸渍和热复合改性;步骤(3),停止加热加压,待罐内压力降至常压后,排出浸渍液,将木材移出罐体,降至室温,完成木材改性工作。本实施例采用的浸渍液为碱性硅溶胶,具体为商品硅溶胶JN-30即30%固形物含量的硅溶胶。实施例3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木材堆垛于格栅式料车中,并将木材以钢带稳固,以防止注入浸渍液后木材漂移;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关闭浸渍罐门,待处理;步骤(2),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20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15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1.0~1.6MPa,保持8小时,对木材进行浸渍和热复合改性;步骤(3),停止加热加压,待罐内压力降至常压后,排出浸渍液,将木材移出罐体,降至室温,完成木材改性工作。本实施例采用的浸渍液为CN104647501B所示的浸渍液。本专利技术采用实施例1~3方法对橡胶木材进行改性,改性前后结果如表1。表1注:改性前的数据为实施例1~实施例3改性前橡胶木材的检测值的均值;改性后的数据为实施例1~实施例3改性后橡胶木材的检测值的均值。橡胶木材是由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三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构成的多孔性天然有机物质,经浸渍处理后,木材内部基本结构未发生改变,浸渍液(硅溶胶)填充固化在木材孔隙和细胞壁中。由于,浸渍液(硅溶胶)具有耐高温性、防水性、抗流失性较好,阻止了木材吸收水分,改善了木材的阻燃性、防腐性、尺寸稳定性。固化后木材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硬度增幅较大。浸渍液(硅溶胶)所具有的其他性能:难燃性、抗吸湿性、无毒无腐蚀性、耐久性,固化后可形成坚硬的凝胶结构,热稳定性好,加热不发生分解,可阻止木材燃烧。本专利技术同时研究发现,浸渍时间缩短、浸渍压力降低或者浸渍温度降低至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浸渍效果大大降低。如果按照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改性后较改性前的性能提高100%来计的话,那么浸渍时间缩短、浸渍压力降低或者浸渍温度降低至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浸渍效果不超过7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木材堆垛于料车中稳固后,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关闭浸渍罐门;步骤(2),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15~30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5~30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0.6~1.6MPa,保持2~12小时,对木材进行浸渍和热复合改性;步骤(3),停止加热加压,待罐内压力降至常压后,排出浸渍液,将木材移出罐体,降至室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材复合改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木材堆垛于料车中稳固后,将料车推入浸渍罐中,关闭浸渍罐门;步骤(2),先抽真空至-0.09MPa,保持15~30分钟;将浸渍液注入浸渍罐中,后恢复常压,保持5~30分钟;然后开启罐内加热系统加温使温度始终保持在80~160℃之间,同时加压使压力保持在0.6~1.6MPa,保持2~12小时,对木材进行浸渍和热复合改性;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承建蔡建忠冯大赞程焰李明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宏兴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