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79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钣金加工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送料单元、折弯单元以及出料单元,送料单元包括收卷有条形板料的收卷机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送料辊组,折弯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折弯辊组、次步折弯辊组以及终步折弯辊组,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组和切断条形板料的切断装置,出料辊组包括支撑于底板的下出料辊和抵接于顶板的上出料辊,切断装置包括支撑台和竖直方向移动的切断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过条形板料在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折弯单元挤压条形板料宽度的两侧向中间弯折,最后成型的支架通过送料单元,送料单元等长间隔切断支架,实现快速和连续成型支架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A kind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for moto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电机,是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主要包括机壳、定子和转子,机壳包括用于安装定子和转子的安装筒以及用于固定安装筒的机脚,由于电机有一定的寿命存在,使得需要更换电机,将机脚直接固定于地面上,在更换和维修电机时将电机拆下后更换新的电机,需要在地面上重新打孔固定,使得在地面上留有许多的孔洞。现有一种支架,支架与地面固定连接,支架包括底板,底板的相对宽度方向两端向上弯折至竖直形成侧板,并且侧板的上端相对弯折至水平形成顶板,且在顶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在底板与顶板之间且位于侧板之间形成阀槽,将螺栓头的一端放置于阀槽中,且螺栓柱穿过间隙,再将机脚放置于顶板上并于螺栓柱插接配合,最后通过螺母连接于螺栓柱上,并转动螺母挤压机脚固定于机架上,实现电机在支架上的固定,通过螺栓和螺母之间的松紧,实现方便的拆装电机的目的。如上述公开技术中,支架生产时需要四道折弯,并且在折弯顶板时,由于顶板之间的间隙不能太大需要能够限定螺栓头的移动,使得折弯尺寸的控制较为困难,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条形板料在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折弯单元挤压条形板料宽度的两侧向中间弯折,最后成型的支架通过送料单元,送料单元等长间隔切断支架,实现快速和连续成型支架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的送料单元、折弯单元以及出料单元;所述送料单元包括收卷有条形板料的收卷机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送料辊组,所述送料辊组包括上送料辊与下送料辊,所述上送料辊与下送料辊相对转动且挤压推动条形板料向折弯单元移动;所述折弯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折弯辊组、次步折弯辊组以及终步折弯辊组;所述初步折弯辊组包括上压辊一与下压辊一,所述上压辊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初步倒角,所述下压辊一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挤压条形板料抵接于上压辊的初步凸轮;所述次步折弯辊组包括上压辊二和下压辊二,所述上压辊二周向开设有引导条形板料向中间弯曲的弧形槽,所述上压辊二且位于弧形槽中间设置有间隔板二;所述终步压辊组包括上压辊三、下压辊三和侧压辊三,所述上压辊三上周向开设有形成顶板的方形槽,所述上压辊三上且位于方形槽中间设置有间隔板三,所述侧压辊三抵接挤压条形板料的两端,且所述侧压辊三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单元包括出料辊组和切断条形板料的切断装置,所述出料辊组包括支撑于底板的下出料辊和抵接于顶板的上出料辊,所述切断装置包括支撑台和竖直方向移动的切断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形板料收卷于收卷机上,并将条形板料一端放入上送料辊和下送料辊之间,上送料辊与下送料辊挤压条形板料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当水平的条形板料进入初步折弯辊组时,下压辊一的初步凸轮推动条形板料的两端向竖直方向弯折,直至条形板料宽度方向的两端抵接于上压辊一,实现对条形板料两侧的初步弯折作业;当经过初步弯折后的条形板料移动至次步折弯辊组中,条形板料的两侧在上压辊二与下压辊二的挤压以及弧形环槽内壁的抵接引导相对弯曲,并直至条形板料宽度方向的两端抵接于间隔板二的两侧,实现对条形板料的二次弯折作业,使得条形板料形成支架的底板、侧板以及倾斜的顶板;在经过次步折弯辊组的条形板料移动至终步折弯辊组中时,上压辊三中方形环槽的内壁向下挤压倾斜的顶板,同时侧压辊三抵接于侧板之间相背的一侧,使得侧板保持竖直,并使得顶板趋于水平形成连续的支架,并移动至出料单元切断形成单个支架,实现快速和连续成型支架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送料辊由外之内依次设置的加热筒、加热管、用于吸收热量的保温筒以及转轴,所述加热筒与保温筒之间设置若干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中设置有电热丝,所述保温筒中设置有油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通电使得加热筒升温,条形板料的抵接于加热筒,使得条形板料受热降低其强度,便于后道折弯作业;油液吸收加热管产生的热量,减小了加热管热量的损失,并且油液均匀分布在保温筒中,进而实现对加热筒的稳定加热,并降低了加热软化条形板料所需的能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筒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与外管以及用于密封内管与外管之间相对两端的密封圈,所述油液填装于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转轴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定密封圈移动的限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均匀的填装于内管与外管之间,并且密封圈避免油液渗漏,且通过密封圈与转轴之间的同轴相对固定,实现保温筒的稳定动,并实现对加热筒的稳定加热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的相对两端设置嵌设于密封圈中的支撑部,所述限定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支撑部上挤压密封圈抵接于转轴相对两端上的挡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的相对两端延伸有插接于密封圈中的支撑部,支撑部限定了保温筒的轴线方向的移动,并且在支撑部上螺纹连接有挡环,转动挡环,挡环挤压密封圈抵接于转轴,实现保温筒与转轴之间的相对固定,进而实现对加热筒的稳定加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与转轴之间设置有保温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管与转轴之间填充有保温棉,保温棉进一步减小了保温管与转轴之间的热量传动,提升保温筒的保温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的朝向转轴的一侧涂有镀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管朝向转轴的一侧涂有镀银层,镀银层反射加热管与保温筒产生的热辐射,进一步提升热量的利用率并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侧压辊三的调节架,所述侧压辊三之间相对或相背滑动设置于所述调节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侧压辊之间相对或相背滑动,实现侧压辊稳定抵接支撑侧板保持竖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架包括设置侧压辊三轴线两端的固定板以及固定侧压辊三两端的轴承座,所述固定板上沿侧压辊三滑动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轴承座滑动嵌设于滑槽中,所述机架上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绕其轴线转动连接于轴承座上,且所述调节杆沿滑槽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沿水平方向移动并带动轴承座以及侧压辊三移动,实现侧压辊稳定抵接支撑侧板保持竖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单元与折弯单元之间设置有裁边单元,所述裁边单元包括设置于机架的上模与下模,所述下模上且位于条形板料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沿条形板料宽度方向的深度不小于支架上侧板和顶板宽度总和,且卸料口的开口大小从限位滑道的两侧向中间减小形成V形,所述上模设置于与卸料口配合的裁切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与下模合模时,在条形板料宽度方向的两侧切割形成V形缺口,在条形板料上间隔形成未弯折的侧板和顶板,便于后道的弯折作业以及切断作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固定支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过支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嵌设切断刀的刃口端的卡槽,且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切断刀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气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架移动至V形口与卡槽对齐,控制升降气缸带动切断刀下降并切断支架,实现将连续的支架分割成单个支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上送料辊加热条形板料,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A1)、安装于机架(A1)上的送料单元(A2)、折弯单元以及出料单元(D);所述送料单元(A2)包括收卷有条形板料的收卷机(A3)以及安装于机架(A1)上的送料辊组,所述送料辊组包括上送料辊(A4)与下送料辊(A14),所述上送料辊(A4)与下送料辊(A14)相对转动且挤压推动条形板料向折弯单元移动;所述折弯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折弯辊组(C1)、次步折弯辊组(C4)以及终步折弯辊组(C7);所述初步折弯辊组(C1)包括上压辊一(C2)与下压辊一(C3),所述上压辊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初步倒角(C21),所述下压辊一(C3)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挤压条形板料抵接于上压辊的初步凸轮(C31);所述次步折弯辊组(C4)包括上压辊二(C5)和下压辊二(C6),所述上压辊二(C5)开设有引导条形板料向中间弯曲的弧形环槽(C51),所述上压辊二(C5)且位于弧形环槽(C51)中间设置有间隔板二(C52);所述终步压辊组包括上压辊三(C8)、下压辊三(C9)和侧压辊三(C10),所述上压辊三(C8)上开设有形成顶板的环形槽,所述上压辊三(C8)上且位于环形槽中间设置有间隔板三(C82),所述侧压辊三(C10)抵接挤压条形板料的两端,且所述侧压辊三(C10)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单元(D)包括出料辊组(D1)和切断条形板料的切断装置(D4),所述出料辊组(D1)包括支撑于底板的下出料辊(D3)和抵接于顶板的上出料辊(D2),所述切断装置(D4)包括支撑台(D5)和竖直方向移动的切断刀(D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A1)、安装于机架(A1)上的送料单元(A2)、折弯单元以及出料单元(D);所述送料单元(A2)包括收卷有条形板料的收卷机(A3)以及安装于机架(A1)上的送料辊组,所述送料辊组包括上送料辊(A4)与下送料辊(A14),所述上送料辊(A4)与下送料辊(A14)相对转动且挤压推动条形板料向折弯单元移动;所述折弯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初步折弯辊组(C1)、次步折弯辊组(C4)以及终步折弯辊组(C7);所述初步折弯辊组(C1)包括上压辊一(C2)与下压辊一(C3),所述上压辊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初步倒角(C21),所述下压辊一(C3)轴线方向的两端设置挤压条形板料抵接于上压辊的初步凸轮(C31);所述次步折弯辊组(C4)包括上压辊二(C5)和下压辊二(C6),所述上压辊二(C5)开设有引导条形板料向中间弯曲的弧形环槽(C51),所述上压辊二(C5)且位于弧形环槽(C51)中间设置有间隔板二(C52);所述终步压辊组包括上压辊三(C8)、下压辊三(C9)和侧压辊三(C10),所述上压辊三(C8)上开设有形成顶板的环形槽,所述上压辊三(C8)上且位于环形槽中间设置有间隔板三(C82),所述侧压辊三(C10)抵接挤压条形板料的两端,且所述侧压辊三(C10)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出料单元(D)包括出料辊组(D1)和切断条形板料的切断装置(D4),所述出料辊组(D1)包括支撑于底板的下出料辊(D3)和抵接于顶板的上出料辊(D2),所述切断装置(D4)包括支撑台(D5)和竖直方向移动的切断刀(D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送料辊(A4)由外之内依次设置的加热筒(A5)、加热管(A6)、用于吸收热量的保温筒(A7)以及转轴(A51),所述加热筒(A5)与保温筒(A7)之间设置若干所述加热管(A6),所述加热管(A6)中设置有电热丝,所述保温筒(A7)中设置有油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支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筒(A7)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A9)与外管(A8)以及用于密封内管(A9)与外管(A8)之间相对两端的密封圈(A10),所述油液填装于内管(A9)与外管(A8)之间,所述转轴(A51)轴线方向的相对两端设置有用于限定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通风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