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锥壳模具及一体化锥壳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用一体化锥壳锻件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承担堆芯冷却剂和蒸汽的换热,并将高压蒸汽输出的功用。而一体化锥壳锻件作为其重要外壳构件,连接着上筒体与下筒体,承担着改变高压蒸汽的进出方向,消除高温滞留区,使堆芯冷却剂和蒸汽有效换热面积增大,使换热效率得到提高。一体化锥壳锻件处于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的中间位置,属于核安全一级和核质保一级设备,其制造工艺复杂,质量控制和过程控制严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核岛承压设备制造能力的最高水平。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用锥壳锻件的一端口径较大,另一端口径较小,且锻件壁厚较薄,小径端筒体侧面存在一支管凸台,制造比较复杂。针对这种大型异径筒体锻件制造工艺,目前国内外一般都是直接采用自由锻,锻造成等径筒体,锥壳锻件的小口径端的内径作为筒体锻件的基础内径,锥壳锻件的大口径端的外径作为筒体锻件的基础外径。使用此种方法锻造的产品,材料消耗重量几乎是产品锻件的两倍,反向曲线形式的区域余量较大,导致性能热处理阶段锻件内部组织不均匀,热处理后表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锥壳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型模具、下型模具和芯棒,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分别设置在异径筒体锻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下型模具为异径柱体状,所述下型模具的轴线上设有通孔,所述芯棒套接在通孔中,所述下型模具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在长度方向上的形状与一体化锥壳的内表面形状相适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锥壳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型模具、下型模具和芯棒,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分别设置在异径筒体锻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下型模具为异径柱体状,所述下型模具的轴线上设有通孔,所述芯棒套接在通孔中,所述下型模具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在长度方向上的形状与一体化锥壳的内表面形状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锥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包括棒体和压力体,所述压力体设置在棒体的一端,所述压力体与棒体的连接面设置为平面且压力体的最小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锥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模具包括上型模具本体,所述上型模具本体上端设有连接区,下端设有第二型腔,所述连接区中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型腔在长度方向上与一体化锥壳的外部形状相适应,所述第二型腔在宽度方向上为圆弧形,所述圆弧的直径与一体化锥壳的外径一致。4.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模具的一体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坤,何龙,茅新阶,王元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闵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