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及拉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68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拉丝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及拉丝机。该供给机构包括:矩形的第一槽体、椭圆形的第二槽体和搅拌冷却机构;搅拌冷却机构包括行走驱动机构、连接框架、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转动杆和搅拌桨。该供给机构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优异的散热降温效果。该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本体、放液管、抽液管、抽液泵和上述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抽液泵设置于抽液管,抽液管的一端与拉丝机本体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槽体的底壁与第二槽体连通;放液管的一端与拉丝机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槽体的槽口连通。该拉丝机自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

A Self-circulating Drawing Fluid Supply Mechanism and Drawing Machine for Wire Dra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及拉丝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拉丝机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及拉丝机。
技术介绍
在铜丝拉丝过程中,会用到拉丝液。拉丝液能够对模具、线芯和拉丝古轮进行润滑、冷却和清洗。然而,由于拉丝液在工作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用过的拉丝液收集在储槽中等自然冷却后再进行循环利用,这样不仅耗时长,生产效率缓慢,放置时间久了空气中的污染物也容易进入拉丝液中造成拉丝液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该供给机构结构设计巧妙,具有优异的散热降温效果。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丝机,该拉丝机自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包括:矩形的第一槽体、椭圆形的第二槽体和搅拌冷却机构;第二槽体设置于第一槽体内;第一槽体的内侧壁与第二槽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搅拌冷却机构包括行走驱动机构、连接框架、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转动杆和搅拌桨;连接框架设置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上方,并连接于第一槽体;连接框架包括相互连通的条形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的中部与第二框架的中部重合;第一框架具有条形的第一轨道,第二框架具有条形的第二轨道,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第一滑动块滑动嵌设于第一框架并沿第一轨道进行滑动,第二滑动块滑动嵌设于第二框架并沿第二轨道进行滑动;转动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别与第一滑动块与第二滑动块铰接连接;行走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框架远离转动杆的一侧并与第一滑动块连接,以使第一滑动块能够在第一轨道中行走;转动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叶片,叶片设置于第一间隙;搅拌桨的一端与转动杆连接,另一端朝向第二槽体的内底壁延伸;第一槽体的底壁开设有冷风进入口,冷风进入口与第一间隙连通。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行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螺纹丝杆和驱动杆;第一支撑座设置于第一框架的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支撑座设置于第一框架的另一侧;步进电机连接于第一支撑座;螺纹丝杆的一端与步进电机的转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座可转动地连接;螺纹丝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驱动杆的一端套设于螺纹丝杆并与螺纹丝杆螺纹连接,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滑动块。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驱动杆的轴线心垂直于螺纹丝杆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管;第一槽体的内底壁与第二槽体的外底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冷凝管设置于第二间隙。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冷凝管呈蛇形,且沿第一槽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支撑柱的一端与第二槽体的外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槽体的内底壁连接。一种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本体、放液管、抽液管、抽液泵和上述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抽液泵设置于抽液管,抽液管的一端与拉丝机本体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槽体的底壁与第二槽体连通;放液管的一端与拉丝机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槽体的槽口连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及拉丝机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包括矩形的第一槽体、椭圆形的第二槽体和搅拌冷却机构;根据上述各零部件各自的结构设计,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位置的设定,设计得到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其结构巧妙,在实现搅拌散热的同时实现冷气辅助散热,加快散热过程,节省降温时间,且操作简单高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丝机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能够快速将拉丝机内用过的拉丝液进行降温冷却后循环利用,大大加快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的第一视角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的第二视角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的第三视角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110-第一槽体,120-第二槽体,130-支撑柱,140-冷凝管,150-搅拌冷却机构,160-第一间隙,170-第二间隙,151-行走驱动机构,152-连接框架,153-第一滑动块,154-第二滑动块,155-转动杆,156-搅拌桨,157-叶片,1521-第一框架,1522-第二框架,1523-第一轨道,1524-第二轨道,1511-步进电机,1512-第一支撑座,1513-第二支撑座,1514-螺纹丝杆,1515-驱动杆,111-冷风进入口,200-拉丝机,210-拉丝机本体,220-放液管,230-抽液管,240-抽液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丝机200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100,请参阅图1-3,包括:矩形的第一槽体110、椭圆形的第二槽体120、多个支撑柱130、冷凝管140和搅拌冷却机构150。第一槽体110和第二槽体120的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第二槽体120设置于第一槽体110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槽体120设置于第一槽体110的中部。第一槽体110的内侧壁(图中未标注)与第二槽体120的外侧壁(图中未标注)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60;第一槽体110的内底壁(图中未标注)与第二槽体120的外底壁(图中未标注)之间形成第二间隙170。支撑柱130设置于第二间隙170以起到对第二槽体120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支撑柱130的一端与第二槽体120的外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槽体110的内底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搅拌冷却机构15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搅拌冷却机构150包括行走驱动机构151、连接框架152、第一滑动块153、第二滑动块154、转动杆155和搅拌桨156。其中,请参阅图2和3,连接框架152设置于第一槽体110和第二槽体120的上方,并连接于第一槽体110。连接框架15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连接框架152包括相互连通的条形第一框架1521和第二框架1522,且第一框架1521的中部与第二框架1522的中部重合。进一步地,第一框架1521具有条形的第一轨道1523,第二框架1522具有条形的第二轨道1524,第一轨道152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轨道1524的长度方向。请参阅图2,第一滑动块153滑动嵌设于第一框架1521并沿第一轨道1523进行滑动,第二滑动块154滑动嵌设于第二框架15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第一槽体、椭圆形的第二槽体和搅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槽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搅拌冷却机构包括行走驱动机构、连接框架、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转动杆和搅拌桨;所述连接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上方,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连接框架包括相互连通的条形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中部重合;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条形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框架具有条形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并沿所述第一轨道进行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并沿所述第二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转动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铰接连接;所述行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滑动块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块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中行走;所述转动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设置于第一间隙;所述搅拌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底壁延伸;所述第一槽体的底壁开设有冷风进入口,所述冷风进入口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第一槽体、椭圆形的第二槽体和搅拌冷却机构;所述第二槽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一槽体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所述搅拌冷却机构包括行走驱动机构、连接框架、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转动杆和搅拌桨;所述连接框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的上方,并连接于所述第一槽体;所述连接框架包括相互连通的条形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框架的中部重合;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条形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框架具有条形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一框架并沿所述第一轨道进行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块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框架并沿所述第二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转动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第二滑动块铰接连接;所述行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滑动块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滑动块能够在所述第一轨道中行走;所述转动杆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叶片,所述叶片设置于第一间隙;所述搅拌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槽体的内底壁延伸;所述第一槽体的底壁开设有冷风进入口,所述冷风进入口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丝机的自循环拉丝液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螺纹丝杆和驱动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