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525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结构、设计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装置主要包括上动盘、上定盘、上叶片、立叶片、齿轮传动轴、蜗轮蜗杆、下叶片、齿轮、下定盘、下动盘等。通过各组件的有效运转,实现脱硫烟气流速的自动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由于烟气量变化引起的脱硫“塌床”,实现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稳定、连续、高效运行;烟气流通截面积可调节范围大,70%‑100%之间任意调节;设备更加简单、精巧,运行、维护、维修方便,提高了设备运行率;可根据需要调节烟气流速,降低脱硫剂再循环量,实现节能降耗;可方便纳入脱硫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随烟气量变化的在线自动调节。

A Vane-type Variable Diameter Venturi Thro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环保设备制造
,涉及循环流化床脱硫工程配套烟气调节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
技术介绍
就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排放治理而言,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脱硫工艺被较为广泛的应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是以循环流化床作为脱硫吸收反应器的新型半干法脱硫工艺,该工艺充分利用了循环流化床所独有的特点,通过文丘里装置,使床内烟气及反应物达到一种激烈的湍流状态,吸收剂多次循环且与烟气接触反应时间长,大大地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因此,流化床的稳定性对脱硫系统的稳定、连续运行和烟气脱除效率至关重要。由于锅炉的负荷变化会引起烟气流量变化,特别是锅炉处于低负荷时,烟气量大幅减少,使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流速降低,经常导致脱硫塔内出现塌床(循环流化床内大量固体颗粒回落至吸收塔底部),甚至出现脱硫停运、停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该文丘里喉管的烟气流通直径可以调节,在锅炉烟气流量发生变化时,通过调节装置改变喉管的烟气流通面积,使进入脱硫塔后的烟气流速保持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盘、下定盘、上动盘、下动盘、上叶片组、下叶片组、立叶片组、涡轮蜗杆和传动轴,其中,上定盘和下定盘按设定间距固定安装;上叶片组包括若干个上叶片,若干个上叶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沿周向均匀地安装于上定盘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活动安装于上动盘,若干个上叶片位于上定盘和上动盘之间;下叶片组包括若干个下叶片,若干个下叶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沿周向均匀地安装于下定盘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活动安装于下动盘,若干个下叶片位于下定盘与下动盘之间;上定盘、下定盘、上动盘和下动盘的截面均为圆环形,且共轴安装;立叶片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叶片的中部和下叶片的中部,每个立叶片均为弧状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片式可变径文丘里喉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定盘、下定盘、上动盘、下动盘、上叶片组、下叶片组、立叶片组、涡轮蜗杆和传动轴,其中,上定盘和下定盘按设定间距固定安装;上叶片组包括若干个上叶片,若干个上叶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沿周向均匀地安装于上定盘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活动安装于上动盘,若干个上叶片位于上定盘和上动盘之间;下叶片组包括若干个下叶片,若干个下叶片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沿周向均匀地安装于下定盘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活动安装于下动盘,若干个下叶片位于下定盘与下动盘之间;上定盘、下定盘、上动盘和下动盘的截面均为圆环形,且共轴安装;立叶片两端分别固定于上叶片的中部和下叶片的中部,每个立叶片均为弧状扁平结构,立叶片分别贴合于上叶片内壁和下叶片内壁,若干个立叶片环绕定盘的圆环部分相错排列,围成中空的烟气通道,上叶片、下叶片和立叶片的数量相等;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上定盘和下定盘上,分别通过上传动机构和下传动机构与上动盘和下动盘连接,传动轴的中部设置有涡轮蜗杆;传动轴分别通过上传动机构和下传动机构带动上动盘和下动盘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上动盘和下动盘分布带动上叶片和下叶片运动,进而带动立叶片同步离心或向心运动,改变烟气通道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仁吴华武锡平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