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防辐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18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防辐射支架,中支架下端面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倒T字形底架,倒T字形底架下端面前后两端均设有万向轮,中支架前端面下部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左中架于燕尾槽下端面设有过孔,过孔内设有钢丝绳,钢丝绳上端与滑块连接,左中架对应的倒T字形底架右端面下部横向设有挡板,挡板上端面设有第四通孔,倒T字形底架右端面于挡板下方铰接有踏板,钢丝绳自由端穿过第四通孔与踏板连接,钢丝绳于左中架下端面与挡板上端面之间套设有蛇皮软管。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穿戴式防辐射支架结构缺陷导致的使医务人员直起腰部时不方便方便,而且不适用于身高不同的医护人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防辐射支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防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穿戴式防辐射支架。
技术介绍
核医学显像,根据显像要求(比如肾动态显像、肺灌注显像、双下肢深静脉显像、运动心肌显像、肺通气显像或者患者病情、行动不便、老年体弱、病情严重)需要工作人员床旁打针;核医学仪器操作人员,对不同患者进行检查时,需要床旁协助摆位、操作仪器;核医学护理人员进行病房床单、被褥等整理、床旁护理患者时;核医学医师进行服用131碘或者注射显像药物后患者的查体时;注射药物、患者摆位、病房整理、床旁查体均为近距离操作,需要工作人员穿戴铅衣、铅围脖、防护眼镜、一次性口罩和帽子,并且操作距离长、操作次数多。铅衣重量平均为5kg左右,并且一般穿脱需要其他人给予辅助。如果一直把铅衣穿在身上,会增加工作人员的负荷,大汗淋漓;如果在每次操作前穿戴防护设备,操作后脱去,那么一个上午,每个工作人员需要穿脱二十余次防护设备,这样会占用一部分时间,影响工作效率,并且总需要有其他人协助穿戴。为了保证铅衣的使用寿命,在穿戴完毕后,如何正确保存放置也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目前铅衣的保存主要为,脱下后进行悬挂保存。悬挂架可以固定在墙上,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防辐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大体呈倒U形,所述上支架包括左侧臂(11)和右侧臂(12),所述左侧臂(11)下部前端面设有第一横杆(13),所述左侧臂(11)下端面右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支耳(21),所述第一支耳(21)呈半圆形,所述第一支耳(21)右端面下部设有齿轮状缺口(211),所述第一支耳(21)右端面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212)内均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右侧臂(12)下端面左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支耳(22),所述上支架下方设有中支架,所述中支架由左中架(31)和右中架(32)组成,所述左中架(31)和右中架(32)分别位于左侧臂(11)和右侧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防辐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大体呈倒U形,所述上支架包括左侧臂(11)和右侧臂(12),所述左侧臂(11)下部前端面设有第一横杆(13),所述左侧臂(11)下端面右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支耳(21),所述第一支耳(21)呈半圆形,所述第一支耳(21)右端面下部设有齿轮状缺口(211),所述第一支耳(21)右端面设有第一通孔(212),所述第一通孔(212)内均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右侧臂(12)下端面左侧一体成型有第二支耳(22),所述上支架下方设有中支架,所述中支架由左中架(31)和右中架(32)组成,所述左中架(31)和右中架(32)分别位于左侧臂(11)和右侧臂(12)下方,所述左中架(31)和右中架(32)外侧面均设有第三支耳(33),所述上支架与中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中支架下端面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设有倒T字形底架(4),所述倒T字形底架(4)下端面前后两端均设有万向轮(41),所述中支架前端面下部均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11),所述倒T字形底架(4)前端面设有多个与第二通孔(311)相匹配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穿设有支撑杆,所述中支架与倒T字形底架(4)通过支撑杆固定在一起,所述左中架(31)前端面上部设有第二横杆(312),所述第一横杆(13)与第二横杆(31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13),所述左中架(31)右端面上部设有燕尾槽(5),所述燕尾槽(5)内设有与燕尾槽(5)相匹配的滑块(51),所述滑块(51)顶部呈三角形,所述燕尾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