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2299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内窥镜照明系统采用三片式玻璃球面镜,存在成本高、照明范围和照明均匀性差的问题。本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包括套筒和设于套筒内的光缆,光线由位于光缆前端的发光端面发出,光缆的前端设有位于套筒内的配光单元,配光单元为单片透镜,透镜具有靠近发光端面设置的正多边形或圆形端面一和远离发光端面设置的与端面一等边且边线一一对应平行的正多边形或圆形端面二,端面一与端面二之间设有用于将由端面一进入的光线进行偏转的偏转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照明范围大、照明均匀性好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Electronic Endoscope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电子内窥镜的广角成像物镜视场角通常为140°左右。为了能够在人体内获得足够清晰的图像,配套的照明系统也应提供尽可能宽广且均匀的照明区域。而导光光缆的数值孔径一般不超过0.6(小于等于0.6),等效于在70°夹角之外无光输出,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通常的做法为在光缆末端加上透镜组进行重新配光以获得足够大的光束角。常见的内窥镜照明系统前端透镜为三片式玻璃球面镜,前两片为凸透镜,后一片为凸透镜或者凹透镜(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562770B的内窥镜顶端部件及内窥镜),为增加效率,降低菲涅尔损失,通常会在透镜表面镀有增透膜。配合0.6左右数值孔径的主流光缆使用时,虽然能将光线投射到160°的范围,但其半峰光束角一般不会超过80(如图1所示)。意味着大部分的光集中在视场中心(如图2所示),照度均匀性不能令人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片透镜完成光线配光过程的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包括套筒和设于套筒内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包括套筒(1)和设于套筒(1)内的光缆(2),光线由位于光缆(2)前端的发光端面(3)发出,所述光缆(2)的前端设有位于套筒(1)内的配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光单元为单片透镜(4),所述的透镜(4)具有靠近发光端面(3)设置的正多边形或圆形端面一(5)和远离发光端面(3)设置的与端面一等边且边线一一对应平行的正多边形或圆形端面二(6),所述的端面一(5)与端面二(6)之间设有用于将由端面一(5)进入的光线进行偏转的偏转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包括套筒(1)和设于套筒(1)内的光缆(2),光线由位于光缆(2)前端的发光端面(3)发出,所述光缆(2)的前端设有位于套筒(1)内的配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光单元为单片透镜(4),所述的透镜(4)具有靠近发光端面(3)设置的正多边形或圆形端面一(5)和远离发光端面(3)设置的与端面一等边且边线一一对应平行的正多边形或圆形端面二(6),所述的端面一(5)与端面二(6)之间设有用于将由端面一(5)进入的光线进行偏转的偏转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面一(5)呈圆形,所述的端面二(6)呈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面一(5)呈正多边形,所述的端面二(6)呈正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一(5)的表面积大于端面二(6)的表面积,所述的偏转结构包括沿端面一(5)的边缘曲线延伸至端面二(6)边缘的自由曲面(7),在端面一(5)延伸至端面二(6)的方向上所述的自由曲面(7)至透镜(4)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内窥镜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面一(5)与自由曲面(7)之间具有沿套筒(1)长度方向延伸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谋堃邓安鹏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