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042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峨眉槽舌兰蒴果的获得及利用其种子繁殖获得种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采用具有一定遗传距离的植株间进行人工授粉的方式获得蒴果,结实率为100%;建立了峨眉槽舌兰的快繁体系,其繁殖系数达到7倍以上,生根成苗率达到90%以上,为保护该物种的野生资源奠定科学技术基础;获得的优良峨眉槽舌兰苗,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积极推动了该植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Rapid Propagation of Agave Eme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繁殖
,具体涉及峨眉槽舌兰蒴果的获得方法及其种子快速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峨眉槽舌兰(Holcoglossumomeiense)为槽舌兰属植物中的低山植物类型,为我国峨眉山地区的特有种,仅分布在该地区的中低山地段。峨眉槽舌兰由于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种群及个体数目均极少,属于珍稀濒危物种,被列入《极小种群(狭域分布)保护物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中。目前,峨眉槽舌兰由于为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已被列入国家拯救保护工程——国家林业局和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120种极小种群保护物种中,属于列入该拯救规划里11种分布于四川省的野生植物之一。峨眉槽舌兰为兰科槽舌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在林中树干上。目前峨眉槽舌兰野生植株数量甚少,为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另外,峨眉槽舌兰形态优雅清秀,花色洁白典雅,具有极高的园艺观赏价值。目前,随着经济和峨眉旅游的发展、科研及兰花爱好者的采集,该植物在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同时,亦遭受到了过度的采挖,给野生种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国关于峨眉槽舌兰植物的研究极其缺乏,仅了解峨眉槽舌兰分布区域狭窄、大致分布的地点、数量极为稀少等这些粗略信息,关于峨眉槽舌兰繁殖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未能成功繁殖出峨眉槽舌兰植株。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该植物为极小种群植物,野外资源数量极少、野外无法采集到峨眉槽舌兰蒴果、现有技术中缺乏系统而快速的峨眉槽舌兰的繁殖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峨眉槽舌兰蒴果获得的方法以及快速繁殖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得人工授粉方式获得健壮峨眉槽舌兰蒴果,并利用其种子开展繁殖研究,建立其快繁技术体系,对保护峨眉槽舌兰珍贵的野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蒴果的获得: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及能顺利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植株,在花期内,采用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分别为授粉的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粉,获得蒴果,蒴果在授粉后380-520d后未开裂时采摘;b蒴果的处理:将采摘的峨眉槽舌兰蒴果在自来水下冲洗5~10min后,用滤纸吸干水分;随后分别用质量浓度75%酒精处理30~35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18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6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在无菌条件下剪开蒴果得到种子;c诱导培养:将步骤b中获得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d增殖分化培养:将步骤c中已明显可见绿色叶原基的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分化培养;所述增殖分化培养中,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时间为90-100d,培养温度为20±1℃;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原球茎分化生长为具有4-6片已成型的叶片、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其根系后,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转入生根培养基后,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时间120-130d;培养温度为20±1℃;f炼苗栽培:待步骤e中幼苗长至具6-8片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0-15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6d,之后从组培瓶中取出并完全洗净植株上的培养基,晾干后浅栽在腐熟的松树皮中保湿栽培;栽植后当天在组培苗叶上喷水,之后4-5d不洒水;之后15-20d内每1d洒1-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80-90d,待组培苗新根生出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种子撒播方式为:无菌蒴果于无菌培养皿中剪开后,用无菌吸管吸取无菌水于培养皿中,使种子均匀混合在无菌水中,随后吸取混合有种子的无菌水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诱导培养基的组成为:MS基础培养基+蔗糖20g/L+琼脂5.5g/L+香蕉泥60g/L,pH为5.3-5.4。进一步的,步骤c中所述培养温度为20±1℃,光照强度为1000-1200L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时间60-68d。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增殖分化培养基组成为:1/2MS+6-BA0.1mg/L+IBA0.2-0.4mg/L+PVP1-4g/L+蔗糖20g/L+琼脂5.5g/L+椰子汁40ml/L,pH为5.3-5.4。进一步的,步骤d中所述接种时每瓶接种15-20个原球茎。进一步的,步骤e中所述生根培养基组成为:1/2MS+6-BA0.1mg/L+IBA0.5-0.7mg/L+PVP1-4g/L+蔗糖20g/L+琼脂5.5g/L+香蕉泥60g/L,pH为5.3-5.4。进一步的,步骤f中所述移栽培养中,培养基质为10-15cm厚、直径3-5mm的松树皮,基质湿度保持在85%-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峨眉槽舌兰蒴果的获得及利用其种子繁殖获得种苗的方法。为充分保护峨眉槽舌兰植物资源,针对目前峨眉槽舌兰野生植物极少、自然萌发率极低、野生蒴果极为罕见、缺乏繁育方法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不同引种点、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利用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获得健康蒴果;在蒴果成熟期利用种子开展繁育研究,通过无菌播种萌发、增殖分化、壮苗生根、炼苗栽培等过程,克服了严重褐化等问题,获得优质峨眉槽舌兰健康苗。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一定遗传距离的植株间进行人工授粉的方式获得蒴果,结实率为100%;建立了峨眉槽舌兰的快繁体系,其繁殖系数达到7倍以上,生根成苗率达到90%以上,为保护该物种的野生资源奠定科学技术基础;获得的优良峨眉槽舌兰苗,为其可持续利用提供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积极推动了该植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克服了自然条件下峨眉槽舌兰蒴果罕见,无法采集到蒴果的困难,也打破了峨眉槽舌兰种子自然萌发条件要求高、萌发率极低的局限,开辟了一种峨眉槽舌兰快速繁殖的途径。本专利技术首先采用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的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获得蒴果,然后在种子培养的各个阶段通过选择各自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进行培养,促进种子萌发率得以大幅提高、组培苗生长最为迅速;同时,峨眉槽舌兰种子快繁试验过程中褐化现象特别明显,本专利技术在增殖分化培养和生根培养中采用先暗培养后光培养的培养方式,并添加适量、适当的吸附剂,大大降低了组培苗的褐化现象。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得峨眉槽舌兰蒴果,并利用种子开展繁殖研究,建立其快繁技术体系,实现峨眉槽舌兰的大量人工繁育,为该极小种群、峨眉山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恢复奠定资源基础,为该植物今后的工厂化生产打下基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a蒴果的获得:在近地保护及多年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后,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的植株,在花期内,选择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蒴果的获得: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及能顺利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植株,在花期内,采用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分别为授粉的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粉,获得蒴果,蒴果在授粉后380‑520d后未开裂时采摘;b蒴果的处理:将采摘的峨眉槽舌兰蒴果在自来水下冲洗5~10min后,用滤纸吸干水分;随后分别用质量浓度75%酒精处理30~35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18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6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在无菌条件下剪开蒴果得到种子;c诱导培养:将步骤b中获得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d增殖分化培养:将步骤c中已明显可见绿色叶原基的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分化培养;所述增殖分化培养中,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时间为90‑100d,培养温度为20±1℃;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原球茎分化生长为具有4‑6片已成型的叶片、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其根系后,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转入生根培养基后,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时间120‑130d;培养温度为20±1℃;f炼苗栽培:待步骤e中幼苗长至具6‑8片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0‑15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6d,之后从组培瓶中取出并完全洗净植株上的培养基,晾干后浅栽在腐熟的松树皮中保湿栽培;栽植后当天在组培苗叶上喷水,之后4‑5d不洒水;之后15‑20d内每1d洒1‑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水,培养时间为80‑90d,待组培苗新根生出后,转移到大棚常规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峨眉槽舌兰的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蒴果的获得:选择适应性强、生长旺盛及能顺利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植株,在花期内,采用来自不同种群的植株分别为授粉的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粉,获得蒴果,蒴果在授粉后380-520d后未开裂时采摘;b蒴果的处理:将采摘的峨眉槽舌兰蒴果在自来水下冲洗5~10min后,用滤纸吸干水分;随后分别用质量浓度75%酒精处理30~35s、质量浓度0.1%升汞溶液灭菌15~18min,并各自用无菌水冲洗4~6次,最后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在无菌条件下剪开蒴果得到种子;c诱导培养:将步骤b中获得的种子均匀撒播在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原球茎;d增殖分化培养:将步骤c中已明显可见绿色叶原基的原球茎接种到增殖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分化培养;所述增殖分化培养中,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为12h/d,培养时间为90-100d,培养温度为20±1℃;e生根培养:将步骤d中原球茎分化生长为具有4-6片已成型的叶片、高1-2cm的组培苗,切除其根系后,浅插入生根培养基中,深度为1-2mm,转入生根培养基后,首先进行10-15d的暗培养,随后光照强度为1500-2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时间120-130d;培养温度为20±1℃;f炼苗栽培:待步骤e中幼苗长至具6-8片叶片、高4-5cm、有4-8根根系时,挪至自然光下炼苗10-15d后,打开瓶盖,继续炼苗4-6d,之后从组培瓶中取出并完全洗净植株上的培养基,晾干后浅栽在腐熟的松树皮中保湿栽培;栽植后当天在组培苗叶上喷水,之后4-5d不洒水;之后15-20d内每1d洒1-2次水,随后1-2d洒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海燕熊铁一李策宏谢孔平余道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