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授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20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作物育种领域,提供了一种玉米授粉装置,包括:储粉杯、取粉袋和授粉盖;储粉杯的一端设为第一开口,授粉盖盖合在储粉杯的第一开口处,且授粉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粉口;取粉袋用于放置花粉,且取粉袋的开口用弹性件密封;取粉袋放置在储粉杯内,且取粉袋的开口与储粉杯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储粉杯靠近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有一圈第一凹槽,以将取粉袋的开口处的弹性件卡在第一凹槽内,以使花粉经取粉袋的开口及出粉口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玉米授粉装置通过将装有花粉的取粉袋放置在储粉杯中,保证了花粉的活力,进而提高了授粉后植物受精成功的概率;同时该授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可以提高育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玉米授粉装置
本技术涉及作物育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授粉装置。
技术介绍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位植物,为了实现育种目标,人工授粉技术成为育种工作人员的必用技术。玉米的人工授粉过程包括取粉和授粉,采用硫酸纸袋在雌穗吐丝前用硫酸纸袋进行套袋,待吐丝后,用另一硫酸纸袋套在目标雄穗上取粉,然后将花粉均匀倾撒在雌穗花丝上进行授粉,之后雌穗仍旧套上袋子并记录。在此过程中需要在授粉、套袋和记录之间进行多次切换,在套袋和记录时,装有花粉的袋子便只能拿在手中或放入口袋,操作不便且易混入其他花粉。由于硫酸纸袋比较软且储存空间有限,长时间握在手中,易使花粉活力降低甚至失活,导致结实率低或败育。另外,硫酸纸袋开口太大时花粉易洒出,不适合大面积使用,尤其是在进行一父配多母时,易造成有丝无粉的失配局面。为了解决授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式各样的玉米授粉装置在市场上开始售卖,但是这些授粉装置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短时间内只能取一种花粉,之后必须更换新的装置,才能对第二种父本进行取粉。另外,对于田间工作来说,装置略显复杂,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授粉装置,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玉米授粉装置,包括:储粉杯、取粉袋和授粉盖;所述储粉杯的一端设为第一开口,所述授粉盖盖合在所述储粉杯的第一开口处,且所述授粉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粉口;所述取粉袋用于放置花粉,且所述取粉袋的开口用弹性件密封;所述取粉袋放置在所述储粉杯内,且所述取粉袋的开口与所述储粉杯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所述储粉杯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有一圈第一凹槽,以将所述取粉袋的开口处的弹性件卡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以使花粉经所述取粉袋的开口及所述出粉口洒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玉米授粉装置,通过在储粉杯靠近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置一圈第一凹槽,以及在储粉杯的第一开口处盖合授粉盖,进而使得储粉杯内放置的取粉袋内的花粉可经取粉袋的开口和出粉口洒出进行授粉;且将装有花粉的取粉袋装置在储粉杯中,避免了花粉长时间握在手中,从而保证了花粉的活力,进而提高了授粉后植物受精成功的概率;同时该授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可以提高育种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玉米授粉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玉米授粉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玉米授粉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为取粉袋;1-1为筛网;2为储粉杯;2-1为外螺纹;2-2为第一凹槽;3为上盖;4为授粉盖;4-1为出粉口;4-2为调节口;4-3为第二凹槽;4-4为凸起;5为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示出了本技术玉米授粉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玉米授粉装置包括:储粉杯2、取粉袋1和授粉盖4;储粉杯2的一端设为第一开口,授粉盖4盖合在储粉杯2的第一开口处,且授粉盖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粉口4-1;取粉袋1用于放置花粉,且取粉袋1的开口用弹性件密封;取粉袋1放置在储粉杯2内,且取粉袋1的开口与储粉杯2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储粉杯2靠近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有一圈第一凹槽2-2,以将取粉袋1的开口处的弹性件卡在第一凹槽2-2内,以使花粉经取粉袋1的开口及出粉口4-1洒出。具体地,授粉盖4的形状与储粉杯2的第一开口形状相匹配,以便授粉盖4能够盖合在储粉杯2的第一开口处,进而使得取粉袋1能够放置在储粉杯2内不掉出;且在授粉盖4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粉口4-1,在授粉盖4的出粉口4-1朝下时,则可使花粉经该出粉口4-1洒出进行授粉。取粉袋1只要能放置花粉其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以及,将取粉袋1的开口用弹性件密封,例如,取粉袋1的开口用收紧的皮筋封口,则可避免取粉袋1内的花粉掉落,同时在需要将取粉袋1内的花粉洒出时,通过将取粉袋1开口处的弹性件撑开即可。且在储粉杯2靠近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有一圈第一凹槽2-2,则在取粉袋1放置在储粉杯2内后,可将取粉袋1开口处的弹性件外翻套在储粉杯2的第一凹槽2-2内,进而将取粉袋1的开口撑开;以及,将授粉盖4盖合在储粉杯2的第一开口处后,将储粉杯2倒置即可使取粉袋1内的花粉经取粉袋1的开口和出粉口4-1洒出,进而对目标母本进行授粉。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储粉杯2靠近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置一圈第一凹槽2-2,以及在储粉杯2的第一开口处盖合授粉盖4,进而使得储粉杯2内放置的取粉袋1内的花粉可经取粉袋1的开口和出粉口4-1洒出进行授粉;且将装有花粉的取粉袋1装置在储粉杯2中,避免了花粉长时间握在手中,保证了花粉的活力,进而提高了授粉后植物受精成功的概率;同时该授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容易,可以提高育种工作效率。进一步地,储粉杯2与第一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为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处盖合有上盖3;和/或,储粉杯2的侧面相连有把手5。即,储粉杯2为两端均开口的容器,例如,第一开口设在储粉杯2的下端,第二开口设在储粉杯2的上端;则在第一开口处盖合授粉盖4,在第二开口处盖合上盖3,以使储粉杯2形成放置取粉袋1的空间区域。并且将上盖3盖合在储粉杯2的第二开口上,可避免外界花粉落入储粉杯2内,同时可起到固定储粉杯2的作用。以及,在储粉杯2的侧面连接把手5,则用户在使用该玉米授粉装置对母本进行授粉时,用手抓住该把手5即可较方便的进行授粉操作,例如,进行套袋、标记等后续操作。另外,把手5的上端与储粉杯2的侧面相连,把手5的下端与储粉杯2的侧面断开,即把手5的下端与储粉杯2的侧面之间存在缺口;当需要两个手操作其他事情时,可通过缺口将玉米授粉装置挂在衣服上,解放双手。进一步地,取粉袋1内设有可折叠的筛网1-1。例如,该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玉米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粉杯、取粉袋和授粉盖;所述储粉杯的一端设为第一开口,所述授粉盖盖合在所述储粉杯的第一开口处,且所述授粉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粉口;所述取粉袋用于放置花粉,且所述取粉袋的开口用弹性件密封;所述取粉袋放置在所述储粉杯内,且所述取粉袋的开口与所述储粉杯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所述储粉杯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有一圈第一凹槽,以将所述取粉袋的开口处的弹性件卡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以使花粉经所述取粉袋的开口及所述出粉口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粉杯、取粉袋和授粉盖;所述储粉杯的一端设为第一开口,所述授粉盖盖合在所述储粉杯的第一开口处,且所述授粉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出粉口;所述取粉袋用于放置花粉,且所述取粉袋的开口用弹性件密封;所述取粉袋放置在所述储粉杯内,且所述取粉袋的开口与所述储粉杯的第一开口朝向同一方向;所述储粉杯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外壁设有一圈第一凹槽,以将所述取粉袋的开口处的弹性件卡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以使花粉经所述取粉袋的开口及所述出粉口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杯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另一端设为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处盖合有上盖;和/或,所述储粉杯的侧面相连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粉袋内设有可折叠的筛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粉杯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中空圆柱、第一中空锥形体和第二中空圆柱;且所述第二中空圆柱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中空圆柱的直径;所述授粉盖盖合在所述第二中空圆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玉米授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授粉盖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中空圆柱的外壁相连;所述内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慧敏梁文科张磊孙淼杨北方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