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杂交棚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406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杨梅杂交棚,包括大棚框架,所述大棚框架内部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绕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风扇叶片,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喷洒花粉药液的花粉喷雾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同时对大棚框架内的一棵或是几棵杨梅树进行杂交,获取足够多的杂交后代,假杂种率低,而且对杨梅树体影响小,杂交果实长势好,具有创新性。

A Hybrid Shed of Myrica rubra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yrica rubra hybrid shed, which comprises a greenhouse frame, wherein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above the greenhouse frame, a rotating disc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end part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a plurality of fan blad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and a pollen sprayer for spraying flower powder liquid is arranged below the turntabl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e design, and can simultaneously cross one or several bayberry trees in a greenhouse frame to obtain enough hybrid offspring, with low false hybrid rat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body of Bayberry trees, good growth of hybrid fruits and inno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杨梅杂交棚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杨梅杂交棚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杨梅通常为雌雄异株植物,雌株开雌花,经授粉后可结果,雄株开雄花不结果。目前杨梅新品种的选育主要以实生优株筛选为主,这制约了杨梅新品种的选育。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也逐渐开展了杨梅杂交育种工作,采用传统的套袋方式进行杂交,但因杨梅为柔荑花序,这种杂交方式效率低下,一个杂交袋通常只能培育1~2个杂交果实;同时由于杂交袋的空间限制及不能完全封闭,导致杂交果实普遍长势比较差,假杂种也较多,杂交效率低下,难以得到足够多真实的杂交后代,严重制约了育种家的育种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杨梅杂交棚及其操作方法,高效且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提供一种杨梅杂交棚,包括大棚框架,所述大棚框架内部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绕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风扇叶片,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喷洒花粉药液的花粉喷雾器。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框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内套设有能在支撑杆内伸缩的伸缩杆,每个伸缩杆底部设有万向轮,大棚框架设有用于驱动伸缩杆伸缩的驱动装置,所述大棚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长度的水平陀螺仪。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框架外部设有遮蔽大棚框架的透明塑料薄膜。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花粉喷雾器下方具有喷口,所述大棚框架外部设有用于放置花粉溶液的花粉桶,花粉喷雾器经管路与花粉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框架底部还铺设有避免外部花粉渗入的双层薄膜。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框架底部设有用于方便移动的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框架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底部设有万向轮,相邻支撑杆之间斜向设置有呈“X”的铰接架,所述铰接架包括第一斜杆,所述第一斜杆上铰接有第二斜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铰接槽,所述第一斜杆及第二斜杆端部均铰接在铰接槽上。。进一步的,所述花粉桶上设有增压泵。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将大棚框架固定在土地里的固定桩,所述固定桩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桩及支撑杆的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支架内上方设置有轴套,所述转轴穿过轴套并与轴套转动配合。进一步的,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杨梅杂交棚的操作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在杨梅树开花前10-15天(保证之前可能飘落在树上的外源花粉在这段时间失去活力),将大棚框架通过万向轮移动至需要授粉的杨梅树外部,使花粉喷雾器位于杨梅树上方,并将固定桩固定在土地上;(2)在大棚框架外部铺设透明塑料薄膜,使大棚内部与外部隔离,避免外部花粉进入,导致假杂种;(3)驱动增压泵,将花粉溶液经管路由花粉喷雾器喷出,喷洒在杨梅树上进行授粉;(4)驱动电机,带动转盘及风扇叶片旋转,起到干燥及增加空气流动的效果,促进授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对大棚框架内的一棵或是几棵杨梅树同时进行杂交,并且获取足够多的杂交后代,降低假杂种率,对杨梅树体影响小,杂交果实长势好,具创新性与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六。图中:1-大棚框架,110-万向轮,120-支撑杆,130-铰接架,131-第一斜杆,132-第二斜杆,140-铰接槽,2-转轴,3-转盘,4-风扇叶片,5-花粉喷雾器,6-透明塑料薄膜,7-电机,8-花粉桶,9-增压泵,10-杨梅树,11-轴套,12-管路,13-固定桩,14-螺栓,15-伸缩杆,16-水平陀螺仪,17-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杨梅杂交棚,包括大棚框架1,所述大棚框架1内部上方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绕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风扇叶片4,所述转盘3下方设置有用于喷洒花粉药液的花粉喷雾器5。本实施例中,大棚框架1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支撑杆120,所述支撑杆120底部内套设有能在支撑杆内伸缩的伸缩杆15,每个伸缩杆15底部设有万向轮110,所述大棚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长度的水平陀螺仪16,大棚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伸缩杆的驱动装置,可以保证大棚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也能平稳移动及工作;此外伸缩杆的直径小于支撑杆直径,水平陀螺仪可以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7可以是气缸。本实施例中,所述大棚框架1外部设有遮蔽大棚框架的透明塑料薄膜6。本实施例中,所述大棚框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粉喷雾器5下方具有朝向杨梅树的喷口,所述大棚框架外部设有用于放置花粉溶液的花粉桶8,花粉喷雾器5经管路12与花粉桶8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大棚框架1底部还铺设有避免外部花粉渗入的双层薄膜。本实施例中,所述大棚框架1底部设有用于方便移动的万向轮110,使用时,大棚框架从仓库移动到杨梅地比较方便,且在早花的杨梅树使用完成后,经花粉杀活力处理后,可以继续在晚花的杨梅上继续使用,大棚框架重复利用,简单便捷。本实施例中,大棚框架1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20,每个支撑杆120底部设有万向轮110,相邻支撑杆120之间斜向设置有呈“X”的铰接架130,所述铰接架包括第一斜杆131,所述第一斜杆131上铰接有第二斜杆132,所述支撑杆上设有铰接槽,所述第一斜杆及第二斜杆端部均铰接在铰接槽上,第一斜杆及第二斜杆可以在铰接槽140内移动,从而调节相邻支撑杆的间距。使用时,将相邻的支撑杆距离拉开,第一斜杆及第二斜杆沿铰接槽140移动,可以使相邻支撑杆位置调整最大从而调整大棚框架整体长度,收纳时,将相邻支撑杆距离缩小至贴合,第一斜杆及第二斜杆沿铰接槽移动,可以使相邻支撑杆位置调整最小从而调整大棚框架整体长度,缩小大棚框架体积,便于收纳,大棚框架1不仅可以折叠,且可以通过万向轮移动,方便存放及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粉桶8侧部设有增压泵9,可以将花粉桶内的花粉溶液经管路12压向花粉喷雾器,由花粉喷雾器上的喷口喷出,喷向杨梅树进行授粉。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20上设有用于将大棚框架固定在土地里的固定桩13,所述固定桩13上固定连接有贯穿固定桩及支撑杆的螺栓14,固定桩可以设置在位于大棚框架最外侧四角的那4个支撑杆上,固定桩能插入土地里,保证大棚框架的稳定,不会被飞吹动,影响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棚支架内上方设置有轴套11,所述转轴穿过轴套并与轴套转动配合,管路可以穿过轴套,将花粉桶与花粉喷雾器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先将大棚框架1通过万向轮110移动至需要授粉的杨梅树10外部,使花粉喷雾器5位于杨梅树10上方,然后在大棚框架1外部铺设透明塑料薄膜6,使大棚框架内部与外部隔离,避免外部花粉进入,影响授粉效果,驱动增压泵9,将花粉溶液经管路由花粉喷雾器喷出,喷洒在杨梅树上进行授粉,驱动电机7,带动转盘3及风扇叶片4旋转,起到干燥及增加空气流动的效果,促进授粉。本专利技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框架,所述大棚框架内部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绕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风扇叶片,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喷洒花粉药液的花粉喷雾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框架,所述大棚框架内部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绕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风扇叶片,所述转盘下方设置有用于喷洒花粉药液的花粉喷雾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框架包括内部为空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内套设有能在支撑杆内伸缩的伸缩杆,每个伸缩杆底部设有万向轮,大棚框架设有用于驱动伸缩杆伸缩的驱动装置,所述大棚框架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长度的水平陀螺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框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粉喷雾器下方具有喷口,所述大棚框架外部设有用于放置花粉溶液的花粉桶,花粉喷雾器经管路与花粉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框架外部设有遮蔽大棚框架的透明塑料薄膜,所述大棚框架底部还铺设有避免外部花粉渗入的双层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杨梅杂交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框架包括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相邻支撑杆之间斜向设置有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旗华张泽煌钟秋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