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桑枝为原料的杏鲍菇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杏鲍菇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桑枝为原料的杏鲍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杏鲍菇是一种生长于欧洲地中海区域、中东和北非,但也在亚洲部分地区生长的食用性菇类,又叫刺芹侧耳,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真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和鲍鱼味,故称杏仁鲍鱼菇,其子实体色泽雪白,质地脆嫩,也称“雪茸”,又有“平菇王”、“干贝菇”、“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誉。野生杏鲍菇主要分布于南欧、北非、中亚等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四川北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杏鲍菇,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已经开始产业化生产。传统方式种植杏鲍菇产量低,品质不稳定,不利于杏鲍菇种植业的扩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以桑枝为原料的杏鲍菇培养方法,旨在以桑枝为主要原料,配合添加麦麸、棉籽壳、玉米芯、菜籽饼、石膏、红糖、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杏鲍菇菌渣和酒糟制备得到培养基,为杏鲍菇菌丝和菌蕾提供充足的营养来源,从而有效提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桑枝为原料的杏鲍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培养基:培养基中各组分按照重量配比包括:桑枝60‑70份、麦麸10‑30份、棉籽壳10‑30份、玉米芯4‑6份、菜籽饼2‑4份、石膏1‑2份、红糖0.4‑0.6份、硫酸镁0.1‑0.2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杏鲍菇菌渣10‑30份和酒糟5‑7份;S2.培养基灭菌:将所述培养基装至培养袋中,培养袋封口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技术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中灭菌压力0.105MPa、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40min;S3.接种:待培养基冷却至常温后,在无菌条件下向培养基中接入固体母种3‑6团,每团大小为0.4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桑枝为原料的杏鲍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配置培养基:培养基中各组分按照重量配比包括:桑枝60-70份、麦麸10-30份、棉籽壳10-30份、玉米芯4-6份、菜籽饼2-4份、石膏1-2份、红糖0.4-0.6份、硫酸镁0.1-0.2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杏鲍菇菌渣10-30份和酒糟5-7份;S2.培养基灭菌:将所述培养基装至培养袋中,培养袋封口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技术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其中灭菌压力0.105MPa、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40min;S3.接种:待培养基冷却至常温后,在无菌条件下向培养基中接入固体母种3-6团,每团大小为0.4cm3-0.6cm3;S4.菌丝的培养:向接种后的培养基中添加无菌水,控制培养基含水量在60%-65%,然后在暗光下培养28-30d,温度为22℃-25℃,得到菌丝;S5.菇蕾的诱导:将固体母种块挖掉,设置空气湿度为90%-95%、温度为10℃-15℃,同时增加散射光照,培养6-8d出菇;S6.出菇管理:按步骤S5继续诱导2-5d,使培养袋两端出现大量菇蕾,然后剥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军,陈龙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