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99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该装置包括:冷却装置壳体、波浪型缓冲板、冷却装置腔体、温度传感器、冷却网、水平冷却板、冷却水回流管、冷却水泵、冷却水去流管;所述冷却装置腔体为冷却装置壳体内部中空结构,冷却装置腔体上、下两侧腔室均设有波浪型缓冲板,且每侧腔室波浪型缓冲板的数量都为3个;所述水平冷却板位于冷却装置腔体下侧腔室波浪型缓冲板的下方,相邻水平冷却板之间呈等距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成本低,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人工处理费时费力的缺点,能够有效节约经济成本;且该装置工作效率高,前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育秧移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黑龙江省等寒地稻区,受劳动力短缺和水资源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下,育秧移栽方式的劳动力密集、水分利用率低的特点已经成为影响寒地水稻生产可持续性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旱播水管是一种轻简节水的栽培方式,以轻简、节水、高产、优质为目标。现有的旱播育秧移栽大多都是通过人工进行。人工对粳稻秧苗进行处理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或者由于其他的人为因素的影响,难免造成秧苗损坏,处理的不精细,处理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寒地粳稻旱播水管栽培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该装置包括:包括:调节支座1,工作柜2,推动机构3,操控面板4,报警器5,穿针板6,穿针机构7,气动三联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柜2底部四角设有调节支座1,调节支座1调节高度值在0mm~25mm;所述工作柜2上部设有推动机构3,推动机构3与工作柜2螺纹固定,其中推动机构3一端置有穿针机构7,穿针机构7与工作柜2螺纹固定;所述工作柜2上部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操控面板4和报警器5,报警器5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所述穿针板6位于穿针机构7顶端,穿针板6共有两个,穿针板6与穿针机构7固定连接,其中穿针板6设有凹槽,其凹槽内置有一排穿针;所述气动三联件8位于工作柜2前侧,气动三联件8与工作柜2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调节支座1结构的说明。所述调节支座1包括:支座脚垫1-1,支座立柱1-2,支座曲臂1-3,升降器1-4,支座外壳1-5,凸轮摇臂1-6,支座凸轮1-7,支座升降机1-8,升降机滑板1-9;所述支座脚垫1-1上部设有支座立柱1-2,支座立柱1-2与支座脚垫1-1中心垂直,其中支座立柱1-2的底端与支座脚垫1-1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立柱1-2为可伸缩装置,支座立柱1-2位于支座外壳1-5内部,支座外壳1-5上端与支座立柱1-2顶端固定连接,其中支座外壳1-5为一侧敞口结构;所述升降机滑板1-9位于支座外壳1-5敞口一侧,升降机滑板1-9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座升降机1-8,升降机滑板1-9下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器1-4;所述升降器1-4与支座立柱1-2滑动连接、与支座外壳1-5固定连接,升降器1-4的一侧设有支座曲臂1-3,支座曲臂1-3与升降器1-4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支座曲臂1-3上部设有凸轮摇臂1-6,支座曲臂1-3通过凸轮摇臂1-6与支座凸轮1-7连接;所述凸轮摇臂1-6的一端与支座曲臂1-3同轴转动连接,凸轮摇臂1-6的另一端与支座凸轮1-7不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支座凸轮1-7设于支座升降机1-8一侧,两者传动连接;所述支座升降机1-8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升降器1-4结构的说明。所述升降器1-4包括:升降螺纹1-4-1,齿轮外壳1-4-2,齿轮转动轴1-4-3,升降齿轮1-4-4;所述升降螺纹1-4-1附着于支座立柱1-2上,升降螺纹1-4-1一侧设有升降齿轮1-4-4,升降螺纹1-4-1与升降齿轮1-4-4啮合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4-4内部中心处设有齿轮转动轴1-4-3,升降齿轮1-4-4与齿轮转动轴1-4-3固定连接,升降齿轮1-4-4外部设有齿轮外壳1-4-2;所述齿轮外壳1-4-2与支座外壳1-5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推动机构3结构的说明。所述推动机构3包括:固定块3-1,A滑轨3-2,A气缸限位器3-3,A气缸3-4,安装面板3-5,推针台3-6,推针3-7;所述固定块3-1数量为2个,固定块3-1结构为“工”字型,其中固定块3-1上设有A滑轨3-2,A滑轨3-2与固定块3-1螺纹连接;所述A滑轨3-2上置有推针台3-6,推针台3-6与A滑轨3-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面板3-5位于A滑轨3-2一端,安装面板3-5一侧设有A气缸3-4,A气缸3-4通过螺栓与安装面板3-5固定连接;所述推针3-7位于推针台3-6上,推针3-7数量为2个,两个推针3-7长度大小相同,并且在同一水平面;所述A气缸限位器3-3位于A气缸3-4前部一侧,A气缸限位器3-3与操控面板4信号连接。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A滑轨3-2结构的说明。所述A滑轨3-2包括:喷油嘴3-2-1,A滑轨滑缸3-2-2,喷油嘴收线器3-2-3,推针台基座3-2-4,A滑轨滑杆3-2-5,滑缸齿条3-2-6;所述A滑轨滑缸3-2-2位于固定块3-1上方,A滑轨滑缸3-2-2与固定块3-1固定连接,A滑轨滑缸3-2-2上设有推针台基座3-2-4,其中推针台基座3-2-4与A滑轨滑缸3-2-2和A滑轨滑杆3-2-5滑动连接;所述A滑轨滑杆3-2-5位于A滑轨滑缸3-2-2外部一侧,A滑轨滑杆3-2-5通过固定装置与A滑轨滑缸3-2-2固定连接,A滑轨滑杆3-2-5的数量每侧为3个;所述滑缸齿条3-2-6固定连接在A滑轨滑缸3-2-2上部滑道的下方,滑缸齿条3-2-6与推针台基座3-2-4内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喷油嘴3-2-1设在A滑轨滑缸3-2-2内部一侧,喷油嘴3-2-1的数量不少于6个,喷油嘴3-2-1与喷油嘴收线器3-2-3连接,其中喷油嘴收线器3-2-3设于A滑轨滑缸3-2-2一端外侧。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油嘴3-2-1结构的说明。所述喷油嘴3-2-1包括:多级进油口3-2-1-1,油缸减震套3-2-1-2,液压油缸3-2-1-3,油缸封闭板3-2-1-4,液压油杆3-2-1-5,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所述液压油缸3-2-1-3上部设有多级进油口3-2-1-1,多级进油口3-2-1-1与液压油缸3-2-1-3内部贯通,液压油缸3-2-1-3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设于液压油缸3-2-1-3内部中央处,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为实心锥体结构;所述液压油杆3-2-1-5连接在液压油缸3-2-1-3底部敞口处,液压油杆3-2-1-5的数量不少于16个,相邻液压油杆3-2-1-5以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底部端点为中心等角度分布,液压油杆3-2-1-5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所述油缸封闭板3-2-1-4设在液压油杆3-2-1-5下部,油缸封闭板3-2-1-4与液压油杆3-2-1-5铰链连接;所述油缸减震套3-2-1-2固定连接在液压油缸3-2-1-3外壁上端。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油嘴收线器3-2-3结构的说明。所述喷油嘴收线器3-2-3包括:收线穿引环3-2-3-1,收线引导筒3-2-3-2,收线绞盘3-2-3-3,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驱动电机3-2-3-5,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喷油嘴收线3-2-3-7,收线器固定架3-2-3-8;所述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位于整个喷油嘴收线器3-2-3上端,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的下部设有驱动电机3-2-3-5,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与驱动电机3-2-3-5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3-5与操控面板4通过导线控制相连,驱动电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包括:调节支座(1),工作柜(2),推动机构(3),操控面板(4),报警器(5),穿针板(6),穿针机构(7),气动三联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柜(2)底部四角设有调节支座(1),调节支座(1)调节高度值在0mm~25mm;所述工作柜(2)上部设有推动机构(3),推动机构(3)与工作柜(2)螺纹固定,其中推动机构(3)一端置有穿针机构(7),穿针机构(7)与工作柜(2)螺纹固定;所述工作柜(2)上部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操控面板(4)和报警器(5),报警器(5)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所述穿针板(6)位于穿针机构(7)顶端,穿针板(6)共有两个,穿针板(6)与穿针机构(7)固定连接,其中穿针板(6)设有凹槽,其凹槽内置有一排穿针;所述气动三联件(8)位于工作柜(2)前侧,气动三联件(8)与工作柜(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机构(3)内设有A滑轨(3‑2);A滑轨(3‑2)位于固定块(3‑1)上部,A滑轨(3‑2)与固定块(3‑1)连接;所述A滑轨(3‑2)上部设有推针台(3‑6);所述A滑轨(3‑2)内设有喷油嘴收线器(3‑2‑3);喷油嘴收线器(3‑2‑3)与喷油嘴(3‑2‑1)连接,喷油嘴收线器(3‑2‑3)设在A滑轨滑缸(3‑2‑2)外侧;所述喷油嘴收线器(3‑2‑3)内设有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位于驱动电机(3‑2‑3‑5)的下方,所述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位于收线绞盘(3‑2‑3‑3)上方;所述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包括:冷却装置壳体(3‑2‑3‑4‑1),波浪型缓冲板(3‑2‑3‑4‑2),冷却装置腔体(3‑2‑3‑4‑3),温度传感器(3‑2‑3‑4‑4),冷却网(3‑2‑3‑4‑5),水平冷却板(3‑2‑3‑4‑6),冷却水回流管(3‑2‑3‑4‑7),冷却水泵(3‑2‑3‑4‑8),冷却水去流管(3‑2‑3‑4‑9);所述冷却装置腔体(3‑2‑3‑4‑3)为冷却装置壳体(3‑2‑3‑4‑1)内部中空结构,冷却装置腔体(3‑2‑3‑4‑3)上、下两侧腔室均设有波浪型缓冲板(3‑2‑3‑4‑2),且每侧腔室波浪型缓冲板(3‑2‑3‑4‑2)的数量都为3个;所述水平冷却板(3‑2‑3‑4‑6)位于冷却装置腔体(3‑2‑3‑4‑3)下侧腔室波浪型缓冲板(3‑2‑3‑4‑2)的下方,水平冷却板(3‑2‑3‑4‑6)的数量为4个,相邻水平冷却板(3‑2‑3‑4‑6)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冷却网(3‑2‑3‑4‑5)位于水平冷却板(3‑2‑3‑4‑6)下部,冷却网(3‑2‑3‑4‑5)与冷却装置壳体(3‑2‑3‑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去流管(3‑2‑3‑4‑9)设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上部,冷却水回流管(3‑2‑3‑4‑7)设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下部,冷却水去流管(3‑2‑3‑4‑9)与冷却水回流管(3‑2‑3‑4‑7)的一端均与冷却装置腔体(3‑2‑3‑4‑3)贯通,冷却水去流管(3‑2‑3‑4‑9)与冷却水回流管(3‑2‑3‑4‑7)的另一端通过冷却水泵(3‑2‑3‑4‑8)连接,其中冷却水泵(3‑2‑3‑4‑8)连接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外部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3‑2‑3‑4‑4)设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内壁一侧下部,温度传感器(3‑2‑3‑4‑4)与冷却水泵(3‑2‑3‑4‑8)均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包括:调节支座(1),工作柜(2),推动机构(3),操控面板(4),报警器(5),穿针板(6),穿针机构(7),气动三联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柜(2)底部四角设有调节支座(1),调节支座(1)调节高度值在0mm~25mm;所述工作柜(2)上部设有推动机构(3),推动机构(3)与工作柜(2)螺纹固定,其中推动机构(3)一端置有穿针机构(7),穿针机构(7)与工作柜(2)螺纹固定;所述工作柜(2)上部一侧两端分别设有操控面板(4)和报警器(5),报警器(5)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所述穿针板(6)位于穿针机构(7)顶端,穿针板(6)共有两个,穿针板(6)与穿针机构(7)固定连接,其中穿针板(6)设有凹槽,其凹槽内置有一排穿针;所述气动三联件(8)位于工作柜(2)前侧,气动三联件(8)与工作柜(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机构(3)内设有A滑轨(3-2);A滑轨(3-2)位于固定块(3-1)上部,A滑轨(3-2)与固定块(3-1)连接;所述A滑轨(3-2)上部设有推针台(3-6);所述A滑轨(3-2)内设有喷油嘴收线器(3-2-3);喷油嘴收线器(3-2-3)与喷油嘴(3-2-1)连接,喷油嘴收线器(3-2-3)设在A滑轨滑缸(3-2-2)外侧;所述喷油嘴收线器(3-2-3)内设有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位于驱动电机(3-2-3-5)的下方,所述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位于收线绞盘(3-2-3-3)上方;所述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包括:冷却装置壳体(3-2-3-4-1),波浪型缓冲板(3-2-3-4-2),冷却装置腔体(3-2-3-4-3),温度传感器(3-2-3-4-4),冷却网(3-2-3-4-5),水平冷却板(3-2-3-4-6),冷却水回流管(3-2-3-4-7),冷却水泵(3-2-3-4-8),冷却水去流管(3-2-3-4-9);所述冷却装置腔体(3-2-3-4-3)为冷却装置壳体(3-2-3-4-1)内部中空结构,冷却装置腔体(3-2-3-4-3)上、下两侧腔室均设有波浪型缓冲板(3-2-3-4-2),且每侧腔室波浪型缓冲板(3-2-3-4-2)的数量都为3个;所述水平冷却板(3-2-3-4-6)位于冷却装置腔体(3-2-3-4-3)下侧腔室波浪型缓冲板(3-2-3-4-2)的下方,水平冷却板(3-2-3-4-6)的数量为4个,相邻水平冷却板(3-2-3-4-6)之间呈等距分布;所述冷却网(3-2-3-4-5)位于水平冷却板(3-2-3-4-6)下部,冷却网(3-2-3-4-5)与冷却装置壳体(3-2-3-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去流管(3-2-3-4-9)设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上部,冷却水回流管(3-2-3-4-7)设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下部,冷却水去流管(3-2-3-4-9)与冷却水回流管(3-2-3-4-7)的一端均与冷却装置腔体(3-2-3-4-3)贯通,冷却水去流管(3-2-3-4-9)与冷却水回流管(3-2-3-4-7)的另一端通过冷却水泵(3-2-3-4-8)连接,其中冷却水泵(3-2-3-4-8)连接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外部一侧;所述温度传感器(3-2-3-4-4)设在冷却装置壳体(3-2-3-4-1)内壁一侧下部,温度传感器(3-2-3-4-4)与冷却水泵(3-2-3-4-8)均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座(1)包括:支座脚垫(1-1),支座立柱(1-2),支座曲臂(1-3),升降器(1-4),支座外壳(1-5),凸轮摇臂(1-6),支座凸轮(1-7),支座升降机(1-8),升降机滑板(1-9);所述支座脚垫(1-1)上部设有支座立柱(1-2),支座立柱(1-2)与支座脚垫(1-1)中心垂直,其中支座立柱(1-2)的底端与支座脚垫(1-1)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立柱(1-2)为可伸缩装置,支座立柱(1-2)位于支座外壳(1-5)内部,支座外壳(1-5)上端与支座立柱(1-2)顶端固定连接,其中支座外壳(1-5)为一侧敞口结构;所述升降机滑板(1-9)位于支座外壳(1-5)敞口一侧,升降机滑板(1-9)上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支座升降机(1-8),升降机滑板(1-9)下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器(1-4);所述升降器(1-4)与支座立柱(1-2)滑动连接、与支座外壳(1-5)固定连接,升降器(1-4)的一侧设有支座曲臂(1-3),支座曲臂(1-3)与升降器(1-4)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支座曲臂(1-3)上部设有凸轮摇臂(1-6),支座曲臂(1-3)通过凸轮摇臂(1-6)与支座凸轮(1-7)连接;所述凸轮摇臂(1-6)的一端与支座曲臂(1-3)同轴转动连接,凸轮摇臂(1-6)的另一端与支座凸轮(1-7)不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支座凸轮(1-7)设于支座升降机(1-8)一侧,两者传动连接;所述支座升降机(1-8)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1-4)包括:升降螺纹(1-4-1),齿轮外壳(1-4-2),齿轮转动轴(1-4-3),升降齿轮(1-4-4);所述升降螺纹(1-4-1)附着于支座立柱(1-2)上,升降螺纹(1-4-1)一侧设有升降齿轮(1-4-4),升降螺纹(1-4-1)与升降齿轮(1-4-4)啮合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4-4)内部中心处设有齿轮转动轴(1-4-3),升降齿轮(1-4-4)与齿轮转动轴(1-4-3)固定连接,升降齿轮(1-4-4)外部设有齿轮外壳(1-4-2);所述齿轮外壳(1-4-2)与支座外壳(1-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3)包括:固定块(3-1),A滑轨(3-2),A气缸限位器(3-3),A气缸(3-4),安装面板(3-5),推针台(3-6),推针(3-7);所述固定块(3-1)数量为2个,固定块(3-1)结构为“工”字型,其中固定块(3-1)上设有A滑轨(3-2),A滑轨(3-2)与固定块(3-1)螺纹连接;所述A滑轨(3-2)上置有推针台(3-6),推针台(3-6)与A滑轨(3-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面板(3-5)位于A滑轨(3-2)一端,安装面板(3-5)一侧设有A气缸(3-4),A气缸(3-4)通过螺栓与安装面板(3-5)固定连接;所述推针(3-7)位于推针台(3-6)上,推针(3-7)数量为2个,两个推针(3-7)长度大小相同,并且在同一水平面;所述A气缸限位器(3-3)位于A气缸(3-4)前部一侧,A气缸限位器(3-3)与操控面板(4)信号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滑轨(3-2)包括:喷油嘴(3-2-1),A滑轨滑缸(3-2-2),喷油嘴收线器(3-2-3),推针台基座(3-2-4),A滑轨滑杆(3-2-5),滑缸齿条(3-2-6);所述A滑轨滑缸(3-2-2)位于固定块(3-1)上方,A滑轨滑缸(3-2-2)与固定块(3-1)固定连接,A滑轨滑缸(3-2-2)上设有推针台基座(3-2-4),其中推针台基座(3-2-4)与A滑轨滑缸(3-2-2)和A滑轨滑杆(3-2-5)滑动连接;所述A滑轨滑杆(3-2-5)位于A滑轨滑缸(3-2-2)外部一侧,A滑轨滑杆(3-2-5)通过固定装置与A滑轨滑缸(3-2-2)固定连接,A滑轨滑杆(3-2-5)的数量每侧为3个;所述滑缸齿条(3-2-6)固定连接在A滑轨滑缸(3-2-2)上部滑道的下方,滑缸齿条(3-2-6)与推针台基座(3-2-4)内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喷油嘴(3-2-1)设在A滑轨滑缸(3-2-2)内部一侧,喷油嘴(3-2-1)的数量不少于6个,喷油嘴(3-2-1)与喷油嘴收线器(3-2-3)连接,其中喷油嘴收线器(3-2-3)设于A滑轨滑缸(3-2-2)一端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嘴(3-2-1)包括:多级进油口(3-2-1-1),油缸减震套(3-2-1-2),液压油缸(3-2-1-3),油缸封闭板(3-2-1-4),液压油杆(3-2-1-5),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所述液压油缸(3-2-1-3)上部设有多级进油口(3-2-1-1),多级进油口(3-2-1-1)与液压油缸(3-2-1-3)内部贯通,液压油缸(3-2-1-3)底部为敞口结构;所述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设于液压油缸(3-2-1-3)内部中央处,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为实心锥体结构;所述液压油杆(3-2-1-5)连接在液压油缸(3-2-1-3)底部敞口处,液压油杆(3-2-1-5)的数量不少于16个,相邻液压油杆(3-2-1-5)以液压油顶冲雾化装置(3-2-1-6)底部端点为中心等角度分布,液压油杆(3-2-1-5)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所述油缸封闭板(3-2-1-4)设在液压油杆(3-2-1-5)下部,油缸封闭板(3-2-1-4)与液压油杆(3-2-1-5)铰链连接;所述油缸减震套(3-2-1-2)固定连接在液压油缸(3-2-1-3)外壁上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嘴收线器(3-2-3)包括:收线穿引环(3-2-3-1),收线引导筒(3-2-3-2),收线绞盘(3-2-3-3),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驱动电机(3-2-3-5),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喷油嘴收线(3-2-3-7),收线器固定架(3-2-3-8);所述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位于整个喷油嘴收线器(3-2-3)上端,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的下部设有驱动电机(3-2-3-5),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与驱动电机(3-2-3-5)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3-5)与操控面板(4)通过导线控制相连,驱动电机(3-2-3-5)的下方设有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所述收线绞盘(3-2-3-3)位于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下方,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驱动电机(3-2-3-5)和收线器冷却装置(3-2-3-4)均与收线绞盘(3-2-3-3)处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收线器离合装置(3-2-3-6)与收线绞盘(3-2-3-3)转动连接;所述收线引导筒(3-2-3-2)位于收线绞盘(3-2-3-3)下方,收线引导筒(3-2-3-2)上端连接有收线器固定架(3-2-3-8),收线引导筒(3-2-3-2)下端设有收线穿引环(3-2-3-1),喷油嘴收线(3-2-3-7)的一端与收线穿引环(3-2-3-1)连接,其中收线穿引环(3-2-3-1)中的喷油嘴收线(3-2-3-7)通过收线引导筒(3-2-3-2)缠绕于收线绞盘(3-2-3-3)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气缸限位器(3-3)包括:限位器壳体(3-3-1),压块张紧度调节栓(3-3-2),螺纹限位轴(3-3-3),对压弹簧(3-3-4),限位轴压块(3-3-5),驱动齿轮(3-3-6),齿轮传动轴(3-3-7);所述限位轴压块(3-3-5)位于限位器壳体(3-3-1)内部,限位轴压块(3-3-5)的数量为2个,相邻限位轴压块(3-3-5)之间通过压块张紧度调节栓(3-3-2)连接,其中压块张紧度调节栓(3-3-2)的数量不少于2个;所述驱动齿轮(3-3-6)位于限位轴压块(3-3-5)内部凹槽处,驱动齿轮(3-3-6)的数量为2个,驱动齿轮(3-3-6)内部中心设有齿轮传动轴(3-3-7),齿轮传动轴(3-3-7)与驱动齿轮(3-3-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限位轴(3-3-3)水平布置于两侧驱动齿轮(3-3-6)之间,螺纹限位轴(3-3-3)与两侧驱动齿轮(3-3-6)啮合连接;所述对压弹簧(3-3-4)固定连接在限位轴压块(3-3-5)一侧,对压弹簧(3-3-4)的数量为2个;所述齿轮传动轴(3-3-7)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寒地粳稻旱播育秧移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气缸(3-4)包括:A气缸进气口(3-4-1),均质装置(3-4-2),气体过滤装置(3-4-3),搅拌器(3-4-4),A气缸壳体(3-4-5),旋转器(3-4-6),出气口控制阀(3-4-7),A气缸出气口(3-4-8),安全气阀(3-4-9);所述A气缸进气口(3-4-1)和A气缸出气口(3-4-8)分别设在A气缸壳体(3-4-5)两侧,其中A气缸进气口(3-4-1)与A气缸壳体(3-4-5)内部贯通;所述气体过滤装置(3-4-3)设在A气缸壳体(3-4-5)内部中心处,气体过滤装置(3-4-3)一端与A气缸出气口(3-4-8)贯通连接,气体过滤装置(3-4-3)另一端与A气缸壳体(3-4-5)内部贯通;所述出气口控制阀(3-4-7)设在A气缸出气口(3-4-8)上部,出气口控制阀(3-4-7)通过导线与操控面板(4)控制相连;所述旋转器(3-4-6)连接在A气缸壳体(3-4-5)内部一侧,旋转器(3-4-6)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旋转器(3-4-6)与均质装置(3-4-2)转动连接,其中均质装置(3-4-2)设在气体过滤装置(3-4-3)一侧;所述搅拌器(3-4-4)位于A气缸壳体(3-4-5)内部上端,搅拌器(3-4-4)的一端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安全气阀(3-4-9)固定连接在A气缸壳体(3-4-5)外侧;所述搅拌器(3-4-4)包括:搅拌器立轴(3-4-4-1),搅拌器离合装置(3-4-4-2),搅拌叶旋转轴(3-4-4-3),搅拌叶(3-4-4-4),旋转轴固定块(3-4-4-5),立轴套管(3-4-4-6);所述搅拌器离合装置(3-4-4-2)设在搅拌器立轴(3-4-4-1)上部且两者转动连接,搅拌器离合装置(3-4-4-2)与外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立轴套管(3-4-4-6)设在搅拌器立轴(3-4-4-1)中部,立轴套管(3-4-4-6)与搅拌器立轴(3-4-4-1)固定连接,立轴套管(3-4-4-6)外侧设有搅拌叶旋转轴(3-4-4-3);所述搅拌叶旋转轴(3-4-4-3)通过旋转轴固定块(3-4-4-5)固定连接在立轴套管(3-4-4-6)上,搅拌叶旋转轴(3-4-4-3)的数量为4个,相邻搅拌叶旋转轴(3-4-4-3)之间以搅拌器立轴(3-4-4-1)为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搅拌叶(3-4-4-4)设在搅拌叶旋转轴(3-4-4-3)上,且搅拌叶(3-4-4-4)与搅拌叶旋转轴(3-4-4-3)转动连接,每个搅拌叶旋转轴(3-4-4-3)上搅拌叶(3-4-4-4)的数量为6个;所述穿针板(6)包括:顶推装置(6-1),穿针放置凹槽(6-2),穿针(6-3),穿针限位器(6-4);所述穿针放置凹槽(6-2)的数量为2个,相邻穿针放置凹槽(6-2)之间设有穿针(6-3),其中穿针(6-3)的两端位于穿针放置凹槽(6-2)内部,穿针(6-3)的数量不少于12个;所述顶推装置(6-1)设在穿针放置凹槽(6-2)上部,顶推装置(6-1)为促使穿针(6-3)下落的加压装置;所述穿针限位器(6-4)固定连接在穿针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张明胜张猛许旭王兴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腾睿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