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凸极效应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伺服系统中,比较常用的编码器有增量式和绝对式之分。在伺服系统掉电后,增量式编码器不具备存储转子位置角度的功能。因此,伺服系统再次上电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初始位置角是未知的,这样会带来电机启动困难的问题。同时,绝对式编码器虽具备掉电后可保存转子位置角度的功能,但需要电池供电,存在着成本较大的问题。可见,从伺服驱动器的软件上来解决转子初始位置角的检测是必要的。目前,在高校中常用的转子初始角度的检测方法是载波频率成分法。在定子绕组中注入高频电压(或电流)信号,利用凸极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中的凸极效应来判断出实际的d轴方向。但是,这种方法受被检测对象的结构的影响,其适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且,伺服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是隐极式。因此,此方法在伺服系统中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洁等人在《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中,采用SPWM(Surface-mountedPermanentMagnetSy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定过程,所述判定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在开环控制模式下,向电机的直轴方向上,施加12组幅值相同、方向角度按照从0°,180°开始,依次增加为0°+θ,180°+θ,0°+2θ,180°+2θ,0°+3θ,180°+3θ,0°+4θ,180°+4θ的电压空间矢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定过程,所述判定过程包括如下步骤:S1:在开环控制模式下,向电机的直轴方向上,施加12组幅值相同、方向角度按照从0°,180°开始,依次增加为0°+θ,180°+θ,0°+2θ,180°+2θ,0°+3θ,180°+3θ,0°+4θ,180°+4θ的电压空间矢量S2:检测各个矢量对应的C相电流幅值,按照C相电流变化率最大时的位置角度来判定转子初始位置角为θr,其中0°<θ≤30°。2.根据权利要求1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S3:在θr到θr+30°的范围内,将施加的电压空间矢量的方向角度θ1(270°)进一步细分至5°,即θr-180°θrθr-175°θr+5°θr-170°θr+10°θr-165°θr+15°θr-160°θr+20°θr-155°θr+25°θr-150°θr+30°,且保持幅值相同;S4:上述12组电压空间矢量中,C相电流变化率最大时的位置角度为最终的转子初始位置角θ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S5:在θr到θr+30°的范围内,将施加的电压空间矢量的方向角度θ1进一步细分至5°,即θr-180°θrθr-175°θr+5°θr-170°θr+10°θr-165°θr+15°θr-160°θr+20°θr-155°θr+25°θr-150°θr+30°,且保持幅值相同;S6:此12组电压空间矢量中,C相电流变化率最大时的位置角度为最终的转子初始位置角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张韬,鲍海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