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化超宽带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709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极化超宽带天线,包括连通的第一波导和第二波导,所述第一波导设有水平极化馈电口,所述第二波导上设有垂直极化馈电口;所述第一波导上设有让从水平极化馈电口出来的A导行波进行波导扭转从而达到水平极化并从设置在第一波导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的水平极化结构;所述第一波导上还设有让从垂直极化馈电口出来的B导行波进行波导扭转从而达到垂直极化并从第一波导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的垂直极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开口辐射圆波导的特殊配置的双极化馈电,实现了天线的双极化高隔离工作。

Dual Polarization UWB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极化超宽带天线
本技术属于射频天线
,具体涉及双极化超宽带天线。
技术介绍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此外,在用电磁波传送能量方面,非信号的能量辐射也需要天线。一般天线都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线既可用作发射天线,也可用作接收天线。同一天线作为发射或接收的基本特性参数是相同的。这就是天线的互易定理。而电磁波电场强度的取向和幅值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在光学中称为偏振。如果这种变化具有确定的规律,就称电磁波为极化电磁波(简称极化波)。如果极化电磁波的电场强度始终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横)平面内取向,其电场矢量的端点沿一闭合轨迹移动,则这一极化电磁波称为平面极化波。电场的矢端轨迹称为极化曲线,并按极化曲线的形状对极化波命名。对于单一频率的平面极化波,极化曲线是一椭圆(称极化椭圆),故称椭圆极化波。顺传播方向看去,若电场矢量的旋向为顺时针,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极化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第一波导(1)和第二波导(2),所述第一波导(1)设有水平极化馈电口(3),所述第二波导(2)上设有垂直极化馈电口(4);所述第一波导(1)上设有让从水平极化馈电口(3)出来的A导行波进行波导扭转从而达到水平极化并从设置在第一波导(1)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的水平极化结构;所述第一波导(1)上还设有让从垂直极化馈电口(4)出来的B导行波进行波导扭转从而达到垂直极化并从第一波导(1)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的垂直极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极化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第一波导(1)和第二波导(2),所述第一波导(1)设有水平极化馈电口(3),所述第二波导(2)上设有垂直极化馈电口(4);所述第一波导(1)上设有让从水平极化馈电口(3)出来的A导行波进行波导扭转从而达到水平极化并从设置在第一波导(1)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的水平极化结构;所述第一波导(1)上还设有让从垂直极化馈电口(4)出来的B导行波进行波导扭转从而达到垂直极化并从第一波导(1)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的垂直极化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化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导(1)底部设有短路面(5),所述A导行波进行水平极化后进入短路面(5)并由短路面(5)反射向上从所述第一波导(1)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所述B导行波进行垂直极化后进入短路面(5)并由短路面(5)反射向上从所述第一波导(1)顶部的开口处向外辐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极化超宽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极化结构为对称设置在第一波导(1)内的A波导阶梯渐变结构(6),所述A波导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睿迪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