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射测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50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射测量设备,能够适用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该辐射测量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器和处理器、测量腔体以及屏蔽件;其中:至少一个探测器围绕在腔体的外侧,用于接收置于腔体内的辐射放射源放射的射线并转化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连接,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辐射数据;屏蔽件包覆在腔体的外侧,用于屏蔽辐射放射源所在场景中的本底辐射,其中,至少一个探测器位于腔体与屏蔽件之间,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

A Radiation Measur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射测量设备
本技术涉及核辐射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辐射测量设备。
技术介绍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在某些场所例如核动力厂中,为了保证安全性,需要对处于核辐射场所内的物品,例如安全帽等小物品进行核辐射监测。为了防止天然辐射对小物品的辐射测量的影响,通常会设置屏蔽件以尽量避免本底辐射对小物品的辐射测量的影响。目前针对小物品的辐射测量仪器内的屏蔽件的厚度是固定的,然而不同场景下对于小物品的本底辐射量是不同的,例如就核电站而言,对于小物品来说本底辐射量就较大,那么此时屏蔽件的厚度较薄,那么辐射测量仪器测量的小物品的辐射量可能包括本底辐射量,导致测量数据的准确度较低。可见,目前的辐射测量仪器内的屏蔽件的厚度是固定的,无法适应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导致测量的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辐射测量设备,能够适用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测量设备,该辐射测量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器和处理器、腔体以及屏蔽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围绕在所述腔体的外侧,用于接收置于所述腔体内的辐射放射源放射的射线并转化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辐射数据;所述屏蔽件包覆在所述腔体的外侧,用于屏蔽所述辐射放射源所在场景中的本底辐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位于所述腔体与所述屏蔽件之间,所述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且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那么当测量本底辐射较低的场景内的物品的辐射量时,则可以从至少两层屏蔽层中拆卸其中的一层或者几层屏蔽层,以减小屏蔽件的厚度;而当测量本底辐射较高的场景内的物品的辐射量时,则可以在原有的屏蔽层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或者几层屏蔽层,以增大屏蔽件的厚度,从而使得辐射测量设备适应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可选的,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可选的,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的厚度位于[1cm,5cm]。可选的,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中至少一层屏蔽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本技术实施例中,屏蔽件是由多层屏蔽层组成,不同的屏蔽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每层的屏蔽层的厚度较厚时设置了较少层的屏蔽层,减少拆卸或者添加的次数,较为简便。当每层的屏蔽层厚度较薄时,拆卸或者添加时较为省力。可选的,所述腔体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面正下方的底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两端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两端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其中,所述前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左侧板连接,且围绕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垂直方向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腔体打开或封闭;和/或,所述后侧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右侧板连接,且围绕所述第二连接件以垂直方向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腔体打开或封闭形成之间和/或所述后侧板。本技术实施例中,腔体在两侧可以设置一个门,以方便待测量物品的置放或取出。腔体也可以设置两个门,以便于较长物品的置放或取出。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包括至少两个探测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均匀分布在所述腔体的顶板和底板;或,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均匀分布在所述腔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包括至少四个探测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均匀分布在所述腔体的顶板、底板以及左侧板和右侧板。本技术实施例中,探测器可以设置多个,并均匀分布在腔体外侧,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可选的,所述屏蔽层的材料包括铅。可选的,所述腔体的材质包括不锈钢。可选的,所述腔体放置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的板体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5mm。本技术实施例中,辐射测量设备内设置的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且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那么当测量本底辐射较低的场景内的物品的辐射量时,则可以从至少两层屏蔽层中拆卸其中的一层或者几层屏蔽层,以减小屏蔽件的厚度;而当测量本底辐射较高的场景内的物品的辐射量时,则可以在原有的屏蔽层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或者几层屏蔽层,以增大屏蔽件的厚度,从而使得辐射测量设备适应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辐射测量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辐射测量设备的屏蔽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辐射测量设备的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目前的辐射测量仪器内的屏蔽件的厚度是固定的,无法适应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导致测量的准确度较低。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辐射测量设备,在该辐射测量设备内设置的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且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那么当测量本底辐射较低的场景内的物品的辐射量时,则可以从至少两层屏蔽层中拆卸其中的一层或者几层屏蔽层,以减小屏蔽件的厚度;而当测量本底辐射较高的场景内的物品的辐射量时,则可以在原有的屏蔽层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层或者几层屏蔽层,以增大屏蔽件的厚度,从而使得辐射测量设备适应多种不同本底辐射的应用场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本技术实施例中,本底辐射是指环境本来存在的辐射,主要包括宇宙射线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介绍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请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辐射测量设备,该辐射测量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器10和处理器20、腔体30以及屏蔽件40;其中:至少一个探测器10围绕在腔体30的外侧,用于接收置于腔体30内的辐射放射源放射的射线并转化为电信号,将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20;处理器20与至少一个探测器10连接,用于接收电信号,并对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辐射数据;屏蔽件40包覆在腔体30的外侧,用于屏蔽辐射放射源所在场景中的本底辐射,其中,至少一个探测器10位于腔体30与屏蔽件40之间,屏蔽件40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图1中,探测器10及处理器20与腔体30和屏蔽件40的位置仅是示意,不代表真实的设置方式。且探测器10及处理器20与腔体30和屏蔽件40由于辐射测量设备的外壳的遮挡,实质上是不可见的,为了便于示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是采用实线进行示意。由于测量环境中存在本底辐射,所以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待测量的辐射放射源,例如类似安全帽等的小物品的辐射量时,需要对本底辐射进行屏蔽。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辐射测量设备可以设置一个用于放置小物品的腔体30,在腔体30的外侧可以设置多个探测器10,并在多个探测器10的外围设置由多层屏蔽层组成的屏蔽件40,其中,屏蔽件40完全包覆腔体30。由于屏蔽件40将位于腔体30内的小物品与环境中的辐射量隔离,使得探测器10对小物品的测量免受本底辐射影响,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屏蔽件40可以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400,且至少两层屏蔽层400为可拆卸连接。当辐射测量设备用在本底辐射较低的场景中测量小物品的辐射量时,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器和处理器、腔体以及屏蔽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围绕在所述腔体的外侧,用于接收置于所述腔体内的辐射放射源放射的射线并转化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辐射数据;所述屏蔽件包覆在所述腔体的外侧,用于屏蔽所述辐射放射源所在场景中的本底辐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位于所述腔体与所述屏蔽件之间,所述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探测器和处理器、腔体以及屏蔽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围绕在所述腔体的外侧,用于接收置于所述腔体内的辐射放射源放射的射线并转化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辐射数据;所述屏蔽件包覆在所述腔体的外侧,用于屏蔽所述辐射放射源所在场景中的本底辐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探测器位于所述腔体与所述屏蔽件之间,所述屏蔽件包括至少两层屏蔽层,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为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的厚度位于[1cm,5cm]。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辐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屏蔽层中至少一层屏蔽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包括:与水平面平行的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面正下方的底板、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两端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学智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麦特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迈为核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