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46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包括检测器外壳、检测器挡光板、电磁锁、控制装置、定位装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器外壳前侧设置有所述检测器挡光板,所述检测器挡光板下侧设置有所述电磁锁,所述检测器挡光板一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检测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上侧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源与光纤的耦合以降低固体表面荧光检测时产生的传输误差,通过内置的定位装置可以对待检测固体进行三维位置调节,并且可以进行三维光斑定位操作,通过内置的芯片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A Fluorescence Detection Instrument for Solid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
本技术涉及荧光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固体表面荧光检测斑点定位困难,不能定性、定量。利用荧光光度计进行固体表面荧光分析,也存在斑点定位困难的问题。对比申请号为201721712203.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纤式固体样品荧光测试装置,样品台座上固定有样品台,样品台座的底部四个底角均固定有固定脚,样品台座靠近地面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两个小孔,样品台座上方罩有样品台盖,所述样品台的中央设有透视窗,透视窗的下方采用组合螺钉固定有光纤座,光纤座上设有光纤准直镜一和光纤准直镜二,光纤准直镜一采用发射光纤穿过一个小孔与样品架相连,光纤准直镜二采用激发光纤穿过另一个小孔与样品架相连。上述专利无法对待检测固体进行三维定位,因此要设计一种新的设备,本技术通过光源与光纤的耦合以降低固体表面荧光检测时产生的传输误差,通过内置的定位装置可以对待检测固体进行三维位置调节,并且可以进行三维光斑定位操作,通过内置的芯片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本技术可以对待检测固体进行全自动三维荧光检测操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包括检测器外壳、检测器挡光板、电磁锁、控制装置、定位装置、检测装置,所述检测器外壳前侧设置有所述检测器挡光板,所述检测器挡光板下侧设置有所述电磁锁,所述检测器挡光板一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检测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上侧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台、电路板、控制芯片、电源开关、显示屏、显示驱动芯片、控制按键、触摸操作板,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IC697CPM790,所述电源开关的型号为KCD6,所述显示屏的型号为M077C,所述显示驱动芯片的型号为ME2604,所述控制按键的型号为FKBN104MC/EMU2,所述触摸操作板的型号为VT3-W4M,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台、电磁推杆、定位器外壳、伺服电机、电机驱动芯片、螺纹环、蜗杆、电机基座,所述电磁推杆的型号为CD-Y2050,所述伺服电机的型号为DS-25RS370,所述电机驱动芯片的型号为A4960,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器外壳、发射透镜、光源安装座、光栅、光纤、聚焦镜、电荷耦合器,所述检测器外壳前侧设置有所述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内部后侧设置有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前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电机驱动芯片,所述电路板前侧设置有所述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一侧设置有所述触摸操作板,所述电源开关上侧设置有所述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上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屏,所述检测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下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器外壳,所述定位器外壳内部设置有所述电磁推杆,所述电磁推杆下侧设置有所述螺纹环,所述螺纹环一侧设置有所述蜗杆,所述蜗杆一侧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下侧设置有所述电机基座,所述检测器外壳上侧设置有所述发射器外壳,所述发射器外壳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光源安装座,所述发射器外壳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所述发射透镜,所述固定台上侧设置有所述光栅,所述光栅上侧设置有所述光纤,所述光纤前侧设置有所述聚焦镜,所述聚焦镜前侧设置有所述电荷耦合器,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磁锁、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控制按键、所述触摸操作板、所述电磁推杆、所述伺服电机、所述电机驱动芯片、所述电荷耦合器电连接。进一步设置: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电机驱动芯片通过焊接连接。如此设置,通过焊接连接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显示驱动芯片、所述电机驱动芯片进行固定,并且实现电连通。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器外壳与所述电磁锁、所述控制台、所述发射器外壳、所述电荷耦合器通过螺钉紧固相连。如此设置,通过螺钉紧固相连使所述检测器外壳与所述电磁锁、所述控制台、所述发射器外壳、所述电荷耦合器拆装便捷,安装牢固。进一步设置:所述光纤与所述光栅、所述聚焦镜熔接。如此设置,熔接使所述光纤与所述光栅、所述聚焦镜实现信号传输。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台与所述电磁推杆通过螺钉紧固相连。如此设置,使所述固定台可以在所述电磁推杆推动下进行升降移动。进一步设置: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蜗杆通过卡槽连接,所述螺纹环与所述蜗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器外壳与所述螺纹环通过螺钉紧固相连。如此设置,使所述定位器外壳可以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所述螺纹环与所述蜗杆的连接进行移动。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台与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按键、所述触摸操作板通过螺钉紧固相连。如此设置,通过螺钉紧固相连使所述控制台与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显示屏、所述控制按键、所述触摸操作板进行固定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光源与光纤的耦合以降低固体表面荧光检测时产生的传输误差;2、本装置通过内置的定位装置可以对待检测固体进行三维位置调节;3、本装置可以进行三维光斑定位操作;4、本装置通过内置的芯片可以对接收信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的主视部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的轴侧示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的电路结构流程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检测器外壳;2、检测器挡光板;3、电磁锁;4、控制装置;5、控制台;6、电路板;7、控制芯片;8、电源开关;9、显示屏;10、显示驱动芯片;11、控制按键;12、触摸操作板;13、定位装置;14、固定台;15、电磁推杆;16、定位器外壳;17、伺服电机;18、电机驱动芯片;19、螺纹环;20、蜗杆;21、电机基座;22、检测装置;23、发射器外壳;24、发射透镜;25、光源安装座;26、光栅;27、光纤;28、聚焦镜;29、电荷耦合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器外壳(1)、检测器挡光板(2)、电磁锁(3)、控制装置(4)、定位装置(13)、检测装置(22),所述检测器外壳(1)前侧设置有所述检测器挡光板(2),所述检测器挡光板(2)下侧设置有所述电磁锁(3),所述检测器挡光板(2)一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装置(4),所述检测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定位装置(13),所述定位装置(13)上侧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22),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台(5)、电路板(6)、控制芯片(7)、电源开关(8)、显示屏(9)、显示驱动芯片(10)、控制按键(11)、触摸操作板(12),所述定位装置(13)包括固定台(14)、电磁推杆(15)、定位器外壳(16)、伺服电机(17)、电机驱动芯片(18)、螺纹环(19)、蜗杆(20)、电机基座(21),所述检测装置(22)包括发射器外壳(23)、发射透镜(24)、光源安装座(25)、光栅(26)、光纤(27)、聚焦镜(28)、电荷耦合器(29),所述检测器外壳(1)前侧设置有所述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内部后侧设置有所述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前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芯片(7)、所述显示驱动芯片(10)、所述电机驱动芯片(18),所述电路板(6)前侧设置有所述电源开关(8),所述电源开关(8)一侧设置有所述触摸操作板(12),所述电源开关(8)上侧设置有所述控制按键(11),所述控制按键(11)上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屏(9),所述检测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台(14),所述固定台(14)下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器外壳(16),所述定位器外壳(16)内部设置有所述电磁推杆(15),所述电磁推杆(15)下侧设置有所述螺纹环(19),所述螺纹环(19)一侧设置有所述蜗杆(20),所述蜗杆(20)一侧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下侧设置有所述电机基座(21),所述检测器外壳(1)上侧设置有所述发射器外壳(23),所述发射器外壳(23)内部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光源安装座(25),所述发射器外壳(23)内部下表面设置有所述发射透镜(24),所述固定台(14)上侧设置有所述光栅(26),所述光栅(26)上侧设置有所述光纤(27),所述光纤(27)前侧设置有所述聚焦镜(28),所述聚焦镜(28)前侧设置有所述电荷耦合器(29),所述控制芯片(7)与所述电磁锁(3)、所述电源开关(8)、所述显示屏(9)、所述显示驱动芯片(10)、所述控制按键(11)、所述触摸操作板(12)、所述电磁推杆(15)、所述伺服电机(17)、所述电机驱动芯片(18)、所述电荷耦合器(2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表面荧光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器外壳(1)、检测器挡光板(2)、电磁锁(3)、控制装置(4)、定位装置(13)、检测装置(22),所述检测器外壳(1)前侧设置有所述检测器挡光板(2),所述检测器挡光板(2)下侧设置有所述电磁锁(3),所述检测器挡光板(2)一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装置(4),所述检测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定位装置(13),所述定位装置(13)上侧设置有所述检测装置(22),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控制台(5)、电路板(6)、控制芯片(7)、电源开关(8)、显示屏(9)、显示驱动芯片(10)、控制按键(11)、触摸操作板(12),所述定位装置(13)包括固定台(14)、电磁推杆(15)、定位器外壳(16)、伺服电机(17)、电机驱动芯片(18)、螺纹环(19)、蜗杆(20)、电机基座(21),所述检测装置(22)包括发射器外壳(23)、发射透镜(24)、光源安装座(25)、光栅(26)、光纤(27)、聚焦镜(28)、电荷耦合器(29),所述检测器外壳(1)前侧设置有所述控制台(5),所述控制台(5)内部后侧设置有所述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前侧设置有所述控制芯片(7)、所述显示驱动芯片(10)、所述电机驱动芯片(18),所述电路板(6)前侧设置有所述电源开关(8),所述电源开关(8)一侧设置有所述触摸操作板(12),所述电源开关(8)上侧设置有所述控制按键(11),所述控制按键(11)上侧设置有所述显示屏(9),所述检测器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固定台(14),所述固定台(14)下侧设置有所述定位器外壳(16),所述定位器外壳(16)内部设置有所述电磁推杆(15),所述电磁推杆(15)下侧设置有所述螺纹环(19),所述螺纹环(19)一侧设置有所述蜗杆(20),所述蜗杆(20)一侧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下侧设置有所述电机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乃林利雪如许雅婷
申请(专利权)人:韩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