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00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包括地面和排水渠,地面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渠,地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坡面,排水渠下方嵌套设置有蓄水池,蓄水池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蓄水池另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管,坡面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基板,固定基板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槽,活动板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导流槽,强导流槽于排水槽之间呈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结构稳定,既可以对雨水进行存储,也可以顺利的对水完成引流,还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组合式的装置结构使用更加灵活,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A Drainage Device for Land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地整治
,具体是一种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排水装置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用以除涝、防渍、防盐的各级排水沟(管)道及建筑物的总称,主要由田间排水调节网、各级排水沟、蓄涝湖泊、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排水区的多余水量首先汇入田间排水调节网,然后经各级排水沟或经湖泊滞蓄后再由排水闸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区,但是这类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雨水进行引流排水的时候,不能对雨水进行存储,而且无法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现有的排水装置多是预制结构,在更换和维修时不够灵活。因此,需要在现有的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的排水装置不能对雨水进行存储,而且无法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在更换和维修时不够灵活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通过设置滤网、蓄水池和等部件,能够对雨水进行存储,也可以顺利的对水完成引流,还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组合式的装置结构使用更加灵活,对于土地整治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包括地面和排水渠,所述地面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渠,所述地面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坡面,所述排水渠下方嵌套设置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所述蓄水池另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坡面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活动板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导流槽,强导流槽于排水槽之间呈连通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位于蓄水池高度的四分之一处,且排水管的另一侧一直延伸到活动板表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网的上沿与蓄水池一侧开口持平,且滤网的下沿与排水管下沿持平。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上下两侧均为反向设置的“L”状,且活动板均为混凝土预制活动板,与固定基板之间呈凹凸面契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槽上沿呈开口设置,且导流槽与排水槽之间夹角为四十五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有排水管位于蓄水池高度的四分之一处,且排水管的另一侧一直延伸到活动板表面,滤网的上沿与蓄水池一侧开口持平,且滤网的下沿与排水管下沿持平,蓄水池可以对雨水进行存储,当蓄水池里面的水满出时,雨水就会通过排水管排出到活动板,相比于现有的排水装置,此种设置既可以对雨水进行存储,同时,也可以顺利的对水完成引流,一举两得,解决了现有排水装置无法对雨水进行存储的问题;通过设有导流槽上沿呈开口设置,且导流槽与排水槽之间夹角为四十五度,此设计使得导流槽可以将水流倒入导排水槽中,倾斜的导流槽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形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解决了现有装置易被雨水冲毁的问题;通过设有活动板的上下两侧均为反向设置的“L”状,且活动板均为混凝土预制活动板,与固定基板之间呈凹凸面契合,此种装配式的活动板,使得损坏的活动板在进行更换时更加的方便,同时活动板呈“L”状设置的上下两侧,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时连接更加的稳定,也更加紧密,解决了现有装置使用不够灵活方便的问题。综上所述,整个装置结构稳定,既可以对雨水进行存储,也可以顺利的对水完成引流,还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组合式的装置结构使用更加灵活,有很高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活动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板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地面,2-排水渠,3-蓄水池,4-固定基板,5-活动板,101-坡面,301-滤网,302-排水管,501-导流槽,502-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3,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包括地面1和排水渠2,地面1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渠2,地面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坡面101,排水渠2下方嵌套设置有蓄水池3,蓄水池3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301,蓄水池3另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管302,坡面101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基板4,固定基板4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5,活动板5上表面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槽502,活动板5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导流槽501,强导流槽501于排水槽502之间呈连通设置。当在下雨时,雨水通过地面1,进入到排水渠2中,然后再通过滤网301将杂质过滤,进入到蓄水池3中,对雨水进行存储,方便以后对土地进行灌溉,当蓄水池3里面的水满出时,雨水就会通过排水管302排出到活动板5,此种设置既可以对雨水进行存储,同时,也可以顺利的对水完成引流,一举两得。实施例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其中,排水管302位于蓄水池3高度的四分之一处,且排水管302的另一侧一直延伸到活动板5表面;排水管30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度;滤网301的上沿与蓄水池3一侧开口持平,且滤网301的下沿与排水管302下沿持平;活动板5的上下两侧均为反向设置的“L”状,且活动板5均为混凝土预制活动板5,与固定基板4之间呈凹凸面契合;导流槽501上沿呈开口设置,且导流槽501与排水槽502之间夹角为四十五度。导流槽501将排水管302排出的水和落在活动板5上的水进行收集导流,将其排入到排水槽502中,倾斜的导流槽可以对水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避免形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实施例三: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时,首先,对装置的各个模块进行检测,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然后,将混凝土预制的活动板5通过凹凸面,将其连接在固定基板4上,活动板5的上下两侧均为反向设置的“L”状使得每块活动板5在进行连接时更加紧密,当在下雨时,雨水通过地面1,进入到排水渠2中,然后再通过滤网301将杂质过滤,进入到蓄水池3中,对雨水进行存储,方便以后对土地进行灌溉,当蓄水池3里面的水满出时,雨水就会通过排水管302排出到活动板5,接着,导流槽501将排水管302排出的水和落在活动板5上的水进行收集导流,将其排入到排水槽502中,避免雨水将土地造成冲毁。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包括地面(1)和排水渠(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渠(2),所述地面(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坡面(101),所述排水渠(2)下方嵌套设置有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3)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301),所述蓄水池(3)另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管(302),所述坡面(101)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基板(4),所述固定基板(4)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上表面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槽(502),所述活动板(5)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导流槽(501),强导流槽(501)于排水槽(502)之间呈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包括地面(1)和排水渠(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上方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渠(2),所述地面(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坡面(101),所述排水渠(2)下方嵌套设置有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3)内部活动连接有滤网(301),所述蓄水池(3)另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水管(302),所述坡面(101)表面嵌入设置有固定基板(4),所述固定基板(4)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活动板(5)上表面左右两侧嵌入设置有排水槽(502),所述活动板(5)上表面中部嵌入设置有导流槽(501),强导流槽(501)于排水槽(502)之间呈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土地整治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302)位于蓄水池(3)高度的四分之一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雪舒盟昌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