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475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包括:沟渠本体、透水砖及第一定位条,所述透水砖为正六边形,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从而使得相邻的四个所述透水砖之间合围形成一菱形槽,并且该菱形槽与所述侧壁直接连通,由于所述侧壁为泥土面,从而所述菱形槽把所述沟渠本体内的生态环境与所述沟渠本体外的生态环境连通,避免了生物隔离,防止水体污染变臭,并且所述菱形槽可作为植物生长的空间,无需人工播撒种子,靠植物自然传播等途径必然会使种子落地生根发芽,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沟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 Permeable Ecological Di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meable ecological ditch, which comprises a ditch body, a permeable brick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strip. The permeable brick is hexagonal in shape, and the adjacent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two permeable bricks adjacent to the side wall are joined together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side wall, and the two permeable bricks adjacent to the side wall length direction are joined at only one end, thus making the four adjacent ones. The permeable bricks are enclosed to form a rhombic groove, and the rhombic groove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Since the side wall is a soil surface, the rhombic groove connect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ditch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utside the main body of the ditch, avoids biological isolation, prevents water pollution and odor, and the rhombic groove can be used as a space for plant growth without any need. Artificial sowing of seeds, relying on natural propagation of plants and other means will inevitably make seeds rooting and germination on the ground,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but also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he ditch eco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
本技术涉及生态沟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生态沟渠的相关专利很多,但是多数集中于水生植物的净化效果而构建出不同的模式,相反对于沟渠形态的研究有待开发。目前农村的沟渠的建设,多采用硬底化渠道技术。硬底化沟渠常用混凝土、浆砌石、泥土等材料,在田间原有的土质渠道基础上改造或新建而成。硬底化沟渠具有耐用、渗透率低、灌溉率高等优点,它能减少田埂杂草及种子传播;但是在建设硬底化沟渠过程中,施工费时、费事、造价高。此外,新建的渠道往往较深、渠壁垂直,田间生物进入沟渠后难以逃脱,鱼、虾等也难以在渠道内栖息、繁殖,所以硬底化沟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物隔离,影响渠系水交换,破坏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解决现有技术中硬底化沟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生物隔离,鱼、虾难以在渠道内栖息、繁殖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包括:沟渠本体、透水砖及第一定位条,所述沟渠本体包括两个侧壁及一底面,两个所述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面的两侧,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且截面为倒梯形的所述沟渠本体;所述第一定位条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面的两侧,且分别紧邻两个所述侧壁布置;所述透水砖为多个,多个所述透水砖均为正六边形,多个所述透水砖阵列铺设于两个所述侧壁的表面,并且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紧邻所述第一定位条布置的一排所述透水砖均下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条相抵接;其中,所述侧壁及所述底面均为泥土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透水式生态沟渠中的所述沟渠本体的截面为倒梯形、多个所述透水砖均为正六边形,从而结构稳定;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从而使得相邻的四个所述透水砖之间合围形成一菱形槽,并且该菱形槽与所述侧壁直接连通,由于所述侧壁为泥土面,从而所述菱形槽把所述沟渠本体内的生态环境与所述沟渠本体外的生态环境连通,避免了生物隔离,防止水体污染变臭,并且所述菱形槽可作为植物生长的空间,无需人工播撒种子,靠植物自然传播等途径必然会使种子落地生根发芽,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沟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沟渠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定位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第二定位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包括:沟渠本体1、透水砖2、第一定位条3、第二定位条4及挡水板5。所述沟渠本体1包括两个侧壁11及一底面12,两个所述侧壁11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面12的两侧,两个所述侧壁11与所述底面12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且截面为倒梯形的所述沟渠本体1;所述侧壁11及所述底面均为泥土面。所述第一定位条3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3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面12的两侧,且分别紧邻两个所述侧壁11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条3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定位条3靠近所述侧壁11的一面与所述侧壁11的表面垂直,从而便于所述透水砖2的铺设;所述透水砖2为多个,多个所述透水砖2均为正六边形,多个所述透水砖2阵列铺设于两个所述侧壁11的表面,并且沿所述侧壁11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2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11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2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紧邻所述第一定位条3布置的一排所述透水砖2均下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条3相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水砖2的透水系数为3.0×10-2cm/s,厚度为4cm,边长为20cm。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条3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凸起3a,所述第一定位凸起3a插入所述底面12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条4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4均沿着所述侧壁1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4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侧壁11的上侧边;紧邻所述第二定位条4布置的一排所述透水砖2均上侧边与所述第二定位条4相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条4靠近所述侧壁11的一面与所述侧壁11的表面垂直,从而便于抵接所述透水砖2的上侧边。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条4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定位凸起4a,所述第二定位凸起4a插入所述侧壁11的上侧边缘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挡水板5为多个,多个所述挡水板5均内置于所述沟渠本体1,并沿所述沟渠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并且把所述沟渠本体1分隔成多个容水槽;每个所述挡水板5的中部均设置有一竖直布置到连通槽5a,所述连通槽5a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容水槽,从而使得两个所述容水槽之间的水流仅通过所述连通槽5a流动,避免水流对两个所述侧壁11造成直接冲刷,从而更好的保护所述侧壁11上的水生植物;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槽5a包括一半圆通槽5a1及一条形槽5a2,所述半圆通槽5a1的下侧贯穿于所述挡水板5的下侧边,所述半圆通槽5a1便于水底生物在两个所述容水槽之间游动;所述条形槽5a2竖直布置于所述半圆通槽5a1的上方,用于连通两个所述容水槽内不同深度的水流;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挡水板5的两侧通过可拆卸螺钉6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4上设置的螺纹孔4b配合连接。工作原理:该透水式生态沟渠中的所述沟渠本体1的截面为倒梯形、多个所述透水砖2均为正六边形,从而结构稳定;沿所述侧壁11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2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11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2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从而使得相邻的四个所述透水砖2之间合围形成一菱形槽a,并且该菱形槽a与所述侧壁11直接连通,由于所述侧壁11为泥土面,从而所述菱形槽a把所述沟渠本体1内的生态环境与所述沟渠本体外的生态环境连通,避免了生物隔离,防止水体污染变臭,并且所述菱形槽a可作为植物生长的空间,无需人工播撒种子,靠植物自然传播等途径必然会使种子落地生根发芽,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沟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渠本体、透水砖及第一定位条,所述沟渠本体包括两个侧壁及一底面,两个所述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面的两侧,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且截面为倒梯形的所述沟渠本体;所述第一定位条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面的两侧,且分别紧邻两个所述侧壁布置;所述透水砖为多个,多个所述透水砖均为正六边形,多个所述透水砖阵列铺设于两个所述侧壁的表面,并且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紧邻所述第一定位条布置的一排所述透水砖均下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条相抵接;其中,所述侧壁及所述底面均为泥土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式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包括:沟渠本体、透水砖及第一定位条,所述沟渠本体包括两个侧壁及一底面,两个所述侧壁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面的两侧,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合围形成一上端开口且截面为倒梯形的所述沟渠本体;所述第一定位条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面的两侧,且分别紧邻两个所述侧壁布置;所述透水砖为多个,多个所述透水砖均为正六边形,多个所述透水砖阵列铺设于两个所述侧壁的表面,并且沿所述侧壁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相邻的上下边相抵接,沿所述侧壁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水砖之间仅一端点相抵接;紧邻所述第一定位条布置的一排所述透水砖均下侧边与所述第一定位条相抵接;其中,所述侧壁及所述底面均为泥土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式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条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耀阳陈红兵卢进登尹光霞邬润泽李昂松黄子炎刘靖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