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管槽、管线输送装置和高空作业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884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线管槽、管线输送装置和高空作业设备,所述线管槽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拖链腔和管线腔,所述拖链腔内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一滑轨面,所述拖链腔外侧的左右两端设有凸出于管线腔的滑轨,所述滑轨外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二滑轨面,所述线管槽通过第一滑轨面以及第二滑轨面与滑块的配合在臂架上进行多级叠加,将管线通过拖链输送至臂架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管槽将线槽和拖链的支撑件集一体从而有多种组合方式,同时具备管线安装输送和拖链支撑功能,并且上下左右受滑块限位,适用于三节臂或三节臂以上伸缩臂结构,并且叠加高度比导管高度小,占用空间小。

Pipeline trough, pipeline conveyor and aerial wor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管槽、管线输送装置和高空作业设备
本技术属于高空作业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线管槽、管线输送装置和高空作业设备。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设备是一种将工作人员、机器设备举升至高空指定位置,以便从事安装、检修、救援等作业的专用设备,如登高消防车、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等,目前普遍采用拖链机构实现液压管路和控制电缆的上下车输送,然而拖链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悬空状态,由于内部的液压管路和电缆重力的作用下引起变形,从而破坏拖链内部的管线。中国专利CN200820052092.8公开了一种套筒式拖链机构,包括拖链、托槽、导管、臂架Ⅰ、臂架Ⅱ、臂架Ⅲ等现有拖链机构中均有的部件,拖链的一头固定于托槽的右端,导管的一头固定在臂架Ⅲ上。臂I上安装有导轨,导轨上设有可在其上移动的套管,套管的另一头固定于臂架Ⅱ上,拖链的另一头穿过套管再固定在导管上,导管的另一头可在套管内移动。此技术虽然解决了拖链悬空时变形引起的失效问题,但同时又产生了磨损问题,拖链要在套管内滑动,很容易产生磨损,引起失效;且其零件较多,结构复杂,成本高。中国专利CN207701681U公开了一种伸缩臂拖链机构,包括第一臂架、中段臂架、尾端臂架及驱动装置,所述的第一臂架上固定有第一管线槽,所述的尾端臂架上固定有尾端管线槽,所述的第一管线槽与所述的尾端管线槽之间连接有拖链,所述的第一管线槽、拖链与尾部管线槽内设置有管线,所述的中段臂架和尾端臂架在所述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在收缩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活动并定位,其特征在于,该伸缩臂拖链机构还包括拖链支撑件,该拖链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的中段臂架,当所述的中段臂架位于所述的伸展位置,则所述的拖链位于所述的拖链支撑件;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1.管线槽只有两端支撑,刚性较差;2.拖链中间段无两侧限位,拖链在运行过程中可能跑出管槽范围;3.拖链和伸缩臂架连接刚性连接,受力较大;4.需要管线槽和支撑件配合,完成管线运输和拖链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型截面的线管槽,可以多级叠加不占空间(尤其适用于多级臂),将线槽和支撑件集一体从而有多种组合方式,并通过滑块实现上下左右限位。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线管槽,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拖链腔和管线腔,所述拖链腔内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一滑轨面,所述拖链腔外侧的左右两端设有凸出于管线腔的滑轨,所述滑轨外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二滑轨面,所述线管槽通过第一滑轨面以及第二滑轨面与滑块的配合在臂架上进行多级叠加,将管线通过拖链输送至臂架顶部。进一步地,为了加强线管槽的结构强度,凸出于管线腔的所述滑轨与所述管线腔之间设有加强筋。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拖链变形后卡在拖链腔内导致无法正常工作,所述拖链腔上端为开口结构。进一步地,为了节约成本,所述滑轨的内部为空心腔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线管槽的管线输送装置,包括管线、拖链、设置在第一节臂上的第一线管槽以及随伸缩臂运动并将管线输送至臂架顶部的导管,所述导管与第一线管槽之间还设有第二线管槽,所述第一线管槽与第二线管槽以及第二线管槽与导管之间通过在第一滑轨面和第二滑轨面上设置滑块进行叠加并相对滑行,所述拖链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线管槽的管线出口处和导管的管线进口处,随导管伸缩并在拖链腔内的第一滑轨面上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管槽、第二线管槽和导管均设有固定支架用于安装在臂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管槽和导管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一端与固定支架可旋转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在伸缩的臂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管槽的拖链腔入口处还设有导向机构用于引导拖链并限制拖链的高度。本技术中线管槽通过第一滑轨面以及第二滑轨面与滑块的配合在臂架上进行多级叠加,具有多种组合方式,具体如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线管槽的第一滑轨面上固定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线管槽在第一滑块内滑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管槽靠近第一线管槽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一滑动支架,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内的两侧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接在第一线管槽上的第一滑轨面滑行。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线管槽靠近导管的一端还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固定在第一滑轨面内,所述导管在第三滑块内滑行并且通过第三滑块限制导管上下左右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导管靠近第二线管槽的一端还连接有第二滑动支架,所述第二滑动支架内的两侧连接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卡接在第二线管槽上的第一滑轨面滑行。本技术还可以适用于不同数量的伸缩部件的伸缩结构,具体如下:在所述第一线管槽下方设有至少一个第三线管槽并设置相应数量的拖链,所述第三线管槽有一个固定在第一节臂上,其余固定在伸缩臂上并随伸缩臂伸缩,相邻的第三线管槽以及第三线管槽和第一线管槽之间通过在第一滑轨面和第二滑轨面上设置滑块进行叠加并相对滑行。本技术还可以将安装管线的导管替换成线管槽,即全部采用线管槽进行叠加,实现对管线的输送以及拖链的安装和支撑,具体如下:将所述导管替换成第四线管槽,所述第四线管槽和第二线管槽通过在第一滑轨面和第二滑轨面上设置滑块进行叠加并相对滑行,所述第四线管槽的管线腔进口处固定有拖链。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所述管线输送装置的高空作业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本技术线管槽将线槽和拖链的支撑件集一体,同时具备管线安装输送和拖链支撑功能,通过第一滑轨面以及第二滑轨面与滑块的配合,在臂架上实现多级叠加,并且上下左右受滑块限位,将管线通过拖链输送至臂架顶部,适用于三节臂或三节臂以上伸缩臂结构,并且叠加高度比矩形导管(线槽)高度小,占用空间小。本技术线管槽还能与目前矩形导管相配合,矩形导管与设置在第一滑轨面和第二滑轨面上的滑块配合,使得矩形导管叠加在线管槽上并相对线管槽伸缩滑动,并且上下左右受滑块限位。本技术拖链在拖链腔内的第一滑轨面滑动,配合设置在第二滑轨面上的滑块,在允许运动空间内上下左右限位,不会出现脱出运行范围的现象,而现有技术中的拖链通常是直接在矩形导管上滑动,两端无限位,拖链在运行过程中可能跑出矩形导管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实施例1线管槽结构示意图。图2实施例1线管槽剖视图。图3实施例2中管线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随臂架展开状态)。图4图3中A部分放大图。图5图3中B部分放大图。图6图3中C部分放大图。图7图3中D部分放大图。图8实施例2中管线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随臂架收缩状态)。图9图8中B部分放大图。图10图8中C部分放大图。图11实施例2中第二线管槽与导管叠加的第一种示意图。图12实施例2中第二线管槽与导管叠加的第二种示意图。图13实施例2中第一线管槽与第二线管槽的第一种示意图。图14实施例2中第一线管槽与第二线管槽的第二种示意图。图15实施例3中四节臂的管线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6实施例3中五节臂的管线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7实施例4管线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管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拖链腔和管线腔,所述拖链腔内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一滑轨面,所述拖链腔外侧的左右两端设有凸出于管线腔的滑轨,所述滑轨外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二滑轨面,所述线管槽通过第一滑轨面以及第二滑轨面与滑块的配合在臂架上进行多级叠加,将管线通过拖链输送至臂架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管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拖链腔和管线腔,所述拖链腔内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一滑轨面,所述拖链腔外侧的左右两端设有凸出于管线腔的滑轨,所述滑轨外表面相互垂直形成第二滑轨面,所述线管槽通过第一滑轨面以及第二滑轨面与滑块的配合在臂架上进行多级叠加,将管线通过拖链输送至臂架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线管槽,其特征在于,凸出于管线腔的所述滑轨与所述管线腔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拖链腔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滑轨的内部为空心腔体。3.一种设有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线管槽的管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线、拖链、设置在第一节臂上的第一线管槽以及随伸缩臂运动并将管线输送至臂架顶部的导管,所述导管与第一线管槽之间还设有第二线管槽,所述第一线管槽与第二线管槽以及第二线管槽与导管之间通过在第一滑轨面和第二滑轨面上设置滑块进行叠加并相对滑行,所述拖链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线管槽的管线出口处和导管的管线进口处,随导管伸缩并在拖链腔内的第一滑轨面上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管槽、第二线管槽和导管均设有固定支架用于安装在臂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管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管槽和导管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一端与固定支架可旋转连接,另一端用于固定在伸缩的臂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管槽的拖链腔入口处还设有导向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管线输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献平徐运海谭薇袁严冬施俊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