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79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卧式分体压缩机离开坑道后,留出的坑道会影响推车和行人的通过。本方案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坑道两内壁上的撑板组件,每组撑板组件包括转轴、支撑板,转轴轴线平行于坑道长度方向;支撑板沿转轴轴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转杆且转杆与转轴平行,两块支撑板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之间可拆卸安装有锁止件,锁止件上开有两个锁止孔,且两块支撑板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分别滑动穿进两个锁止孔内。可通过翻转两块支撑板至水平状态,并用锁止件固定两块支撑板,以在坑道上形成可供行人和推车通过的平台,增加便利。

A Supporting Plate Structure of Pit for Horizontal Separate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垃圾处理进程中,靠后阶段往往需要将垃圾进行压缩,而压缩的设备多种多样,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卧式分体压缩机。卧式分体压缩机大致包括压缩箱、收集箱、翻转斗、进料斗,驱动件,收集箱连通于压缩箱尾部,进料斗连通于压缩箱顶部,翻转斗转动连接于压缩箱一侧,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可实现上下翻转,并将翻转斗内的垃圾倒入进料斗内,进而落进压缩箱内部,进行压缩处理。现实中,为了使用于垃圾收集的手推车或者三轮车能更好的将垃圾倒进翻转斗内,通常会在翻转斗下方开设一条坑道,使翻转斗部分翻转进坑道内,从而使翻转斗的斗口低于地面,便于环卫工人将手推车或者三轮车内的垃圾倒进翻转斗内。而且一条长长的坑道一般可供多台卧式分体压缩机使用。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当卧式分体压缩机需要将压缩后的垃圾运离时,即卧式分体压缩机要离开坑道时,空出的坑道往往会对周围的行人形成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手推车或三轮车的通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通过翻转两块支撑板至水平状态,并用锁止件固定两块支撑板,以在坑道上形成可供行人和推车通过的平台,增加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坑道两内壁上的撑板组件,每组撑板组件包括安装在坑道内壁上的转轴、转动连接在转轴周壁上的支撑板,转轴轴线平行于坑道长度方向;支撑板沿转轴轴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转杆且转杆与转轴平行,两块支撑板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之间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在两块支撑板翻转至同一平面时以固定两块支撑板的锁止件,锁止件上开有两个锁止孔,且两块支撑板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分别滑动穿进两个锁止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在坑道上铺设一条可供行人和推车通过的平台时,可向上翻转两块支撑板,使之处于同一平面内,然后用锁止件固定两块支撑板,使之不能翻转。当需要拆掉原先铺好的平台时,取出锁止件,然后依靠支撑板自身的重力,使两块支撑板下翻。通过上述方式,可临时搭建一条可供行人和推车通过坑道的平台,以提供一定的便利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每块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杆,转杆间隙穿过对应的连接杆一端周壁,连接杆另一端安装有限位件;坑道两侧内壁上均开有竖直设置的两条嵌入槽,每条嵌入槽与每根连接杆一一对应,限位件滑动嵌在对应嵌入槽内,嵌入槽上设有用于防止限位件滑出嵌入槽槽口的防脱件;嵌入槽内设有用于推动限位件上移的弹性件,坑道内壁上安装有用于在限位件下移至极限位置时以固定支撑板和坑道内壁的固定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解除固定组件对支撑板的固定限制时,在弹性件的上推力的作用下,支撑板能自行向上翻转,从而节省了操作者上翻支撑板的劳动力。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侧壁上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坑道内壁上的第二固定板、可拆卸穿设在第二固定板上的固定插杆;当限位件下移至极限位置时,固定插杆同时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件下移至极限位置时,固定插杆同时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使支撑板维持在向下翻转的极限位置处。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插杆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相较于固定插杆滑动穿设于第二固定板,上述设置可降低固定插杆脱离第二固定板的概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为转动连接在连接杆端部的滚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限位件在嵌入槽内的移动摩擦力,降低卡住的概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块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系绳,系绳一端连接在锁止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下锁止件时,系绳可防止锁止件遗失。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杆端部穿出锁止孔并螺纹连接有用于防止锁止件滑脱转杆的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件用于防止锁止件滑脱转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板面上设有摩擦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纹可降低行人在支撑板上打滑的概率。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方案中,通过设有两块支撑板,以及锁止件,可在坑道上临时搭建一条可供行人和推车通过坑道的平台,以提供一定的便利性;2、本方案中,通过设有连接杆、潜入擦、弹性件等部件,可节省操作者上翻支撑板的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运用于坑道的场景图;图2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撑板组件及相关部件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固定组件的连接关系;图6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示出转杆与锁止件的连接关系。附图标记:1、坑道;11、卧式分体压缩机;12、翻转斗;2、撑板组件;21、转轴;22、支撑板;221、第一固定板;222、摩擦纹;223、系绳;23、连接杆;24、限位件;3、转杆;31、定位孔;32、定位件;4、锁止件;41、锁止孔;5、固定组件;51、固定插杆;52、第二固定板;6、嵌入槽;61、防脱件;62、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参考图1,某区域内开设有一条长条形的坑道1,卧式分体压缩机11的翻转斗12可部分伸入坑道1内。参考图2和图3,本实施例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坑道1两内壁上的撑板组件2,每组撑板组件2包括一根安装在坑道1内壁上的转轴21、转动连接在该转轴21周壁上的支撑板22,转轴21轴线平行于坑道1长度方向。则两块支撑板22绕各自转轴21翻转至同一平面内时,即均处于水平状态下时,两块支撑板22的侧壁相抵接,并形成以供推车和行人通过的平台。参考图6,支撑板22沿转轴21轴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一根转杆3(见图3),且转杆3与转轴21(见图3)平行,转杆3远离转轴21设置(见图3)。两块支撑板22上沿转杆3轴向同一侧的两根转杆3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一个锁止件4,锁止件4用于在两块支撑板22翻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坑道(1)两内壁上的撑板组件(2),每组撑板组件(2)包括安装在坑道(1)内壁上的转轴(21)、转动连接在转轴(21)周壁上的支撑板(22),转轴(21)轴线平行于坑道(1)长度方向;支撑板(22)沿转轴(21)轴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转杆(3)且转杆(3)与转轴(21)平行,两块支撑板(22)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3)之间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在两块支撑板(22)翻转至同一平面时以固定两块支撑板(22)的锁止件(4),锁止件(4)上开有两个锁止孔(41),且两块支撑板(22)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3)分别滑动穿进两个锁止孔(4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两组分别安装在坑道(1)两内壁上的撑板组件(2),每组撑板组件(2)包括安装在坑道(1)内壁上的转轴(21)、转动连接在转轴(21)周壁上的支撑板(22),转轴(21)轴线平行于坑道(1)长度方向;支撑板(22)沿转轴(21)轴向的两侧壁上均固定有转杆(3)且转杆(3)与转轴(21)平行,两块支撑板(22)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3)之间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在两块支撑板(22)翻转至同一平面时以固定两块支撑板(22)的锁止件(4),锁止件(4)上开有两个锁止孔(41),且两块支撑板(22)上同一侧的两根转杆(3)分别滑动穿进两个锁止孔(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分体压缩机用坑道的撑板结构,其特征是:每块所述支撑板(22)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杆(23),转杆(3)间隙穿过对应的连接杆(23)一端周壁,连接杆(23)另一端安装有限位件(24);坑道(1)两侧内壁上均开有竖直设置的两条嵌入槽(6),每条嵌入槽(6)与每根连接杆(23)一一对应,限位件(24)滑动嵌在对应嵌入槽(6)内,嵌入槽(6)上设有用于防止限位件(24)滑出嵌入槽(6)槽口的防脱件(61);嵌入槽(6)内设有用于推动限位件(24)上移的弹性件(62),坑道(1)内壁上安装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强林涛沈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俊盛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