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朝辉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转向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72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转向杆,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匹配套接的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驱动轴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所述传动轴包括转向连接轴、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所述转向连接轴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四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既可周向同步转动,又可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

A Kind of Shock Absorbing Steer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转向杆
本技术涉及减震转向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转向杆。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滑板车、电动滑板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把手仅具有转向功能,没有减震功能,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
技术介绍
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减震转向杆。本技术所述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震转向杆,包括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匹配套接的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所述驱动轴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所述传动轴包括转向连接轴、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所述转向连接轴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四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运动。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转向作用;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的轴向相向运动挤压所述减震机构,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减震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连接轴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轴的连接头;所述转向连接轴通过所述连接头套接所述转向主轴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转向主轴包括内孔六角转向轴;所述连接头包括外六角螺帽。进一步地,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的一个端部周向外凸形成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所述驱动轴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匹配连接的平面轴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的外表面匹配套接的滚动轴承、以及分别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和所述滚动轴承匹配套接的转向外导管。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四周的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减震转向主轴的一个端部形成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套接于所述转向连接轴并且与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的垫片、以及与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的所述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容纳所述弹簧的减震外导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与所述弹簧之间的衬套。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与所述弹簧之间的油封和土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减震转向杆上端连接把手,下端连接前叉,可应用于滑板车、电动滑板车等没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使得所述把手在具有转向功能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同时,可应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具有减震机构的交通工具,可精简其原有位于前叉的减震机构;本技术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减震转向杆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减震转向杆爆炸视图;1-驱动轴;11-转向主轴;111-内孔六角转向轴;1111-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2-平面轴承;13-滚动轴承;14-转向外导管;2-传动轴;21-转向连接轴;22-减震转向主轴;221-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3-连接头;231-外六角螺帽;3-减震机构;31-弹簧;32-垫片;33-减震外导管;34-衬套;35-油封;36-土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所述的内容后,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动或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减震转向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驱动轴1、与所述驱动轴1匹配套接的传动轴2、以及与所述传动轴2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3;所述驱动轴1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11;所述传动轴2包括转向连接轴21、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22;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及可在轴向运动。本实施例1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相向运动;通过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转向作用;通过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的轴向相向运动挤压所述减震机构3,可使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减震作用。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直径,便于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所述传动轴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连接头23;所述转向连接轴21通过所述连接头23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通过所述连接头23便于所述转向主轴11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及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及轴向相向运动。所述转向主轴11包括内孔六角转向轴111;所述连接头23包括外六角螺帽231;通过所述外六角螺帽231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之间的套接,进一步优化转向主轴11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及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的周向同步转动及轴向相向运动。所述外六角螺帽231为加长型外六角螺帽,可进一步增强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转动效果。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一个端部周向外凸形成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所述驱动轴1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匹配连接的平面轴承12;通过所述平面轴承12,可减少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转向主轴11的转动更加顺畅。所述驱动轴1包括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外表面匹配套接的滚动轴承13、以及分别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11和所述滚动轴承13匹配套接的转向外导管14;通过所述滚动轴承13,可减少所述转向主轴11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所述转向主轴11的转动更加顺畅;通过所述转向外导管14,可更好的固定所述平面轴承12和所述滚动轴承13。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的弹簧31;通过所述弹簧31,便于所述减震转向杆产生减震作用。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一个端部形成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21;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套接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并且与所述弹簧31的一端连接的垫片32、以及与所述弹簧31的另一端连接的所述减震转向主轴连接面221;通过以上结构,使得所述弹簧31更稳定的固定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即所述转向主轴11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之间)。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容纳所述弹簧31的减震外导管33、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弹簧31之间的衬套34;所述衬套34的内径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外径相同;通过所述衬套34,可更好的固定所述弹簧31;通过所述减震外导管33,可对所述弹簧31提供保护,同时也便于固定所述弹簧31;此外,采用所述减震外导管33便于往其内部加注润滑油,可减少所述弹簧31减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进一步增强减震效果。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外导管33与所述弹簧31之间的油封35和土封36;所述土封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1)、与所述驱动轴(1)匹配套接的传动轴(2)、以及与所述传动轴(2)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3);所述驱动轴(1)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11);所述传动轴(2)包括转向连接轴(21)、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22);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轴(1)、与所述驱动轴(1)匹配套接的传动轴(2)、以及与所述传动轴(2)匹配套接的减震机构(3);所述驱动轴(1)包括内部中空的转向主轴(11);所述传动轴(2)包括转向连接轴(21)、以及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一个端部连接的减震转向主轴(22);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另一个端部匹配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所述减震机构(3)套设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四周;所述驱动轴(1)与所述传动轴(2)之间既可在周向同步转动,又可在轴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直径小于所述减震转向主轴(22)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连接轴(21)的连接头(23);所述转向连接轴(21)通过所述连接头(23)套接所述转向主轴(11)的内表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主轴(11)包括内孔六角转向轴(111);所述连接头(23)包括外六角螺帽(23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转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六角转向轴(111)的一个端部周向外凸形成内孔六角转向轴连接面(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薛朝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