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筒仓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5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筒仓卸料装置,涉及煤矿生产领域,包括卸料口,所述卸料口包括前板、侧板、底板;两个侧板的其中一边分别连接所述前板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板的另一边;所述前板、侧板、底板围成中空的四面锥形,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连通其下部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先在地面加工再到井下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

Straight silo unloa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筒仓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筒仓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矸石流系统采用直筒仓,极大减轻了岩巷队伍的劳动强度,随着矸石流系统的延伸,巷道增多,越来越多的直筒仓投入使用,制作直筒仓卸料口的工作量逐步加大。以往的直筒仓卸料口采用从地面备料,井下现场焊接的方法进行制作,工序复杂,工作效率较低,需求人工量较大,矿专业队伍人力难以满足井下需求;并且部分直筒仓的卸料口位于回风巷内,不具备烧焊施工条件,影响矿井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制作直筒仓卸料口的工作效率的直筒仓卸料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直筒仓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口(1),所述卸料口(1)包括前板(11)、侧板(12)、底板(13);两个侧板(12)的其中一边分别连接所述前板(11)的两侧,所述底板(13)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板(12)的另一边;所述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围成中空的四面锥形,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连通其下部开口。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先在地面加工再到井下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前板、侧板、底板采用组装连接,若有损坏可以在地面加工相应的面板,运至使用地点拆换即可,维护方便,影响矿井生产的时间短。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板(1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所述前板(11)的下底边中间开有开口向下的长方形槽口;所述侧板(12)为直角三角形,两个侧板(12)对称连接在所述前板(11)的两侧,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边分别连接所述前板(11)的两个梯形腰;所述底板(13)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所述底板(13)的两个梯形腰分别连接两个侧板(12)的斜边,所述底板(13)的下底边中间开有开口向下的长方形槽口;前板(11)的上底边、两个侧板(12)的第二直角边、底板(13)的上底边围成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前板(11)的槽口与底板(13)的槽口围成四面锥形的下口。可以针对不同的施工地点,根据巷道高度,通过适当修改前板、侧板、底板的尺寸来调节卸料口的总体高度以及底板的倾斜角度,以满足使用需求,通用性好。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上分别设有若干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连接孔;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边,所述前板(11)的两侧各设有一排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5)上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通过穿过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前板(11)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板(1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2)的斜边,所述底板(13)的两侧各设有一排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板(16)上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两个第三连接板(16)分别通过穿过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底板(13)固定连接。方便前板、侧板、底板的组装。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边对边焊接在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边,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垂直于两个侧板(12);两个第三连接板(16)分别边对边焊接在两个侧板(12)的斜边,两个第三连接板(16)分别与两个侧板(12)的夹角为钝角。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4)、第四连接板(17)、第五连接板(18),所述第一连接板(14)、第四连接板(17)、第五连接板(18)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一连接板(14)、第四连接板(17)、第五连接板(18)上分别设有若干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板(14)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板(11)的上底边;两个第四连接板(17)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2)的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五连接板(18)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3)的上底边。方便将卸料口连接到直筒仓底部的出料口。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板(14)边对边焊接在所述前板(11)的上底边,所述第一连接板(14)垂直于所述前板(11);两个第四连接板(17)分别边对边焊接在两个侧板(12)的第二直角边,两个第四连接板(17)分别垂直于两个侧板(12);所述第五连接板(18)边对边焊接在所述底板(13)的上底边,所述第五连接板(18)垂直于所述底板(13)。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1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条(19)。提高了底板的扛冲击性能。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各加强条(19)的长度方向从所述底板(13)的上底边向下底边延伸,各加强条(19)平行设置。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支撑在所述卸料口(1)的下方。进一步提高了卸料口的扛冲击性能。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2)包括纵梁(21)、横梁(22)、支腿(23);两个纵梁(21)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若干横梁(22)均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纵梁(21),各横梁(22)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纵梁(21)固定连接;若干支腿(23)竖直设置,各支腿(23)均与所述纵梁(21)固定连接;所述卸料口(1)穿入两条相邻的横梁(22)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该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先在地面加工再到井下组装,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2、前板、侧板、底板采用组装连接,若有损坏可以在地面加工相应的面板,运至使用地点拆换即可,维护方便,影响矿井生产的时间短。3、可以针对不同的施工地点,根据巷道高度,通过适当修改前板、侧板、底板的尺寸来调节卸料口的总体高度以及底板的倾斜角度,以满足使用需求,通用性好。4、该装置避免了井下烧焊,极大减小了安全隐患,对于部分位于回风系统内不具备烧焊施工条件的使用地点,避免了影响矿井生产,提高了效益。5、通过设置加强条和支撑架,提高了扛冲击性能,该装置能够有效抗击33m大落差矸石流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直筒仓卸料装置的轴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卸料口的轴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前板的轴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前板的后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侧板的轴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底板的轴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直筒仓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口1、支撑架2。卸料口1包括前板11、侧板12、底板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第四连接板17、第五连接板18、加强条19。前板1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前板11的下底边中间开有开口向下的长方形槽口。侧板12为直角三角形,两个侧板12对称设置,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边分别连接前板11的两个梯形腰。底板13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底板13的下底边中间开有开口向下的长方形槽口,底板13的两个梯形腰分别连接两个侧板12的斜边。前板11、两个侧板12、底板13围成中空的四面锥形,前板11的上底边、两个侧板12的第二直角边、底板13的上底边围成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前板11的槽口与底板13的槽口围成四面锥形的下部开口,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连通其下部开口。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均采用钢板。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筒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口(1),所述卸料口(1)包括前板(11)、侧板(12)、底板(13);两个侧板(12)的其中一边分别连接所述前板(11)的两侧,所述底板(13)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板(12)的另一边;所述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围成中空的四面锥形,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连通其下部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筒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口(1),所述卸料口(1)包括前板(11)、侧板(12)、底板(13);两个侧板(12)的其中一边分别连接所述前板(11)的两侧,所述底板(13)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侧板(12)的另一边;所述前板(11)、侧板(12)、底板(13)围成中空的四面锥形,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连通其下部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筒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1)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所述前板(11)的下底边中间开有开口向下的长方形槽口;所述侧板(12)为直角三角形,两个侧板(12)对称连接在所述前板(11)的两侧,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边分别连接所述前板(11)的两个梯形腰;所述底板(13)为倒置的等腰梯形,其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所述底板(13)的两个梯形腰分别连接两个侧板(12)的斜边,所述底板(13)的下底边中间开有开口向下的长方形槽口;前板(11)的上底边、两个侧板(12)的第二直角边、底板(13)的上底边围成四面锥形的上部开口,前板(11)的槽口与底板(13)的槽口围成四面锥形的下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筒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均为长条形,所述第二连接板(15)、第三连接板(16)上分别设有若干沿自身长度方向等距排列的连接孔;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边,所述前板(11)的两侧各设有一排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板(15)上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通过穿过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前板(11)固定连接;两个第三连接板(16)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12)的斜边,所述底板(13)的两侧各设有一排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接板(16)上连接孔相对应的连接孔,两个第三连接板(16)分别通过穿过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底板(13)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筒仓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二连接板(15)分别边对边焊接在两个侧板(12)的第一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利锋纵睿刘凤麟侯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