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416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由上托板、上模座、上夹板和上模板组成,所述上夹板底部的侧边均匀设有插刀杆,所述插刀杆贯穿上模板并从底部伸出,所述下模部分由下模板、下脱板、下挡板、下夹板和下模座组成,所述下脱板上设有与插刀杆一一对应的导轨入块,所述插刀杆的头部设有外斜面与内斜面,所述导轨入块的一侧设有与外斜面对应的上斜面和与内斜面对应的下斜面。下脱板依靠自身重量下落,不用上模做顶杆下压,同时插刀杆与下脱板上的导轨入块通过斜面接触配合,可以让下脱板上升起到脱料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放料十分方便,同时大小件都适用,加工范围广,适宜推广使用。

A Mould with Mechanical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
技术介绍
回挤模下模板脱料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弹簧脱料,另一种是气缸脱料。弹簧脱料机构中,脱料板的行程会影响产品的取放料,行程大,会导致产品定位不准,不好放料,形成小,会使产品脱不出,取料困难;气缸脱料是在模具工作完成后,增加控制开关动作,用气缸顶脱料板,从而取出产品,但是气缸脱料受空间影响,只能适用于小件,加工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取放料不方便,受空间影响只能加工小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由上托板、上模座、上夹板和上模板组成,所述上托板锁附在上模座的上端,所述上模座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夹板和下模板,所述上夹板底部的侧边均匀设有插刀杆,所述插刀杆贯穿上模板并从底部伸出,所述上模板的侧边设有与插刀杆对应的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安装有弹簧与插刀杆连接;所述上模部分由下模板、下脱板、下挡板、下夹板和下模座组成,所述下模座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夹板、下挡板和下脱板,所述下模板设在下脱板上,所述下脱板的下端通过等高螺丝连接下挡板,所述下脱板上设有与插刀杆一一对应的导轨入块,所述插刀杆的头部设有外斜面与内斜面,所述导轨入块的一侧设有与外斜面对应的上斜面和与内斜面对应的下斜面。优选地,所述上模部分还包括内脱板,所述上模板上设有内腔,所述内脱板设于内腔内且通过上模内脱弹簧与上夹板的底部连接优选地,所述下模部分还包括下托板,所述下模座的下端通过下垫脚与所述下托板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下托板上安装有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上端连接有下打板,所述下打板的上端设有下模顶杆,所述下模顶杆贯穿下模座、下夹板和下挡板并与下模板的底部连接优选地,所述下挡板上设有下模导柱,所述下模导柱通过插入上模板上的导柱孔内实现对正位置。优选地,所述上夹板和下模板通过合销对正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下脱板依靠自身重量下落,不用上模做顶杆下压,同时插刀杆与下脱板上的导轨入块通过斜面接触配合,可以让下脱板上升起到脱料的作用,取放料十分方便,同时大小件都适用,加工范围广,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上托板1、上模座2、上夹板3、上模板4、内脱板5、插刀杆6、外斜面6-1、内斜面6-2、弹簧孔7、下模板8、下脱板9、下挡板10、下夹板11、下模座12、等高螺丝13、导轨入块14、上斜面14-1、下斜面14-2、上模内脱弹簧15、下托板16、下垫脚17、氮气弹簧18、下打板19、下模顶杆20、下模导柱21、合销2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由上托板1、上模座2、上夹板3和上模板4组成,上托板1锁附在上模座2的上端,上模座2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夹板3和下模板8,上夹板3底部的侧边均匀设有插刀杆6,插刀杆6贯穿上模板4并从底部伸出,上模板4的侧边设有与插刀杆6对应的弹簧孔7,弹簧孔7内安装有弹簧与插刀杆6连接;上模部分由下模板8、下脱板9、下挡板10、下夹板11和下模座12组成,下模座12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夹板11、下挡板10和下脱板9,下模板8设在下脱板9上,下脱板9的下端通过等高螺丝13连接下挡板10,下脱板9上设有与插刀杆6一一对应的导轨入块14,如图3所示,插刀杆6的头部设有外斜面6-1与内斜面6-2,导轨入块14的一侧设有与外斜面6-1对应的上斜面14-1和与内斜面6-2对应的下斜面14-2,插刀杆6下移时,外斜面6-1与上斜面14-1接触,插刀杆6开始向外倾斜直至插刀杆6的内斜面6-2扣住导轨入块14的下斜面14-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上模部分在下行时,插刀杆6的头部会先于导轨入块14接触,插刀杆6沿上斜面14-1的倾角向外倾斜并压缩弹簧孔7内的弹簧,当工件挤压成型后上模部分开始上行,此时插刀杆6的内斜面6-2会与导轨入块14的下斜面14-2接触并扣住导轨入块14,在侧边插刀杆6同时向上的作用力下,下脱板9向上提升,把产品从下模板8上脱开,到达等高螺丝13的限定位置时,下脱板9受到阻力,此时插刀杆6会向外压缩弹簧外移脱开导轨入块14,下脱板9这时会依靠自身重力落回原位。上模部分还包括内脱板5,上模板4上设有内腔,内脱板5设于内腔内且通过上模内脱弹簧15与上夹板3的底部连接。下模部分还包括下托板16,下模座12的下端通过下垫脚17与下托板16固定连接,下垫脚17起到了支撑模高的作用。下托板16上安装有氮气弹簧18,氮气弹簧18上端连接有下打板19,下打板19的上端设有下模顶杆20,下模顶杆20贯穿下模座12、下夹板11和下挡板10并与下模板8的底部连接。下挡板10上设有下模导柱21,下模导柱21通过插入上模板4上的导柱孔内实现对正位置。上夹板3和下模板8通过合销22对正位置。综上,本技术取放料十分方便,同时大小件都适用,加工范围广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由上托板(1)、上模座(2)、上夹板(3)和上模板(4)组成,所述上托板(1)锁附在上模座(2)的上端,所述上模座(2)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夹板(3)和下模板(8),所述上夹板(3)底部的侧边均匀设有插刀杆(6),所述插刀杆(6)贯穿上模板(4)并从底部伸出,所述上模板(4)的侧边设有与插刀杆(6)对应的弹簧孔(7),所述弹簧孔(7)内安装有弹簧与插刀杆(6)连接;所述上模部分由下模板(8)、下脱板(9)、下挡板(10)、下夹板(11)和下模座(12)组成,所述下模座(12)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夹板(11)、下挡板(10)和下脱板(9),所述下模板(8)设在下脱板(9)上,所述下脱板(9)的下端通过等高螺丝(13)连接下挡板(10),所述下脱板(9)上设有与插刀杆(6)一一对应的导轨入块(14),所述插刀杆(6)的头部设有外斜面(6‑1)与内斜面(6‑2),所述导轨入块(14)的一侧设有与外斜面(6‑1)对应的上斜面(14‑1)和与内斜面(6‑2)对应的下斜面(1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机械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由上托板(1)、上模座(2)、上夹板(3)和上模板(4)组成,所述上托板(1)锁附在上模座(2)的上端,所述上模座(2)的下端从上往下依次设有上夹板(3)和下模板(8),所述上夹板(3)底部的侧边均匀设有插刀杆(6),所述插刀杆(6)贯穿上模板(4)并从底部伸出,所述上模板(4)的侧边设有与插刀杆(6)对应的弹簧孔(7),所述弹簧孔(7)内安装有弹簧与插刀杆(6)连接;所述上模部分由下模板(8)、下脱板(9)、下挡板(10)、下夹板(11)和下模座(12)组成,所述下模座(12)的上端从下往上依次设有下夹板(11)、下挡板(10)和下脱板(9),所述下模板(8)设在下脱板(9)上,所述下脱板(9)的下端通过等高螺丝(13)连接下挡板(10),所述下脱板(9)上设有与插刀杆(6)一一对应的导轨入块(14),所述插刀杆(6)的头部设有外斜面(6-1)与内斜面(6-2),所述导轨入块(14)的一侧设有与外斜面(6-1)对应的上斜面(14-1)和与内斜面(6-2)对应的下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希恩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