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416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包括上模座,上模座下方连接上夹板,上夹板底部设置有母模板,母模板内部设置有上模内脱板,上夹板与母模板一侧设置有导柱,导柱右侧设置有夹板入子,下模座包括下模座,下模座上方设置有下垫板,下垫板上方连接下模板,下模板内部设置有下背板,下背板上方连接公模,下背板和下模板之间与夹板入子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下模浮块,下模浮块底部连接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90度成型公模上增加压线,同时收缩成型间隙,挤压折弯内半径使外半径变小,省去了后续铣薄料厚或回挤压材料的工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A Bending Mold for Medium Pressure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属于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压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这种加工方法通常称为冷冲压。冲压模具是冲压加工中将材料加工成工件或半成品的一种工艺装备,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装备。用冲压模具生产零部件可以采用冶金厂大量生产的轧钢板或钢带为坯料,且在生产中不需加热,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在飞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以及日用品中随处可见到冷冲压产品。现有折弯冲压模具折弯后零件折弯处的外半径一般都大于材料板厚,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后续还要进行铣薄料厚或回挤压材料的工序,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折弯冲压模具折弯后零件折弯处的外半径一般都大于材料板厚,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后续还要进行铣薄料厚或回挤压材料的工序,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上模具包括上模座(3),上模座(3)下方连接上夹板(4),上夹板(4)底部设置有母模板(5),母模板(5)内部设置有上模内脱板(10),上夹板(4)与母模板(5)一侧设置有导柱(9),导柱(9)右侧设置有夹板入子(12),所述的下模座包括下模座(8),下模座(8)上方设置有下垫板(7),下垫板(7)上方连接下模板(6),下模板(6)内部设置有下背板(14),下背板(14)上方连接公模(13),下背板(14)和下模板(6)之间与夹板入子(12)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下模浮块(15),下模浮块(15)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折弯成型中压线工艺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上模具包括上模座(3),上模座(3)下方连接上夹板(4),上夹板(4)底部设置有母模板(5),母模板(5)内部设置有上模内脱板(10),上夹板(4)与母模板(5)一侧设置有导柱(9),导柱(9)右侧设置有夹板入子(12),所述的下模座包括下模座(8),下模座(8)上方设置有下垫板(7),下垫板(7)上方连接下模板(6),下模板(6)内部设置有下背板(14),下背板(14)上方连接公模(13),下背板(14)和下模板(6)之间与夹板入子(12)位置对应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大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希恩碧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