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及门窗副框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030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包括底座、伸缩杆、过渡板、支撑板、固定杆和调节机构,底座、过渡板和支撑板均平行且依次设置,底座和过渡板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为两个以上,这样过渡板和底座之间的升降更稳定,过渡板和支撑板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固定连接,调节机构则设置在底座、过渡板和支撑板之间,副框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利用调节机构能够快速方便的调整副框的位置。

A Support Tool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the Accessory Frame of Doors and Wind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及门窗副框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施工,特别涉及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及门窗副框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在门窗安装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安装门窗的副框,副框为长方形的框架结构,在安装副框之前要对安装位置进行放线找准,之后再将副框安装至窗洞内。副框与窗洞各边之间预留有固定的空隙,为了确保该空隙的精确度,保证副框的位置处于方正状态,需要在副框与窗洞边沿之间设置夹具。授权公告号为CN104405233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门窗安装夹具的结构,包括底座、底盘、支撑杆、伸缩杆和支撑盘,底座放置在窗洞的内侧边上,底盘与底座水平滑动连接,并且滑动方向平行于进出位线,支撑杆为可伸缩杆件且竖直设置,伸缩杆水平设置且为可伸缩杆件,支撑盘通过支撑杆和伸缩杆与底盘连接,伸缩杆的伸缩方向与底盘相对底座的华东方向垂直。利用底盘与底座之间的滑动以及支撑杆的伸缩活动和伸缩杆的伸缩活动,能够调节副框在窗洞的位置,从而起到降低副框安装难度的效果。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副框在安装的过程中,副框与窗洞洞边之间的间距不会很大,支撑杆的伸缩调节在狭窄的空间内很难控制,甚至很难进行调节,通常会导致副框的安装精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及门窗副框的安装方法,达到了便于快速精确安装副框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包括底座、伸缩杆、过渡板、支撑板、固定杆和调节机构,底座、过渡板和支撑板均平行且依次设置,底座和过渡板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伸缩杆连接,过渡板和支撑板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固定连接;调节机构包括螺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承托架和连锁机构,承托架为开口朝向的U型架,承托架的侧壁从支撑板的下方向上插入支撑板并且穿出支撑板;第一连接架固定在承托架的下方,第一滑块的周面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滑槽,第一连接架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上开设有限位孔,从支撑板上方下方插入有限位杆,限位杆能够插入限位孔;第二连接架固定设置在过渡板的下方,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滑块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滑块的结构相同;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板,螺杆竖直设置并且螺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螺杆分别穿过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并且螺纹连接;连锁机构包括连杆、压板、锁紧杆和定位杆,过渡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承接板,连杆的下端与承接板转动连接,连杆的上端穿出过渡板,压板与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杆位于过渡板的下方并且锁紧杆的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定位杆竖直设置,定位杆的上端与锁紧杆沿锁紧杆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时定位杆并未插入第二滑块的限位孔,限位杆则插入第一滑块的限位孔,此时转动螺杆,第二滑块会随着螺杆一起转动,而第一滑块会相对螺杆上下移动;转动螺杆,螺杆带动第二滑块一起转动,第二滑块相对第二连接架转动,同时螺杆转动能够带动第一滑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承托架上下移动,对副框的位置进行调整;当副框与窗洞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之后,转动螺杆,带动第一滑块和承托架向下移动,随着承托架向下移动,第一连接架会抵接压板,压板带动连杆向下转动,随着连杆向下转动,连杆带动锁紧杆向下转动,此时锁紧杆能够带动定位杆向下移动插入第二滑块的限位孔内,并且限位杆脱离第一滑块的限位孔;再继续转动螺杆,第一滑块会随着螺杆相对第一连接架转动,第二滑块则在螺杆的转动作用下带动第二连接架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过渡板以上的部分向下移动压缩伸缩杆,实现降低支撑板的目的,最终将支撑工具取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转动螺杆来调整副框的安装位置,便于控制,安装精度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托架在支撑板的上方固定设置有横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设置之后,随着承托架的上下移动,能够支撑和带动副框上下移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接板上固定设置有水平的导向板,导向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定位杆穿过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的设置能够提升定位杆竖直向下插入第二滑块的限位孔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板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杆,承托架与导向杆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导向杆的作用能够提升承托架相对支撑板上下移动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承托架的开口为开口逐渐扩大的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架的开口设置成梯形之后,便于稳定承接支撑副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水平设置,转动杆与连接板转动连接,转动杆与螺杆通过斜齿轮或者蜗轮蜗杆啮合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转动杆能够带动螺杆转动,这样设置之后转动杆位于底座的外侧,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一种门窗副框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划标高线、左右线和进出位线;S2、将支撑工具放置在窗洞的墙边,并且利用承托架支撑副框;S3、摇动转动杆带动承托架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调整副框的位置;S4、在副框的上、下、左、右四侧方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窗洞墙边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升调节副框与窗洞边缘部位距离的便捷性以及稳定性,能够提升副框安装的速度和精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优化支撑工具的结构,设置调节机构,利用调节机构的切换,在调节副框的过程中能够直接转动螺杆来带动承托架上下移动来调节副框的位置,快速精确;在拆卸支撑工具的过程中,能够先相对支撑板向下移动承托架,再相对底座向下移动过渡板,也便于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初始状态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突出显示图1中第一连接架和第一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突出显示图1中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滑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处于收缩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5是突出显示图4中第二连接架和第二滑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连接板;12、转动杆;2、伸缩杆;3、过渡板;31、承接板;32、导向板;321、导向孔;4、支撑板;41、限位杆;5、固定杆;6、调节机构;61、螺杆;62、第一滑块;621、滑槽;622、限位孔;63、第二滑块;64、第一连接架;65、第二连接架;66、承托架;661、横板;67、连锁机构;671、连杆;672、压板;673、锁紧杆;674、定位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包括底座1、伸缩杆2、过渡板3、支撑板4、固定杆5和调节机构6,底座1、过渡板3和支撑板4均平行且依次设置,底座1和过渡板3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伸缩杆2连接,伸缩杆2为两个以上,这样过渡板3和底座1之间的升降更稳定,过渡板3和支撑板4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杆5固定连接,调节机构6则设置在底座1、过渡板3和支撑板4之间,副框放置在支撑板的上方,利用调节机构6能够快速方便的调整副框的位置。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螺杆61、第一滑块62、第二滑块63、第一连接架64、第二连接架65、承托架66和连锁机构67。承托架66为开口朝向的U型架,承托架66的侧壁从支撑板4的下方向上插入支撑板4并且穿出支撑板4,第一连接架64固定在承托架66的下方,第一滑块62与第一连接架64连接,第二连接架65固定在过渡板3的下方,第二滑块63与第二连接架65连接,而螺杆61则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伸缩杆(2)、过渡板(3)、支撑板(4)、固定杆(5)和调节机构(6),底座(1)、过渡板(3)和支撑板(4)均平行且依次设置,底座(1)和过渡板(3)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伸缩杆(2)连接,过渡板(3)和支撑板(4)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杆(5)固定连接; 调节机构(6)包括螺杆(61)、第一滑块(62)、第二滑块(63)、第一连接架(64)、第二连接架(65)、承托架(66)和连锁机构(67),承托架(66)为开口朝向的U型架,承托架(66)的侧壁从支撑板(4)的下方向上插入支撑板(4)并且穿出支撑板(4); 第一连接架(64)固定在承托架(66)的下方,第一滑块(62)的周面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滑槽(621),第一连接架(64)与滑槽(621)滑动连接;第一滑块(62)上开设有限位孔(622),从支撑板(4)上方下方插入有限位杆(41),限位杆(41)能够插入限位孔(622); 第二连接架(65)固定设置在过渡板(3)的下方,第二连接架(65)和第二滑块(63)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架(64)和第一滑块(62)的结构相同; 底座(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1),螺杆(61)竖直设置并且螺杆(61)与连接板(11)转动连接,螺杆(61)分别穿过第一滑块(62)和第二滑块(63)并且螺纹连接; 连锁机构(67)包括连杆(671)、压板(672)、锁紧杆(673)和定位杆(674),过渡板(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承接板(31),连杆(671)的下端与承接板(31)转动连接,连杆(671)的上端穿出过渡板(3),压板(672)与连杆(671)的上端固定连接,锁紧杆(673)位于过渡板(3)的下方并且锁紧杆(673)的一端与连杆(671)固定连接,定位杆(674)竖直设置,定位杆(674)的上端与锁紧杆(673)沿锁紧杆(673)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副框的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伸缩杆(2)、过渡板(3)、支撑板(4)、固定杆(5)和调节机构(6),底座(1)、过渡板(3)和支撑板(4)均平行且依次设置,底座(1)和过渡板(3)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伸缩杆(2)连接,过渡板(3)和支撑板(4)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固定杆(5)固定连接;调节机构(6)包括螺杆(61)、第一滑块(62)、第二滑块(63)、第一连接架(64)、第二连接架(65)、承托架(66)和连锁机构(67),承托架(66)为开口朝向的U型架,承托架(66)的侧壁从支撑板(4)的下方向上插入支撑板(4)并且穿出支撑板(4);第一连接架(64)固定在承托架(66)的下方,第一滑块(62)的周面侧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滑槽(621),第一连接架(64)与滑槽(621)滑动连接;第一滑块(62)上开设有限位孔(622),从支撑板(4)上方下方插入有限位杆(41),限位杆(41)能够插入限位孔(622);第二连接架(65)固定设置在过渡板(3)的下方,第二连接架(65)和第二滑块(63)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架(64)和第一滑块(62)的结构相同;底座(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1),螺杆(61)竖直设置并且螺杆(61)与连接板(11)转动连接,螺杆(61)分别穿过第一滑块(62)和第二滑块(63)并且螺纹连接;连锁机构(67)包括连杆(671)、压板(672)、锁紧杆(673)和定位杆(674),过渡板(3)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承接板(31),连杆(671)的下端与承接板(31)转动连接,连杆(671)的上端穿出过渡板(3),压板(6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恩立李晖程铭刘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青龙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