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4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涉及建工工程施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固定连接形成墙结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存在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存留有膨胀止水条,膨胀止水条将施工缝截断;墙结构表面粘黏有防水卷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的效果。

A construction joint water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工工程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大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建筑工艺进行施工,成型后的建筑整体性好,能够提高建筑的坚固程度;而在体积较大的建筑进行施工时,由于不能够通过一次浇筑工艺进行施工,通常采用多段式浇筑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多段浇筑施工工艺同样能够保证建筑在成型后具有较高的坚固度。在工人进行分段浇筑时,先浇筑完成的第一墙体与后浇筑的第二墙体之间会存在一个结合面,这种结合面形成的原因只是因构成第一墙体的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但第二墙体刚进入到初凝阶段,二者的初凝时间不相同。建筑行业中通常将这种结合面称为施工缝。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缝处的防水能力较差,易从施工缝处发生渗水的情况,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防水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主权一的内容: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固定连接形成墙结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存在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中存留有膨胀止水条,膨胀止水条将施工缝截断;墙结构表面粘黏有防水卷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墙结构朝向房屋内部的侧面铺设上防水卷材,然后,当施工缝结构出现渗水的情况时,由于膨胀止水条将施工缝截断,从而使水无论从什么高度位置处进行渗透,都会被膨胀止水条进行阻拦,而膨胀止水条与水相接触后,会进行膨胀,从而将水附近的空隙记性添堵,提高墙结构内部的紧密性阻止墙结构被完全渗透进去,构成第一道防水防护;而当水渗透过膨胀止水条后,设置的防水卷材通过自身较好的密闭性与膨胀止水条构成第二道的防水防护,进一步提高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达到了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防水结构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工缝的缝口处开设有防水凹槽,防水凹槽内部填充有防水块,防水块远离防水凹槽的位置与防水卷材顶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水缝的封口处开设防水凹槽,并且在防水凹槽中放置防水块对于施工缝处的结构提供进一步的防水效果,使膨胀止水条、防水块和防水卷材形成三道防护结构,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块选用生石灰材质制成的防水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石灰材质在遇到水的情况下,能够对于水进行快速的吸收,从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其次,生石灰在遇到水后,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从而能够提高施工缝处的温度,使施工缝中的水快速的蒸发,防止水完全渗透施工缝处的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与墙结构之间设置有防水涂膜层,防水涂膜层一侧与防水卷材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墙结构固定连接,防水涂膜层将防水块封堵在防水凹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渗透过防水块后,防水涂膜层能够通过自身的材质性能先防水卷材一步对于水进行阻挡,能够提高施工缝处的防水效果,其次,设置的防水涂膜层将防水块封堵在防水凹槽中后,能够在防水块使用的过程中对于防水块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防水块发热膨胀后脱防水凹槽,提高了防水块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中均设置有止水定位杆,止水定位杆一端插入到膨胀止水条中,另一端贯穿防水卷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止水定位杆一端贯穿防水卷材而另一端插入膨胀止水条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材质硬度对于防水卷材和膨胀止水条同时进行位置锁定,防止二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滑移,防水效果出现下降的情况,提高了膨胀止水条和防水卷材的使用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定位杆垂直于膨胀止水条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止水定位杆垂直膨胀止水条设置后,根据两点之间垂线最短的原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止水定位杆的使用长度,使止水定位杆再最短长度形式到同样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止水定位杆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定位杆贯穿防水卷材的端头涂设有预警镀层,预警镀层选用无水硫酸铜材质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渗透过防水卷材后,预警镀层会接受到附近的水汽,有预警镀层由于是无水硫酸铜材质制成,遇水之后会变成蓝色,人们注意到蓝色的预警镀层后,需要及时的对墙结构进行处理,防止因渗水造成更重大的安全事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水定位杆朝向防水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辅助定位杆,辅助定位杆贯穿防水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辅助定位杆一端与止水定位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防水块后,辅助定位杆通过自身的材质对于防水块提供较好的定位效果,从而进一步的保证防水块的使用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墙结构中留置的膨胀止水条和防水卷材达到了提供一种具有较好防水能力的施工缝防水结构;2.设置的预警组件的设置提高防水缝结构处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施工缝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墙结构;11、第一墙体;12、第二墙体;13、施工缝;2、膨胀止水条;3、防水块;31、止水凹槽;32、连接条纹;33、连接槽;4、防水涂膜层;5、防水卷材;6、止水定位杆;61、辅助定位杆;62、预警镀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墙结构1,墙结构1通过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浇筑构成,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之间形成有施工缝13,施工缝13中留存有长条状的膨胀止水条2,膨胀止水条2一端位于第一墙体11中,另一端位于第二墙体12中,膨胀止水条2朝向室内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生石灰材质的防水块3、聚氨酯防水涂料形成的防水涂膜层4和防水卷材5;膨胀止水条2、防水块3、防水涂膜和防水卷材5形成多道挡水结构,提高施工缝13处的防水能力。参照图2,施工缝13朝向室内的缝口出开设有方形的防水凹槽,防水块3卡设在防水凹槽中,防水凹槽靠近槽口处的槽壁上设置有锯齿状的连接条纹32,防水凹槽设置有与之相互配合的连接槽33,通过锯齿状的连接条纹32和连接槽33配合使用对于防水块3与防水凹槽的位置进行进一步的锁定。参照图2,防水涂膜层4位于墙结构1开设防水凹槽的侧面处,防水涂膜层4将防水块3封堵在防水槽中,进一步的提高防水块3与防水凹槽之间的配合效果;防水卷材5位于防水涂膜层4远离墙结构1的侧面,防水卷材5与防水涂膜层4通过自身材质的防水能力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缝13处的防水能力。参照图1、图2,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中分别设置有多个在垂直方向上均匀排布的圆柱状的止水定位杆6,止水定位杆6一端插入到膨胀止水条2中,另一端贯穿防水卷材5,止水定位杆6垂直于膨胀止水条2,防水定位杆由于一端贯穿防水卷材5后,防水卷材5对于止水定位杆6的位置进行锁定,然后止水定位杆6再通过自身材质和端头插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固定连接形成墙结构(1);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存在有施工缝(13),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13)中存留有膨胀止水条(2),膨胀止水条(2)将施工缝(13)截断;墙结构(1)表面粘黏有防水卷材(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第一墙体(11)与第二墙体(12)固定连接形成墙结构(1);第一墙体(11)和第二墙体(12)之间存在有施工缝(13),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13)中存留有膨胀止水条(2),膨胀止水条(2)将施工缝(13)截断;墙结构(1)表面粘黏有防水卷材(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缝(13)的缝口处开设有防水凹槽,防水凹槽内部填充有防水块(3),防水块(3)远离防水凹槽的位置与防水卷材(5)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块(3)选用生石灰材质制成的防水块(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施工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5)与墙结构(1)之间设置有防水涂膜层(4),防水涂膜层(4)一侧与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兴孙静程铭杨庆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青龙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