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23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包括基座、喷头、打印平台、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传输装置还包括供料装置,供料装置包括开盖机构和加料机构,开盖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夹取组件,升降组件包括气缸和移动块,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驱动齿轮、辅助驱动齿轮、第一传送带和传动杆,夹取组件包括两个夹取单元,加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一圆柱齿轮、第二圆柱齿轮、移动轴、移动杆、移动块和供料盆,该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能够在供料仓内通过供料装置的工作实现自动加料,避免金属粉末扩散到供料仓外的空气中,相比人工加料,不仅更为省时省力,且能避免人体吸入金属粉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A High Security 3D Printer for Printing Met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目前,现有的部分3D打印机可专门用于打印金属,然而,大多数机器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人工将金属粉末倒进机器的传输装置内,而人体如果通过呼吸吸入这些粉末的话很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例如,如果吸入足够的铝制粉末的话,就会导致呼吸道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故通过人工加料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包括基座、喷头、打印平台、驱动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供料装置,所述基座的上方设有供料仓,所述供料装置和传输装置均设置在供料仓内;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开盖机构和加料机构,所述开盖机构位于加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加料机构位于传输装置的一侧;所述开盖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夹取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和夹取组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和移动块,所述气缸竖向朝下设置在供料仓的顶部,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气缸的下方,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移动块的下方;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主驱动齿轮、辅助驱动齿轮、第一传送带和传动杆,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主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竖向设置,所述传动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移动块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设有转动板,所述辅助驱动齿轮套设在传动杆上,所述主驱动齿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辅助驱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竖向设置在传动杆的下方,所述夹取组件设置在转动板的一侧;所述夹取组件包括两个夹取单元,两个夹取单元关于传动杆对称设置,所述夹取单元包括动力轮、动力杆、动力块、连接杆、夹取杆和导向单元,所述动力块位于导向单元内,所述动力块与导向单元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杆的一端与动力轮铰接,所述动力杆的另一端与动力块铰接,所述动力杆与动力轮的铰接处位于动力轮的圆心的一侧,所述动力轮通过动力杆驱动动力块水平移动,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在动力块的一侧,两个连接杆均位于两个动力块之间,所述夹取杆竖向设置在连接杆的下方,所述转动板上还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两个夹取单元的其中一个动力轮传动连接,两个动力轮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两个动力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加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一圆柱齿轮、第二圆柱齿轮、移动轴、移动杆、移动块和供料盆,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第一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移动轴水平设置,所述移动轴通过第二轴承与供料仓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套设在移动轴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所述移动杆竖向设置在移动轴的上方,所述移动块设置在移动杆的上方,所述供料盆竖向设置在移动块的上方,所述供料盆的顶部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供料盆螺纹连接,所述夹取杆位于密封板的上方;所述基座内设有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可调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M5230L,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分别与可调电阻和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接地。作为优选,为了净化供料仓内的空气,所述供料仓内设有空气净化器。作为优选,为了监测供料仓内的空气质量,所述供料仓内设有空气质量传感器和PLC,所述供料仓的外侧设有显示屏,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和显示屏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便于更换供料盆,所述移动块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四驱动电机、第三圆柱齿轮、齿条和稳固杆,所述第四驱动电机与第三圆柱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水平设置,所述移动块内设有滑槽,所述齿条通过滑槽与移动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齿条有两个,所述第三圆柱齿轮位于两个齿条之间,所述第三圆柱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所述稳固杆竖向设置,所述稳固杆有两个,两个稳固杆分别与两个齿条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面设有两个开口,两个稳固杆分别经两个开口伸出移动块外,所述供料盆位于两个稳固杆之间,所述供料盆分别与两个稳固杆抵靠。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供料盆的稳固性,所述稳固杆上水平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为半圆环形,所述固定环有两个,两个固定环分别与两个稳固杆连接,两个固定环均位于两个稳固杆之间,两个固定环的内圈正对设置,两个固定环均与供料盆抵靠。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供料盆的稳固性,所述固定环的内圈上设有橡胶垫。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便于供料盆的更换,所述供料仓上设有更换窗。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动力块滑动的精度及滑动过程的稳定性,所述导向单元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轴,所述动力块位于两根导向轴之间,所述动力块分别与两根导向轴滑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夹取杆对密封板夹取的牢固性,所述夹取杆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有两个,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夹取杆连接,两个限位块均位于两个夹取杆之间,所述密封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孔匹配。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观察供料仓内的工作情况,所述供料仓的制作材料为玻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能够在供料仓内通过供料装置的工作实现自动加料,避免金属粉末扩散到供料仓外的空气中,相比人工加料,不仅更为省时省力,且能避免人体吸入金属粉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的工作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的升降组件与旋转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的夹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的加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的移动块与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喷头,3.打印平台,4.驱动装置,5.传输装置,6.供料装置,7.供料仓,8.气缸,9.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喷头(2)、打印平台(3)、驱动装置(4)和传输装置(5),所述传输装置(5)还包括供料装置(6),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供料仓(7),所述供料装置(6)和传输装置(5)均设置在供料仓(7)内;所述供料装置(6)包括开盖机构和加料机构,所述开盖机构位于加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加料机构位于传输装置(5)的一侧;所述开盖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夹取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和夹取组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8)和移动块(9),所述气缸(8)竖向朝下设置在供料仓(7)的顶部,所述移动块(9)设置在气缸(8)的下方,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移动块(9)的下方;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主驱动齿轮(11)、辅助驱动齿轮(12)、第一传送带(13)和传动杆(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与主驱动齿轮(1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4)竖向设置,所述传动杆(14)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移动块(9)连接,所述传动杆(14)的底端设有转动板(15),所述辅助驱动齿轮(12)套设在传动杆(14)上,所述主驱动齿轮(11)通过第一传送带(13)与辅助驱动齿轮(12)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板(15)竖向设置在传动杆(14)的下方,所述夹取组件设置在转动板(15)的一侧;所述夹取组件包括两个夹取单元,两个夹取单元关于传动杆(14)对称设置,所述夹取单元包括动力轮(16)、动力杆(17)、动力块(18)、连接杆(19)、夹取杆(20)和导向单元,所述动力块(18)位于导向单元内,所述动力块(18)与导向单元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杆(17)的一端与动力轮(16)铰接,所述动力杆(17)的另一端与动力块(18)铰接,所述动力杆(17)与动力轮(16)的铰接处位于动力轮(16)的圆心的一侧,所述动力轮(16)通过动力杆(17)驱动动力块(18)水平移动,所述连接杆(19)水平设置在动力块(18)的一侧,两个连接杆(19)均位于两个动力块(18)之间,所述夹取杆(20)竖向设置在连接杆(19)的下方,所述转动板(15)上还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与两个夹取单元的其中一个动力轮(16)传动连接,两个动力轮(16)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22)传动连接,两个动力轮(16)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加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23)、第一圆柱齿轮(24)、第二圆柱齿轮(25)、移动轴(26)、移动杆(27)、移动块(28)和供料盆(29),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与第一圆柱齿轮(24)传动连接,所述移动轴(26)水平设置,所述移动轴(26)通过第二轴承与供料仓(7)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25)套设在移动轴(26)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24)与第二圆柱齿轮(25)啮合,所述移动杆(27)竖向设置在移动轴(26)的上方,所述移动块(28)设置在移动杆(27)的上方,所述供料盆(29)竖向设置在移动块(28)的上方,所述供料盆(29)的顶部设有密封板(30),所述密封板(30)与供料盆(29)螺纹连接,所述夹取杆(20)位于密封板(30)的上方;所述基座内设有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可调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M5230L,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二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五电容与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分别与可调电阻和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打印金属的具有高安全性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喷头(2)、打印平台(3)、驱动装置(4)和传输装置(5),所述传输装置(5)还包括供料装置(6),所述基座(1)的上方设有供料仓(7),所述供料装置(6)和传输装置(5)均设置在供料仓(7)内;所述供料装置(6)包括开盖机构和加料机构,所述开盖机构位于加料机构的上方,所述加料机构位于传输装置(5)的一侧;所述开盖机构包括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夹取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和夹取组件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气缸(8)和移动块(9),所述气缸(8)竖向朝下设置在供料仓(7)的顶部,所述移动块(9)设置在气缸(8)的下方,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移动块(9)的下方;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主驱动齿轮(11)、辅助驱动齿轮(12)、第一传送带(13)和传动杆(1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与主驱动齿轮(1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14)竖向设置,所述传动杆(14)的顶端通过第一轴承与移动块(9)连接,所述传动杆(14)的底端设有转动板(15),所述辅助驱动齿轮(12)套设在传动杆(14)上,所述主驱动齿轮(11)通过第一传送带(13)与辅助驱动齿轮(12)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板(15)竖向设置在传动杆(14)的下方,所述夹取组件设置在转动板(15)的一侧;所述夹取组件包括两个夹取单元,两个夹取单元关于传动杆(14)对称设置,所述夹取单元包括动力轮(16)、动力杆(17)、动力块(18)、连接杆(19)、夹取杆(20)和导向单元,所述动力块(18)位于导向单元内,所述动力块(18)与导向单元滑动连接,所述动力杆(17)的一端与动力轮(16)铰接,所述动力杆(17)的另一端与动力块(18)铰接,所述动力杆(17)与动力轮(16)的铰接处位于动力轮(16)的圆心的一侧,所述动力轮(16)通过动力杆(17)驱动动力块(18)水平移动,所述连接杆(19)水平设置在动力块(18)的一侧,两个连接杆(19)均位于两个动力块(18)之间,所述夹取杆(20)竖向设置在连接杆(19)的下方,所述转动板(15)上还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1)与两个夹取单元的其中一个动力轮(16)传动连接,两个动力轮(16)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22)传动连接,两个动力轮(16)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加料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23)、第一圆柱齿轮(24)、第二圆柱齿轮(25)、移动轴(26)、移动杆(27)、移动块(28)和供料盆(29),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与第一圆柱齿轮(24)传动连接,所述移动轴(26)水平设置,所述移动轴(26)通过第二轴承与供料仓(7)连接,所述第二圆柱齿轮(25)套设在移动轴(26)上,所述第一圆柱齿轮(24)与第二圆柱齿轮(25)啮合,所述移动杆(27)竖向设置在移动轴(26)的上方,所述移动块(28)设置在移动杆(27)的上方,所述供料盆(29)竖向设置在移动块(28)的上方,所述供料盆(29)的顶部设有密封板(30),所述密封板(30)与供料盆(29)螺纹连接,所述夹取杆(20)位于密封板(30)的上方;所述基座内设有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可调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鼎晶光伏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