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平衡担架
本技术涉及担架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平衡担架。
技术介绍
担架是最常见的救护设备,当病人无法行走,却又需要将病人组、转移到另一地点时,医护人员常常使用担架,让病人平躺在上面,然后一前一后两人同时抬起担架的两端,靠人步行对病人进行转移。担架的优点是能够在多种地形使用,尤其是车辆无法到达的地方,如楼道、山区等未铺设马路的位置。现有技术中的担架常分为以下几种担架:1、升降担架、走轮担架:为目前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搬运时费力;2、铲式担架:铲式担架是由左右两片铝合金板组成。搬运伤员时,先将伤员放置在平卧位,固定颈部,然后分别将担架的左右两片从伤员侧面插入背部,扣合后再搬运,但是此类担架操作不方便;3、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使用负压充气垫式固定担架是搬运多发骨折及脊柱损伤伤员的最好工具。充气垫可以适当地固定伤员的全身。使用时先将垫充气后铺平,将伤员放在垫内,抽出袋内空气,气垫即可变硬,同时伤员就被牢靠固定在其中,并可在搬运途中始终保持稳定。但此类担架不便于下坡等情况的搬运。但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担架包括4条抬杆和担架床,4条所述抬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两侧,所述担架床的一侧上设置有2条所述抬杆,所述抬杆的一端与所述担架床连接,所述抬杆相对于所述担架床可转动,所述抬杆与所述担架床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小于等于25°,所述自平衡担架床还包括调节绳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四角上,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绳的两端与所述抬杆的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担架包括4条抬杆和担架床,4条所述抬杆分别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两侧,所述担架床的一侧上设置有2条所述抬杆,所述抬杆的一端与所述担架床连接,所述抬杆相对于所述担架床可转动,所述抬杆与所述担架床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小于等于25°,所述自平衡担架床还包括调节绳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四角上,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调节部,所述调节绳的两端与所述抬杆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平衡担架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包括定位件和紧固件,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担架床上,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抬杆上,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件之间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齿轮槽和齿轮,所述齿轮槽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框架外侧,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齿轮槽内,所述齿轮外缘与所述齿轮槽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绳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一齿设置在所述调节绳的一侧,所述调节绳的另一侧光滑,所述第一齿与所述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平衡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床包括2根第一类连接杆和2根第二类连接杆,所述第一类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两端,所述第二类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担架床的两侧,所述第一类连接杆和所述第二类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